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结构图鉴(精装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言

杨钺小友嘱我为其大作《中国古建筑结构图鉴》作序,甚感荣幸!

因机缘巧合认识了远在云南腾冲的杨钺,见面不多,不过只要谈及中国传统建筑和营造技艺,他那源自内心的热爱每每都会感染我。

杨钺的父亲杨恩田先生是资深大木匠师和古建筑设计师,“保山工匠”称号获得者。19岁时,杨钺拜父亲为师开始系统学习传统木作技艺,三年后再拜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大木匠师尹灿生先生为师。从入行至今,他不仅深入钻研传统大木作营造技艺,积极投身家乡的古建筑营造实践,还在不懈地探索如何在信息时代实现传统建筑文化的公众传播,这部历时5年方积攒成册的图鉴即是这样的尝试。

传统营造技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但是其应用施展的机会及生存空间日渐局促,公众认知仍普遍有限,其保护和传续依然令人忧虑。像杨钺这样的年轻人,接受过正规的建筑专业教育,又拜师学习、接受了完整的匠作训练,可谓是传习中国传统营造技艺最合适的践行者。希望他的身体力行亦能够激励更多的青年人去了解并建立起对传统建筑文化的感情且愿意投入其中,传统营造技艺的传续必会绵延不辍,余韵久长。

壬寅年七月 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历史因生活延续而伟大,古典建筑因民众使用而精彩

作为历史发展见证和实践智慧的结晶,中国古典建筑不仅具有丰富多样的空间形态,其特殊的结构体系与建构工艺更是独树一帜。在大力提倡文化自信,加强特色城镇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加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中国古典建筑独特的建构技艺及其文化内涵,无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吴良镛院士曾说:“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建筑之间,融汇在日常生活,具有历史继承性和现时影响性。延续建筑的历史文脉,对城市发展和居民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建筑历史文脉传承的“文化基因”,正是由一座座传统古典建筑、一个个历史文化城镇,以不同的承载方式汇集而成的。因而每一座古典建筑及其每一个构件,都有其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要留住乡愁记忆,传承历史文脉,就应结合时代要求,让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文化需要坚守,遗产需要保护,古典建筑营造技艺更需要传承

对于不同类型的古典建筑,不论寺观庙宇,还是楼阁亭塔,也不论其建筑宏阔高大、挺拔俊秀,还是小巧雅致、朴实无华,它们本身就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展示和叙述,向人们传递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乡俗民愁,且每一座真实记录着民族创造智慧与建构经验的古典建筑,都展现出建筑文化多样性特点。如何有效地保护传承好这种独有的建构技艺,需要专业人员从不同角度和高度去重新认识中国古典建筑的价值,在坚守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不仅要保护好现有的古典建筑遗存,更要把它当作城乡未来发展的文化资源来传承利用。

建立在宋代《营造法式》和清朝《工程做法则例》以及传统礼制思想基础上的中国古典建筑,已经形成一套完备的营建制度和方法样式。而如何去读懂它、应用它,继续传承和发扬它,或许,本书的作者杨钺,正是秉承对中国古典建筑的深厚情怀,以自幼跟随父亲寻访古迹、出入工地的实践经历,再加上本科、硕士阶段对环境艺术设计和景观建筑设计的系统学习,以其八年多来从业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知识及实践为基础,通过图解的方式将中国古典建筑“繁复如星的术语,多变灵活的结构”,以一种“讲故事”的叙述表达配上可视化的插画呈现给读者;不仅系统地解读清楚古典建筑梁柱构架及各个构件之间的逻辑关联,同时还结合匠师制作的工艺流程,把古典建筑营造的整个过程及不同环节生动地展现出来。全书融知识性、专业性和趣味性为一体,通俗易懂、老少皆宜,的确体现出作者“在广大读者和专业领域之间搭起一座小桥”的心愿与初衷。

昆明理工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2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