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四种沟通态度
心理地位(Life position)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沟通态度。
心理地位是指个体以何立场感知自己和他人的基本价值,[2]亦称为基本态度、存在的态度或态度。即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态度、观点、立场来感受或看待自己、他人以及我们生存的环境和世界。
我如何看待自己?我是有价值、有能力、受欢迎的人,还是没有存在感、能力一般,即使休假一周也不会被同事发现的人?我如何看待他人?他们是能干、自带光环,上司偏爱、下属追随的人,还是孤僻、自私又冷漠的人?所有这些描述可概括为,我认为我好,我认为我不好;我认为你好,我认为你不好。
从沟通主体“我”、沟通客体“你”两个维度,态度好、态度不好两个方向,可得出四种基础的心理地位,即沟通态度(见图1.1)。
图1.1 四种沟通态度
心理地位源于我们在生命早期和养育者的关系。养育者如何对待孩子、如何评价孩子和自己,是孩子形成心理地位的基础。
父母照看孩子玩耍的案例极为形象地呈现了孩子和养育者的关系。尽管父母尽心尽力,但孩子仍免不了摔倒、磕碰受伤。
摔倒的孩子哭着喊:“妈妈,妈妈……”
妈妈A,既没有查看伤情,也没有给予情感安抚,却像巨人般站在摔倒的孩子面前,说:“你怎么这么没用,走个路还能摔跤,还能把自己摔成这样,谁家孩子像你这么笨?”
妈妈B,一看孩子摔倒了,慌忙跑过来,把孩子抱进怀里,说:“宝贝,对不起。都是妈妈不好,妈妈没有照顾好你,妈妈应该跟着你的。”
妈妈C,正忙着刷剧或处理工作,根本没听见孩子的哭喊。于是,孩子停止哭喊,自己爬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揉揉腿,并对自己说:“没什么大不了,我可以自己照顾自己。”
妈妈D,首先查看孩子伤势,确认无大碍。于是,对孩子说:“摔跤了,你是不是有点害怕,还有点疼?走路摔跤是难免的,谁都有可能摔跤,没关系。我们以后走路时注意看看地上有没有坑,注意安全就好了。现在,自己试着爬起来看看。”
上述四种回应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如下四种信念倾向。注意,这里说的是很容易,而非绝对的因果结论。
● “我没用,我是无能的、笨的。仿佛别人走路都不会摔跤,只有我会摔跤。因此,我是不好的。”
● “不是我的错,是妈妈不好,她没照顾好我。因此,妈妈是不好的。”
● “我有能力照顾自己、安慰自己,因此,我是好的。”也可能产生另一种信念倾向:“没有人会爱我、关注我、在意我。因此,我是不好的。而妈妈对我不管不顾,她是冷漠的、无情的。因此,妈妈也是不好的。”
● “原来每个人都会摔跤,不是我笨呢,我还可以自己爬起来。因此,我是好的。妈妈没有责备我,她关心我、爱我,耐心地指导我。因此,妈妈也是好的。”
当我们带着这样的信念生活时,就会无意识地选择类似的人和相处模式,更会习惯性地选择看待人或事的视角。这样的信念倾向一点点强化我们的心理地位,最终固化、僵化我们的沟通态度。
将上述的摔跤换成职场中的失误,你是否感觉大部分情境十分雷同?
有必要说明的是,这里面的“我”和“你”都是代指,而非特指,是宽泛的概念。“我”可指代自己的个别特征,指代自己这个整体,还可指代我们,即我所在的群体、组织甚至社会。在公司内部沟通中,我代表自己所在的部门;在与客户的外部沟通中,我代表自己所在的公司。很多时候,我们还被代表一类人。如果你毕业于985院校,业绩突出,人们可能会说“毕竟是‘985’院校毕业的,能力就是不一样”。如果你业绩一般,他们则可能会说“‘985’院校毕业的也不过如此,会学习不代表能力强”。
所以,“好”或“不好”并非现实的、客观的,而是个体的主观认知,是“我认为”的。“好”是泛指,指一切的美好。比如,有价值感、存在感的,有能力、有思想的,漂亮、帅气、品位极佳的,为人和善、热情体贴的,有帮助、有益处的……我们均用“好”来表达。“不好”亦然,泛指无能、无力、无知、无礼、无助、无益等所有的不美好。
一、我好,你好
“我好,你好”的态度,最有利于我们推进沟通。
持有该态度的人自信、自知,对待他人是平等、尊重和理解的,看待问题是客观、理性的。对于在沟通中人的差异、意见的不同甚至冲突或意外,都能持开放的态度,积极地面对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所有成功的职场沟通者,几乎都持有该态度。
回到上述小雷帮忙点外卖的案例,小雷对同事小贺便持有“我好,你好”的态度。小雷认为自己有能力和精力提供帮助,也是值得信任的。同事小贺是好的,也是值得提供帮助的。
在汤总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判断,汤总起初的态度亦是“我好,你好”。在被拒绝后,汤总并没有产生不好的感受,不认为腾总拒绝帮助自己,自己和团队就是不行的,他相信自己和团队的能力,此为“我好”。同时,他认为腾总的建议合理、有效,此为“你好”。所以,他安排预定会议,准备尽快预演,高效地推进了事情的进展。
二、我好,你不好
“我好,你不好”的态度,会导致我们摆脱沟通。
持有该态度的人多表现为自负、充满防御。防御意味着不允许别人说自己不好,当事情进展不顺或发生错误时,他们会把责任推给别人——都是别人不对,别人没做好,而自己是完美的、毫无瑕疵的。他们对待别人傲慢、强势,看待问题容易偏执。在沟通中,他们不能客观看待对方的优势与长处,常抓住别人的小瑕疵进行攻击。当别人提建议或意见时,他们会不加判断地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打压或挑衅。因此,持该态度者,在沟通中常忽略问题的解决,他们只想赢,以此强化自己的好,掩饰自己的不好。他们缺乏耐心,急于摆脱问题,因为太希望快点结束沟通,而忽略问题是否被真正解决了。
向下沟通的上司、跨部门沟通的双方、离职沟通的发起者均容易持有“我好,你不好”的态度。
在小雷帮忙点外卖的案例中,小雷对同事小倪即持有“我好,你不好”的态度。小雷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选择直接拒绝对方,此为“我好”,而同事小倪要求太多,此为“你不好”。
在汤总的案例中,在听完腾总和殷总的谈话后,汤总的态度转换为“我好,你不好”。他选择按原计划进行预演,是对自己和团队能力的确认,有一种“没有你,我也能拿下客户”的信心,此为“我好”。对腾总,他的态度则转换为“你不好”——腾总给建议是在糊弄自己,其做事不够公允,不能公平对待自己的部门和销售二部。
三、我不好,你好
“我不好,你好”的态度,会导致我们逃避沟通。
持有该态度的人多表现为自卑、依赖。无论何事,他们总是习惯性地否定自己,归罪于自己,因此常常自责,并感到沮丧。他们小心翼翼地对待他人,期待对方给自己具体怎么做的明确指令;他们希望对方能读懂自己的内心需求,尽管自己无法清晰表达;他们容易夸大问题的难度,总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根本实现不了期待的目标。在沟通中,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或需要,更不敢驳斥对方的不恰当言行。因此,持有该态度的人,常逃避沟通。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实现沟通目标,谈了也没用。
向上沟通的下属、离职沟通的被动方、跨部门沟通的非核心业务部门均容易持有“我不好,你好”的态度。
同样是帮忙点外卖的事情,来访者小毕的心理态度与案例中的小雷完全不同。小毕将对方经常忘记付钱的行为解读为“不是恶意的,只是太忙导致忘记了”。她不好意思直接提钱的事,担心对方觉得自己小气。虽然对方的行为令其不舒服,她还是无法拒绝,依然每次都帮忙。小毕选择忽视自己的感受,害怕别人认为自己不好,这种害怕源于她认为自己不够好。虽然对方的行为欠妥,她仍然相信对方只是忙忘了,并无恶意。所以小毕在该沟通中的态度是“我不好,你好”。
在汤总的案例中,在听完腾总和殷总的谈话后,如果汤总感到挫败、沮丧,觉得自己不是公司红人,人缘差、受排挤,自己的客户贡献小,而腾总确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站在公司的角度这并没错,那么他就转入了“我不好,你好”的态度。
四、我不好,你不好
“我不好,你不好”的态度,会导致沟通毫无进展,甚至破坏关系。
持有该态度的人对自己、他人和世界丧失信心,表现出放弃、失望与无力感。极端者可表现为自我否定、自暴自弃,同时肆无忌惮地否定、攻击、指责他人,最终破坏关系。
需要警惕与此态度相关的两种现象。
一是职场摆烂。员工对公司不满,既不努力,也不主动离职,而是耗着等公司辞退自己以获取赔偿;公司对员工不满,既不主动辞退,也不规劝或想办法促进其改正,而是采取漠视、变相打压等方式,等员工待不下去主动辞职。还有一种看不见的职场摆烂现象是,为了获取个人利益,相互采取不正当手段内斗。
二是调解矛盾。当下属之间不合或发生冲突时,找主管领导要求评理或主持公道。两个部门之间有矛盾,阻碍项目推进,进而影响公司发展。此时,需要更高层领导主动调和矛盾。很多调和者倾向于“各打五十大板”,这种看似“分清责任,各自承担”的做法,实则传递出“你不好,他也不好”的态度。该态度很容易使被调解双方“谁都不买账”,导致调解失败。最终,调和者感到深深的挫败,认为“我不好,你们也不好”。
以上四种态度,我们通常都持有一种或两种,且不同程度地持有其他几种。面对不同的沟通对象、不同的沟通情境,我们的态度也会不同。在沟通对象、沟通情境不变的单次沟通中,我们的态度也会发生转变。
尽管我们不同程度地持有四种态度,也无法通过理性和意志力永远保持“我好,你好”的态度,但唯有“我好,你好”的态度有助沟通推进。清楚地认识到此点尤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