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修订升级版·基础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文字基础好就一定能写好机关文稿吗?

答:文字基础好,不一定能写好机关文稿,只能说具备了写好机关文稿的条件。为什么这样说呢?起草机关文稿固然离不开扎实的文字基础,包括怎样立意、怎样安排结构、怎样遣词造句等,但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作家、记者、语文教师们的文字基础好不好?当然好,但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尽可纵情发挥、占尽风骚,却未必能写好机关文稿。这是因为,机关文稿有其独特的性质、特点和作用,起草机关文稿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写作要求,如果把握得不好、不准,纵使你驾驭文字的能力再强,文章也未必能对得上路。而这种“把握”又非一朝一夕之功,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实践和积累才能完成。为此,有必要将机关文稿与其他文章的特点做一比较:

——作用不同。顾名思义,机关文稿是为领导活动和社会实践服务的,或作为决策的载体,或作为上呈下达的纽带,或作为工作实践的书面反映,因而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指导性、实用性。比如领导讲话和文件的作用,就是对某项工作或某项重大活动做出部署安排;调研报告的作用,是反映情况、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或教训,为决策提供依据。而其他文体如文学作品、理论文章、新闻报道等虽然都是为现实服务的,但都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不可混为一谈。

——表达主体不同。机关文稿虽然由文字秘书执笔写作,但不能夹杂个人的感情色彩,不能由个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而必须按照领导的意图,站在一级党政组织或一个部门的角度想问题和提出问题。当然,个人的思想觉悟水平、是非观念和好恶爱憎,会在写作过程中有所反映,但最终都得纳入正确的轨道,即充分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立场上、方向上与上级保持一致,而不可能也不应该有个人的完全“自由”。退一步说,即使你在文稿中掺杂了某些个人的不同意见和看法,领导审稿把关时也会给你改掉。其他一些文体就不同了,文学作品可以直抒个人胸臆,学术研究文章可以坦陈一家之言,个人的情感和见解有着广阔的发挥空间。

——文章语气不同。人们常说机关文稿是“官样文章”,如果排除贬义的意思,或者它的确不存在那种令人讨厌的“八股调”,这一说法倒是不无道理的。有的同志进一步说:“官样文章”也就是“‘要’字文章”。意思是,机关文稿中“要”字出现的频率特别高,“要提高认识”“要坚定信心”“要真抓实干”“要加强领导”等。这也是情理之中的,因为领导的讲话和文件都是用于对下级布置工作的,当然会更多地用到祈使式、号召式甚至是命令式语气。由此还决定了文意表达上的确定性,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使用“大概”“可能”之类的模糊语言。其他文体则不具备这种特点,不可能也不应该强制读者接受作者的观点,即便是比较严肃的理论探讨文章,也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把自己的观点告诉读者就可以了,因而语气上也存在相对不确定性,如“笔者认为”“我觉得”“我建议”等。

——语言风格不同。概括起来讲,机关文稿的语言风格应体现为严肃、通俗、明快、朴实、泼辣。所谓“严肃”,就是不脱离政治原则,不脱离上级大政方针和领导意图,不脱离客观实际,行文庄重得体,语句符合规范。所谓“通俗”,就是明明白白告诉人们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和怎样做,使人一听就懂,而不能使用那些过于深奥的、人们不常见的晦涩难懂的语言。有的初学写作的同志意识不到这一点,以为写得让人听不懂才叫有学问、有水平,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所谓“明快”,就是要开门见山,干净利落,把话说到点子上,而不能拖泥带水,含糊其词。所谓“朴实”,就是遣词造句要做到朴素、实在,不能堆砌华丽辞藻,不能滥用文学化语言。有的同志喜欢动不动来上几句“桃李盛开,春意盎然”“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之类的句子,不是不可以用,关键看在什么场合、对什么对象用,用多了,用滥了,反而使人觉得别扭。所谓“泼辣”,就是语言要有针对性、穿透力,而不能吞吞吐吐、隔靴搔痒。这一点,与文学作品的生动形象、理论文章的严谨深邃又是大相径庭的。

把握好机关文稿与其他文体的种种不同,我们就会明白文字基础好为什么不一定能写好机关文稿,同时也明白下一步该怎么做了。这里不妨再来点形象的说法:如果说文学是一个爱说爱笑爱哭爱闹的任性女孩,学术文章是一个一边咳嗽一边对真理穷追不舍的倔强老头,新闻报道是一个擂着鼓吹着号到处跑来跑去的精壮小伙,那么,机关文稿就是一个表情严肃、不苟言笑、挥舞着令旗叱咤风云的将军。这种比喻未必恰当,我想说明的只是:文字必须适应不同文章的不同风格,这就同人们穿衣服一样,不同的人须用不同的尺寸、款式和颜色,否则就会显得不三不四、不伦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