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改革:与青年谈改革开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探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来之后,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认可。“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这两个不等式,打破了人们思想中的禁锢。但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有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这里,我不禁回忆起那个年代几个亲身经历的故事。

(一)海南省第一次党代会报告率先提出“市场经济”

1 从北京前往海南筹备建省办经济特区

1987年底,我从中央机关下派海南,受第一任海南省委书记许士杰的邀请,参与筹建省办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当年,邓小平同志讲过,“海南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海南和台湾是我国的两大宝岛,地理条件相似,把海南好好发展起来,就是为了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彰显优越性。我想,搞改革的必须到地方改革实践中磨炼自己,更好感悟实际。海南是一张白纸,可以绘就一幅改革开放的画卷。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产物。海南经济特区一建立,就被推上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发挥着改革开放排头兵和试验田的作用。可以说,海南3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也是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一个缩影。1988年建省之前,海南是一个封闭半封闭的国防前哨,而且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在扩大开放、把“大门打开”的同时,能不能通过体制创新,尽快把“市场搞活”,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市场主体?国务院1988年24号文件指出:“海南省的改革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在中央的支持下,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短短几年时间里,海南经济特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积极探索,开展了多项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率先”举措,有几项改革曾走在全国前列。回过头来看,海南经济特区率先进行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既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而且率先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2 省第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88年9月1—5日,中国共产党海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举行。会上,许士杰书记做了以“放胆发展生产力 开创海南特区建设的新局面”为主题的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

说到这份党代会报告,刚开始是以省委办公厅为主起草的。但离开会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许书记拿到省委办公厅起草的报告初稿后很不满意。于是,他找到我,提出给我一周左右的时间重新起草报告。随后,为了起草报告我和几位同事吃住在一起,记得那时候我每晚只睡不到3个小时。3天后,我把报告初稿交给许书记,他看后很满意。这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

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海南省第一次党代会报告中的一些提法在全国还是领先的。报告中率先提出“实行在宏观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经济体制”;并明确提出,“建设大特区就是要实行市场经济,自觉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转变思想观念,改变产品经济的传统习惯做法。必须通过各种有效的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同发展市场经济相适应,增强自身的承受能力”。

该报告还提出,“制定和实行更加开放的经济政策,重点要研究和制定有利于境外人员、外汇、货物进出自由的各项具体政策。我们的政策‘特’不‘特’,重要的是取决于‘三个自由’的开放程度。只有对外更开放、更自由,才能真正有利于吸引外资。实行‘三个自由’的开放政策,切实按国际惯例办事,关键是要创造条件建立海南第二关税区。现在就要抓紧研究有关第二关税区的各项具体政策。这些政策应该是对外更开放、更自由,又有利于发展内联的政策”。这是海南省第一次正式提出关于建立“第二关税区”的主张,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二)召开全国第一个市场经济理论研讨会

1 率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系统研究

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改院率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系统研究,举办了“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现实国际研讨会”,群英荟萃;在企业改革方面,举办了全国体改系统股份制实践研讨班,被称为股份制改革的“黄埔军校”;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完成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还组织了3次高层次的研讨会和培训班;等等。

2 召开“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现实国际研讨会”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举办“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现实国际研讨会”。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总方针。落实中央提出的吸引留学生回国做贡献的精神,对于促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1993年2月15日,中改院向国家体改委致函,就即将召开的“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现实国际研讨会”正式请示,并很快得到批准。

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研讨会。7月1—3日,筹备多时、备受海内外广泛关注的“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现实国际研讨会”正式召开。这次研讨会由中改院与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中国留英经济学会共同举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的130多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背景和角度研讨了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基本问题。

这次研讨会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不同的背景及专业领域,大都是在各学科尤其是经济理论、经济改革方面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二是会议议题具有相当的深度和难度,涉及的都是中国走向市场经济进程中紧迫、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三是研讨会气氛热烈,大家互相争论,大胆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并提出某些政策性建议。

例如,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高尚全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是市场取向、渐进方式;中央党校教授王珏提出要加快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化;国家体改委宏观调控体制司司长楼继伟提出关注货币、改善调控的总需求管理类体制若干问题;中国银行副行长周小川提出社会主义改革的最小的一揽子计划及顺序;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郭树清提出发展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中国社科院樊纲提出了改革以来中国宏观经济三次波动的研究;中国社科院董辅礽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能否正常、有效地运作做了发言;国家税务总局许善达、马林提出中国的市场经济与税制改革;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提出了中国走向市场经济进程中的宏观改革;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经济学教授杨小凯提出了产权理论与中国的改革,一个有效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是中国改革成功的关键。当时,我的发言题目是“国有资产市场化: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大家认为,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基本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如何转变传统的国家直接微观控制体制宏观间接调控体制,建立健全有效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体制;二是怎样完善和发展市场体系,特别是促进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和完善;三是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着力解决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以及民营经济发展等。

(三)出版第一套市场经济丛书

1 编撰“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丛书

1993年开始,中改院组织编撰并陆续出版了“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这样一套10本中英文丛书。这套丛书较为系统地研究和探讨了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如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经济改革、证券市场的兴起与发展、宏观调控、经济特区等,提出“把国有资产推向市场”“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重大理论和改革思路。在这套书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正在走向市场经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吹响中国向市场经济进军的号角,掀起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党的十四大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这是十几年改革实践的伟大总结,这是历史性的突破和飞跃,这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昭示着中国从此进入一个新阶段,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坚定走下去,勇敢探索,开拓创造。”

从1993年起,这项出版工程持续到了1996年。从初期的海南出版社,到后来的中国经济出版社,再到后来外文出版社的加入并翻译成英文版对外发行。199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还对丛书做了报道。这10本书分别是:《决定性的转折——中国经济转轨中的国有企业改革》《增长的活力——中国民私营经济的兴起与发展》《历史新起点——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理论与现实》《迈向新体制——中国经济转轨中若干改革问题研究》《持续的增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的基础——中国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新兴的市场——中国证券市场的兴起与发展》《再上新台阶——中国转型时期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关键的一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增创新优势——中国经济特区的进一步发展》。

2 我国入世谈判者的重要参考材料

这套10本中英文丛书,成为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启蒙读物,在WTO谈判中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时任中国加入WTO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说:“我们在入世谈判时,这套丛书就是谈判人员的普及读本,从市场经济的ABC说起。”

1994年,我作为由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出访卢森堡、比利时、瑞士,并出席在瑞士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这套“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丛书(英文版)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展出,是中国在此次论坛上展出的唯一出版物。2022年是外文出版社成立70周年,在成果展中将其作为重要的历史出版读物展出,成为记载20世纪90年代中国市场经济研究的一个小小历史缩影。

有一次,应欧共体官员佩普先生邀请,我在比利时欧洲委员会未来研究部做了关于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专题演讲。没有想到西方官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此关注。1994年5月6日,我在德国技术合作公司总部接受了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记者英格·格菲尔的专访。5月24日,《法兰克福汇报》以“中国的研究者寻求第三条道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德国了解基本情况”为标题,报道了中改院德国项目考察团活动情况和这次专访。报道中说,中国人一向欣赏德国出产的机器,然而现在这位巨人的政治家和科学家不再只对德国的传统出口产品感兴趣,而是同样希望研究德国经济和社会政策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