做个“坏”父母,教出好孩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用孩子的幸福观去教孩子

其实,相信每一位家长都在不断地为一个问题寻觅着一个标准答案:“孩子的快乐究竟是什么?”最近网络上有一个调查,为家长们列出了以下这些在他们看来无法理解的对于孩子们来说难得的快乐:在无所事事的下午打电话,与大人和谐相处,和小狗一起跑步、游戏,付出爱心,随心所欲地帮助有困难的人,在炎炎夏日可以肆无忌惮大口大口地喝冰水,和别人大吵一架,特别是对父母,把想要说的话都说出来,整天做同一件自己喜欢的事,自由自在地一个人独处,每天都不用做功课,跑到草丛里和小伙伴一起捉蚂蚱……

从这些我们不难看出,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他们是无法承载下像我们大人那般复杂的价值衡量标准的,他们眼中看到的都是那些纯真、光明的事物,孩子们眼中的这种快乐真可谓是无价之宝,也是我们许多大人已经丧失了的对于快乐的定义,所以,大人们在追求快乐的同时,应该充分珍视孩子们的这份快乐,并且最大限度地帮助孩子去营造追求快乐的环境和能力,即用孩子的幸福观去教孩子。

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符合孩子们的幸福观呢?每年的六一儿童节,许多家长都会一相情愿地把图书当做送给孩子的礼物。仅仅是购书时,家长都会感到分外茫然,因为目前市场上的儿童读物不计其数,据统计,我国每年预计会出版1万多种儿童图书,但时下的原创儿童文学有些只流于浅薄的娱乐和搞笑,思想空洞和美学的缺失让图书丧失了对孩子真正的吸引力,试想,这样的礼物怎样能正确地培养孩子们的幸福观呢?

在儿童节,孩子们当然也照例会收到很多除了图书之外各式各样的礼物,一件玩具、一次游乐活动,甚至自己动手做蛋糕等,或许换句话来说,孩子们在这一天还是最有可能接近久违的纯真和快乐的,毕竟在这一天中有很多围绕儿童们的活动、慰问,成人在努力营造一个充满爱心、温馨、和谐的氛围。但是否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大人的我们应该反思:难道属于孩子们真正快乐的时光每年都只能有这一天吗?所以,在儿童节这一天,成人的收获不应该比儿童更少,那便是一份如何为孩子营造真正快乐的反思。

说了这么多,如何才能明确地知道孩子的幸福观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的一点,也是许多家长的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孩子只要无所事事,没有课业的压力就是幸福的。这样想是不负责任的父母,而懂得教育的父母应该明白的是: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上学是不幸福的根源,这是为什么?我们又该怎样让上学变成一件让孩子感到幸福的事?

一本教家长用孩子的幸福观去教育孩子的书,里面曾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老师问同学们对于他们来说什么是幸福,其中一位男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的幸福是周末的早晨可以睡个懒觉。”另一个女孩也抢着回答:“我的幸福是放长假,到沙滩上去玩。”其他孩子们也开始争先恐后地表述着自己的“小幸福”,孩子们渴望的幸福五花八门:买一大堆零食和玩具坐在床上吃和玩;爸爸妈妈不要老是管教和絮叨;老师少留点儿家庭作业;家里买的彩票得大奖;自己的床在百货大楼里,一边是货架,一边是游泳池……孩子们是那样真切地渴望着幸福。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到,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体,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会有自己的喜好和权利,而这些不可能永远和父母的一模一样,甚至有时候还会背道而驰,或者无法相互理解。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长大和成熟,这种独立性就会越来越突出,孩子们想要按照自己的喜好或者追求自己的利益而行事,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就像作为父母的大人们也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事一样。而由于年纪尚幼,孩子们通常会有一些十分单纯的愿望,对于他们来说,实现这些愿望是他们对幸福的最直接的认知,但是现实中为什么孩子们总是丧失掉他们美好的小幸福呢?因为有很多时候,当他们表达出他们的愿望以后,几乎每次得到的都是让他们失望的答案,有时甚至诸如“我今天想吃冰激凌,不想吃水果”这样的要求都被大人们驳回了。

还有一些家长把爱当成一种压力给孩子,这样的父母总是习惯性地做孩子生活上的奴仆,但他们的爱却是有偿的,就是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孩子的回报,而这种回报往往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虚荣心,如孩子考试成绩要得到全班前十名、比赛要得第一等,这样苛刻的期望就促使他们下意识地紧紧盯着孩子的一言一行,孩子做的每一件不符合他们愿望的事情都仿佛是他们无法承受的损失,从孩子身上无限度地找寻成就感,成为他们的一种需求,却无疑也成为孩子幸福感的掠夺者,甚至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而“坏”父母们却绝对不会这样做,他们希望孩子在一种没有压力的环境中成长,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却能够让孩子明白自由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来换取的。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反思,越是自以为懂教育的父母,越要警惕自己对孩子成长中幸福观的忽视与对自己教育方式的盲目自信,而越是所谓不懂教育的父母,越要警惕自己对孩子成长的随意与不闻不问,所以,适当的管教和快乐的管教方式才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家长要有学习当“坏”父母的意识,这点西方国家的父母就做得更好一些,他们会提前几年学习教育孩子的经验,在做父母前就先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特别是学习如何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如何去理解孩子的快乐,并且学得一身用孩子的幸福感去激励孩子成才的“坏招”,恰恰是这样,才能成为真正了解孩子的父母。

1 好父母都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理想中的状态去过所谓的幸福生活,“坏”父母则懂得和孩子“分着过”,不用成年人对幸福的定义去限制孩子的生活,而是让孩子在自己的世界中寻找属于童年的快乐。

2 “坏”父母还应该懂得与孩子分享自己的童年,比如教孩子一些自己童年时代玩的简单的游戏,给孩子讲一些自己童年时代记忆深刻的故事……即使这些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毫无意义,却是孩子的幸福观中最闪光的东西。

3 “坏”父母还可以在家中制定一些有效的奖惩制度,比如,孩子如果能够达到自己的要求,比如很快做完作业,或者考试有了好成绩,就奖励他们更多玩耍的时间,父母配合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如果没有完成,就要接受一些小小的惩罚,比如剥夺他们心爱的玩具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内他们绝对不会有机会看到他心爱的玩具,当然家长也不会为他们购置新的玩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