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历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动物交流和“语言”

地球上最早的有机体演化出了能够提供关于物种、性别和意图的信息的原始交流机制,这种信息传递借助的是当时自然界中最为复杂的媒介:化学交流。几百万年来,为了物种的延续,同一演化物种的不同个体间始终需要交流,由此产生了更为复杂的交流方式。在这种演化过程中,最宽泛意义上的“语言”诞生了。

自然界中使用的每一类语言都是不同的。越往深处挖掘,越会发现每一个物种的交流能力都可以通过对“语言”这一概念做更详尽的定义来区分。

语言最简单的定义是“信息交流的媒介”。这一定义使得语言的概念涵盖脸部表情、动作、姿势、口哨、手势、书写、数学语言、编程(或计算机)语言等方面。这一定义也同样适用于蚂蚁的化学“语言”和蜜蜂的舞蹈“语言”(我们现在了解到这两种昆虫同时也在使用其他的交流表达形式)。

语言的这一定义也承认了许多超出人类听觉频率的生物声学信息交流(生命体的声音传播)属于语言。例如,15岁左右的人在正常谈话音量和距离下,能听到的声音范围只有十个八度音阶,即听力范围在30到18000赫兹(每秒周)之间。鸟类、青蛙、蟾蜍和犬类的叫声都在这个频率范围之内,但是,其他大部分生物沟通时所发出的叫声低于或高于人类所认为的这个“正常”听力范围。次声包括频率低于30赫兹的声音,例如长须鲸、蓝鲸、大象、鳄鱼、海浪、火山、地震和其他极端天气发出的多种声音。超声则是频率高于18000赫兹的声音,昆虫(地球上最普遍存在的一类生物)、蝙蝠、海豚和地鼠所发出的声音有很多属于超声。然而,语言远不只是声音的交流。最普遍意义上的语言是生物世界的联结点,只是人类限定了语言的范围。

最近一些有关动物交流的研究试图对物种进行描述,并将动物交流与基本的生物或社会过程联系起来。1尽管在21世纪初,“语言史”暗含的意思还是关于“人类语言的历史”,但它也可能进一步发展,将许多此前未知的语言形式包括在内。许多两栖动物,尤其是青蛙之间的声音交流,在过去的几年里得到了大量研究,虽然人们还是找不到任何有关“青蛙语言”的参考资料。

生物声学也将研究的注意力转向了鱼类,许多鱼类尤其是在产卵期间,会发出代表性的“复合音”。这种“复合音”的第一部分包含了一系列部分重叠的声音脉冲,而第二部分则是快速重复的重叠声音脉冲,这会产生一种类似于“音调”的恒定声波。

例如,生活在美国西海岸的斑光蟾鱼在夜间发出的“嗡嗡”声明显地展现了声音交流的最原始形式,这种声音原本不为科学界所知,直到最近加利福尼亚州一个船屋社区的生活因其饱受困扰,此事登上国际新闻头条。雄性斑光蟾鱼会发出“嗡嗡”声来吸引雌性斑光蟾鱼到它的巢穴中产卵,那巨大且洪亮的声音像极了澳大利亚乐器迪吉里杜管发出的声音。通过收缩鱼鳔上的两块肌肉并振动胃壁,这种声音会持续一个小时,直到雌性斑光蟾鱼到来,这种求偶的“嗡嗡声”才会戛然而止。

一些昆虫也具有明显可以用于交流的发音器官,其中不少会利用超声来进行交流,但科学界直到20世纪后半叶才知道这些超声的存在。例如,雄性和雌性飞蛾在求偶期会通过信息素(通过特定腺体释放的分泌物)来进行交流,飞蛾求偶行为的全流程也包括产生超声波。这一最新的研究令人有必要重新思考飞蛾的求偶行为,并更加重视几种交流表达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但是,当人们听到动物之间的沟通交流或“语言”时,还是会普遍想到蚂蚁、蜜蜂、鸟类、马、大象、鲸类和类人猿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