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原材料是工业的基础性先导产业,是制造业的条件、支撑和保障。原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具有产业规模大、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资源能源密集等特点。原材料工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国家工业化与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质量和经济安全。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高度重视原材料的战略保障与安全。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各国经济普遍萎缩。我国经济受益于疫情防控措施得当,总体运行稳定,全年实现同比增长2.3%。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原材料工业整体呈现了平稳发展态势,产业实力逐步增强,在确保疫情紧缺物资原料持续稳定供应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巩固去产能成果,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原材料工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巩固去产能成果。强化负面警示,严禁违法违规新增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产能,完善产能整合平台,一批落后产能依法依规退出,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推进,继续实施水泥等重点行业错峰生产。1.5亿吨钢铁去产能目标提前两年完成,超过1亿吨“地条钢”产能全面出清。尿素、烧碱等传统化工产品产能过剩矛盾得到缓解,电解铝等新增产能得到有效控制。
(二)积极推进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2017年,国务院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持续推进,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把加快推进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列入重点工作任务。通过加强统筹协调、加大要素供给、执法推动和政策优化力度,加强搬迁改造工作中的安全环保管理和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等措施,加快推进危化品生产企业的搬迁改造。
(三)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印发了《关于开展2020年度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举办了全国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利用工业高质量发展资金支持了4个生产应用示范平台、3个测试评价平台行业分中心、2个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和1个稀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点新材料平台建设。结合重点领域梳理关键产品和技术清单,绘制新材料领域部分产品产业链供应链全景图。
(四)积极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一是强化规范管理,开展铜、铝、铅锌、镁企业规范公告申报工作,及时公告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发布《焦化行业规范条件》。二是完善管理方式,加快推动简政放权。完善稀土监管常态化工作机制和生产总量控制指标分配评价机制,与自然资源部下达2020年稀土、钨生产总量控制指标,加强稀土追溯体系建设。继续推动完善水泥行业错峰生产。三是整顿稀土秩序,联合有关部门开展督查,严肃查处存在问题的企业。积极推进原材料行业智能制造。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中欧工业对话磋商机制原材料工作组第十次会议以视频形式成功召开。
展望2021年,原材料工业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与突出问题: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确定性增大,国际贸易环境更加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国内国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而且仍然面临着调整存量结构,严控新增产能、节能减排压力加大、技术创新水平不高、行业效益持续改善的动力不足等诸多突出问题。同时,2021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经济发展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原材料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资源保障能力建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坚持材料科技自立自强、坚持绿色智能安全发展。这就要求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巩固去产能成果。一是加强产能和需求研究,系统研究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主要产品市场需求拐点,做好产能达峰研究。二是细化去产能政策,实施产能置换实施办法,2021年1月工信部发布了新版钢铁、电解铝、水泥玻璃等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三是完善信息预警发布机制,加强对市场化过剩产能、产品、价格等信息的预警。
(二)加快绿色转型发展。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减排、碳达峰的重要宣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继续推动现有有关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如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符合《再生钢铁原料》(GB/T 39733—2020)标准的再生钢铁原料,可自由进口等,推广应用绿色建材、绿色建筑,提高磷石膏综合利用率。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推广应用绿色制造基础工艺,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实施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大力推进节水技术改造,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工业废水处理回用率,大力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高效利用,推动循环发展。
(三)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建设。梳理关键原材料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明确供应渠道、重点企业和上下游关系等,明确我国原材料工业供应链产业链长短板。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加强材料生产所需专用装备、关键零部件、仪器仪表等研发,加强核心原辅料研发、专用软件开发等。加强供应链重点环节检测,做好储备保障工作。聚焦重点领域,加快公共平台建设,强化补短板;推动新材料产业资源整合共享,加强新材料政务、行业知识服务、仪器设施等信息共享服务,推动新材料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四)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深入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欧投资协定等,加强原材料领域技术、人才、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推动原材料、装备、相关标准“走出去”,推动我国优势原材料企业与国际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创建共同发展新局面。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引进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创新机构、高新技术等,吸引优势原材料企业集团,开展海外融资等,鼓励原材料企业建立贸易风险预警机制,提高原材料企业的贸易风险管控能力。
赛迪智库材料工业研究所从综合、行业、地区、园区、企业、政策、热点、展望八个角度,密切跟踪了2020年我国原材料工业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并对2021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在此基础上组织编撰了《2020—2021年中国原材料工业发展蓝皮书》,全书遵循了赛迪智库原材料工业发展蓝皮书的一贯体例,共8篇29章。
综合篇:介绍2020年全球及中国原材料工业发展概况。
行业篇:在分别分析了2020年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稀土五大行业的运行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战略和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对2021年原材料各行业的走势进行了判断,并指出行业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区域篇:着重介绍了2020年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原材料工业发展状况,指出三大区域原材料工业发展的差异、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园区篇:归纳了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稀土行业的重点园区发展情况,分析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产业布局、园区内重点企业发展现状,指出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企业篇:从企业基本情况、经营情况和经营战略三个方面对原材料行业代表性企业进行了分析。
政策篇:着重从宏观调控政策、需完善配套政策角度分析原材料工业的政策环境,并对与原材料工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综合性政策、行业政策进行了不同维度的解析。
热点篇:归纳整理了2020年原材料行业发生的重大事件,如中国化工与中化集团加快战略合并重组、铁矿石价格连续走强创新高、再生铜原料、再生铝原料国家标准公布、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批复组建等热点事件,分析其对原材料工业的影响。
展望篇:分析了2020年中国原材料工业的运行环境,预测了2021年中国原材料工业总体发展形势,并进一步对原材料工业的细分行业发展形势进行了展望。
原材料工业门类众多,问题复杂,加之时间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行业专家、主管部门及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赛迪智库材料工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