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
真实的“蝙蝠侠”什么样?
“蜘蛛侠”“超人”……大家耳熟能详的很多“超级英雄”主要来源于DC公司与漫威公司,这些人物大部分诞生于“二战”的焦灼时期。美国本土尽管没有被战火波及,当时的作者还是用漫画的形式表达了一定反战呼声和希望出现超能力者能尽快瓦解邪恶恢复和平的人类普遍愿望。因此,当时这些超级英雄漫画,很快获得了大众欢迎,风靡一时,并进入超级英雄系列的“井喷时代”——DC贡献了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等系列;漫威贡献了蜘蛛侠、美国队长、雷神、蚁人、X-战警等系列。随着“二战”中国际反法西斯阵线的胜利,这些形象曾一度远离人们的娱乐世界。不过从1966年至今,连同2022年3月在刚上映过的《新蝙蝠侠》,我国上映的以此为主题的影片将近12部,且还有待映新片。
关于这个老而弥坚的“蝙蝠侠”形象,DC在自己的官网上专门创建了“蝙蝠侠”词条。作者一栏标注了比尔·芬格创造、鲍勃·凯恩绘图。21世纪初,DC漫画公司对思蒙1999年创作的《黑人杰克》很有好感,因此又以授权合作形式创作了5部冠名为《蝙蝠侠》的系列漫画。
虽然“蝙蝠侠”的“生父”成分复杂,不过可以确信的是,这个人物形象作为美国漫画史上第一位不具备超能力的超级英雄。他初次登场于1939年,有人考证出是《侦探漫画》(Detective Comics)第27期(1939年5月刊),但囿于条件国内暂时无法找到实物,这个出处有待查阅资料的时候辨析啦。
进入新世纪,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这些曾经以暴力形象表达某种大众心声的漫画形象,以2002年漫威电影《蜘蛛侠》的登场为开端,借助电影又一次兴盛起来,形成了如今大家比较熟悉的银幕形象。
神通广大的“蝙蝠侠”
如上文所述,“蝙蝠侠”是超级英雄系列里第一个没有常见超能力的主角,他只有世俗意义上“钞”能力——真实身份是一个富有的企业家布鲁斯·韦恩,他幼时目睹了父母的死,为了复仇,锻炼心智与肉体,并穿上以蝙蝠为灵感来源的服装,立志打击黑夜中的犯罪。
还是在DC为“蝙蝠侠”创建的条目里,列举了蝙蝠侠多达55个“技能点”。个人能力领域比如:天才级智力、记忆、不屈不挠的意志、巅峰人类状态、商业管理、计算机……体育运动方面,比如射箭、田径、武术、马术、拳击、格斗、游泳、击剑、冥想;此外还有如:航空、驾驶、航海、医学。设定中,他还是一个语言天才:蝙蝠侠精通葡萄牙语、达利语、拉丁语、中文、希腊语、冰岛语、法语、盖尔语和氪星语。他还能看懂美国手语,听懂古代海人的阿尔戈特语……
除了这些常规的技能,他还擅长许多成为一名优秀警探需要的能力,比如:调查、推理、战术分析、武器、毒性免疫、伪装……
除了技能外,由于企业资金雄厚,他身上的装备也让他有了成为“超级英雄”的物质基础。比如蝙蝠侠穿的服装由特殊材质制成,不仅防弹还可以抵抗各种类型的攻击(爆炸,撞击,跌倒等),还具有阻燃性和绝缘性。手套和靴子经过加固,以反弹拳打脚踢的冲击力。手套的侧面有一些金属刀片。他的斗篷超轻,可以用来滑行。面具含有少量的铅,可以保护蝙蝠侠的脸免受X射线或X射线技术的影响,并结合了红外和夜视仪,听觉传感器和声呐。面罩与一些安全系统起装饰作用外,还集成了音频和视频发射器接收器设备。
此外,蝙蝠侠造型还有一条标志性黄色的实用腰带。实用腰带有一个用于呼叫蝙蝠车的按钮。其他还包含蝙蝠船、飞机、直升机等各式交通工具。
总之,在漫画家层层叠叠的幻想中,“蝙蝠侠”虽然不像“蜘蛛侠”因为基因变异,可以手上吐丝,但一套行头包装下来,没有超能力,胜似超能力——这实则是资本主义社会对于金钱崇拜的一种无意识表现。在民意日渐分裂的美国当下,一些无法认同“蝙蝠侠”行为的美国人,以电影为模板,加剧了自己的模仿——然而模仿的对象不是影片中希望树立的“英雄”,而是他的反面——“小丑”。
“蝙蝠侠”的黑色电影与暴力属性
据电影专家研究,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的“蝙蝠侠”的形象来源更早:有学者认为其灵感源自道格拉斯·范朋克的《佐罗的标记》(1920)和贝拉·卢戈西的《吸血鬼》(1931)中的形象。从前文布鲁斯·韦恩的技能点也可以看出,这个人物形象综合了侦探和科学家的元素。因此众多影人给出了:“相比其他主流的超级英雄角色,蝙蝠侠与黑色电影的风格最为接近”的判断。
由于原本的漫画是动作漫画,要拍成电影,导演的气质对于影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为当代人津津乐道的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以写实的手法营造冷峻的现实观感”,更立体地塑造了一个“体制外的执法者和体制内的协助者”形象,并由于角色的这种错位,而带来了黑色电影中最为常见的——主人公内在的矛盾和心灵的困顿。
由于这种“黑夜中除暴安良”的定位,蝙蝠侠会面对很多犯罪场景,与邪恶头子“小丑”直接对线。这种设定一方面造就了影片的艺术气息与激烈冲突,增加了观赏性,一方面又毫无疑问地让影片变得更加暴力——电影原本是“造梦”的艺术,可是由于影片的巨大影响力,《蝙蝠侠》的放映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次著名的枪击惨案:
当地时间2012年7月20日,美国科罗拉多州奥罗拉市“世纪16影院”举行了《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的首映式。一名黑衣男子在电影放映至枪战场景时,从安全通道进入向观众席持枪扫射。“据美国有限电视网北京时间21日凌晨报道,此次枪击案中有71人中枪,12人死亡,59人受伤。”枪手身份为24岁的白人男性詹姆士·霍尔姆斯,是科罗拉多大学神经学博士。他在袭击时穿一身蝙蝠侠戏服,被捕时宣称自己是模仿《蝙蝠侠》系列中的反派角色“小丑”,并在枪击案前染了一头红发。
如果说形式上的模仿还是比较表象的,那么《蝙蝠侠》编剧故事的逻辑则更值得谨慎接受。以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为例,创作者为了让电影更加复杂精彩,将“蝙蝠侠”与“小丑”对立后,增加了“由暴力伸张正义带来的动荡”和“由邪恶编织的谎言带来的和平”之间的对立。然而这显然是资本主义主导的电影公司为了增加精彩度、赚取更多票房带来的“观点”——起草过《独立宣言》、当过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曾说: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There was never a good war,or a bad peace)。只可惜才过了200多年,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的“金钱至上、票房至上”理念就替换了他们立国时的初心,由此引发的血案,也提醒着各地观众,需要更为精心地识别喂给灵魂的食物。
中国的蝙蝠
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会飞的哺乳类动物,由于它不敢恭维的外貌和近百年来西方文化的猛烈影响,蝙蝠似乎成了令人害怕的动物。当代人类似乎普遍认为它们会传播疾病、带去死亡——然而如果让一个中国古人从时空隧道穿越而来,他肯定会不理解这种现象。
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蝠”音同“福”,因此是“吉祥物豪华大礼包”里的“常驻队员”。大家如果去博物馆或者园林中,随处可见“蝠”纹,寓意带来幸福吉祥。比如故宫博物院里有一盏清同治年间“黄地粉彩虹蝠纹盘”,从里到外三层,内层2只、中层5只、外层7只粉色蝙蝠落在明黄的釉彩上,寓意“洪福齐天”。又比如同样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朝康熙年间御制的“画珐琅桃蝠纹瓶”,寓意“福寿吉祥”。
从现代角度看,我国先民可能也早已观察到这种夜间活跃的小生物,兴许也曾有过困扰。这种害怕在优秀动画影片《金猴降妖》里可见一斑:白骨夫人有个蝙蝠怪,名字叫“福来”,就是非常鲜明的民族心理体现:大家也认为蝙蝠似乎有些“邪恶”,所以是“白骨夫人”一派的,但因为“蝠”与“福”相连,因此在“邪恶阵营”里,“福来”还是一个戏份颇重的“团宠”。
也许古人正是通过字音字意的联想,试图唤起、固化对于这种小生物的恻隐之心,而不是害怕和恐惧,借此避免无意间遇到蝙蝠时的惊慌失措以及由此带来的误伤——这种胆小的生物很少主动袭击人类——于是乎,化危险于无形。
为了让“蝙蝠侠”形象具有美国黑人的典型性,DC公司聘请了黑人作家、剧作家、导演爱乐思·思蒙重新创作,原因是爱乐思·思蒙身上传承了美国民族文化基因。而对于黄皮肤黑头发的我们来说,无论是“蝠”同“福”的观念,还是中国古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都是华夏先民给予我们的丰厚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感受了解,而不是被域外文化冲击之后,忘了我们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