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确定演讲主题和内容
演讲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演讲就是在公众场合进行的一种语言表达活动。比如,你打算竞选班长,就需要站在教室的讲台上,面对老师和同学,有条理、有感情地说出你的想法和主张,同时结合身体动作,让大家能更直观地感受到你的情绪。
其实,不管是对于你自己还是团体来说,演讲都是一种表达自己思想、成就和目标的手段。例如,岗位竞聘、国家申办国际体育赛事等,都可以借助演讲来进行。
大熊老师,听你这么说,演讲可太重要了!
没错!我们从小到大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演讲,一场好的演讲有时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 确定主题
演讲前要选择主题。
介绍某个事物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很多的主题。比如,介绍一个苹果时,我们可以介绍它的由来、种植方式或者营养价值等。
大部分演讲都不会给出一个指定的主题,我们需要自己选择。可以选择的主题大致有两种:你知道的和你想知道的。
(1)你知道的
这是你熟知的主题,比如,你掌握的某种技能,你在介绍它的时候一定知道要说什么。
(2)你想知道的
你对这个主题很好奇,想进一步了解它。比如,你想知道引力是如何产生的,月亮为什么会在晚上出现……这些都可以成为你演讲的主题。
2 将主题的相关内容分类
以“介绍自己”这个主题为例,我们首先要将关于自己的内容分类,比如,自己的外貌、爱好、特长、梦想、经历等。
我们可以借用下面的思维导图来梳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把主题填写在中间的圆圈里,把想到的关于自己的内容分类写到周围的圆圈里。
3 根据听众选择内容
中间的圆圈里是我们演讲的主题,周围的圆圈里是我们想到的关于主题的内容类别,比如,外貌、爱好、特长等。
接下来,我们要对这些类别进行选择,选择的唯一标准就是“根据听众决定演讲内容”。演讲内容一定要以听众为中心,要知道听众希望听到什么,这样所表达的内容才能引起听众的兴趣与共鸣。
比如,你的听众是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如果你向他们介绍天文知识,可能感兴趣的小朋友很少;但是如果介绍一部你喜欢看的动画片,那感兴趣的小朋友就会很多。
我们来看看著名主持人撒贝宁在参加主持人大赛时的一段自我介绍:
各位好,我是49号选手撒贝宁,来自北京大学法学院,但是我选择做一名主持人而不是律师。不过我觉得他们的差别也不大。首先,大家的工作都是说话。其次,现场的嘉宾就是我谈话的对手,但是他绝对不会像对方律师一样动不动站起来跟你急。最后呢,就是都有观众。不过作为律师啊,现场旁听的人里面可能有人会恨你,但是做主持人吧,估计没有什么机会招致愤恨,不仅如此,我还希望大家喜欢我。
我们会发现,他的这段自我介绍是完全以听众为中心的。他参加的是主持人大赛,所以他选择将自己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律师)和主持人这一职业的联系作为内容,既贴合了活动现场的主题,又引起了听众对他的极大兴趣。
再回到“介绍自己”这个主题上,首先请你思考一下,在这些内容类别中,哪些类别是你认为最能引起听众兴趣的呢?然后从中选取一两个内容类别,想一想围绕它们可以说些什么。比如,你想分享你的爱好——听音乐,那你就要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喜欢哪一位音乐家以及他的哪一首曲子,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以及它带给你的感受。
接下来,就请你利用思维导图确定希望分享的主题,并想一想围绕这个主题可以说些什么吧。
“我能说”挑战
这节课,我们借助思维导图学习了演讲的第一步——确定演讲主题和内容。演讲一定要以听众为中心,思考哪些内容最能打动听众并引起听众的共鸣。
请你思考一下,假如你要去敬老院开展活动,面对一群爷爷奶奶时,你该如何介绍自己呢?请完成思维导图,并试着做一场演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