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中国传统艺术品价值发现“三向十六观”
中国传统艺术品价值发现是本人在系统学习西沐导师的相关艺术金融理论之后的粗浅心得,是本人立足于爱好、收藏、研究中国青花瓷艺术品的基础,结合数年来对西方美学、中国传统哲学基础的涉猎,从实践体验中得以抽提、剥离的一次心路、理路建构。
在此之前,我虽有一些心得体会之类的简短文稿发表,也从美育普及角度对传统艺术品的精神价值发现做过研究,但都不足以成为系统性的文本。正因如此,多年以来,我的思想从实践与体悟两个层面得以逐渐沉淀,进而从2017年开始寻找切入点来进行探索,先将自身熟悉的青花瓷艺术品的价值发现作为探讨对象,并逐渐过渡到对绘画、书法艺术品与青花瓷图像绘制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我发现其中有相当的共通性。由此,我萌发了基于青花瓷艺术品的建模形态、关键语词、理解维度、数值选择,来对艺术品价值进行量化统计,并建构起传统艺术品价值体系的初步构想。
在梳理此构想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艺术品与价值关联的复杂性,数易其稿,推倒重来,并抛弃原有文本整体架构。在此探索过程中,受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思想的启发,本书提出了“三向十六观”的体系框架,即整体选择三个向度,并将其融合在“十六观”中(在书中为16章),对考察对象展开具体探讨。“三向”是指“价值时空向度”“价值体用向度”“价值氛围向度”,每个向度在“十六观”的阐述中都有不同层面的呈现。在写作过程中,每一“观”都从三个维度来分层论述,进而建构为“三向十六观,一观三维度,一维三层”的体系。从“十六观”的命题结构来看,其目标是从基础的边缘逐渐推进,最终向中国传统艺术品价值评估体系的建构靠拢。
从整体来看,“三向十六观”的提出根植于中国传统艺术品媒材的丰富性、母题意象的精神性、价值观的多元性,以及艺术品价值发现文本的历时性、共时性和本体诠释性,采用动态发展过程与结构生成的研究方法来讨论每一“观”、每一个维度。这一理论自始至终贯穿于中国传统艺术品的价值发现过程,探讨艺术品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这一市场形态发展理论的动态影响。在不同的艺术品市场形态中,价值发现对它的动态影响是不同的,或者说对艺术品价值发现文本的需求有差异。换个角度讲,也就是艺术品在市场流通中的形态需求端对价值发现文本供给端有阶段性需求,进而在价值市场中把人文精神转化为精神产品并转入市场经济之中。这一过程复杂而充满不确定性,是一次典型的跨学科融合探索。正因如此,我才提出了“三向十六观”这一模型假设,从开放动态、本体诠释、关键语词、数理论述等角度来回应关于此模型建构的探讨。探讨过程中,有些讨论客观上会限制、约束文中的一些看法,且观点与现实会存在一些不同,某些观点自然也就未能深入展开,但这毕竟是探索者需要经历的过程。
在论述过程中,以跨学科的方式梳理与此命题相关的各类文献、著作、研究成果之后,我发现中国传统艺术品本体价值涵盖了儒、道、释三家之人文哲理,特别是在《易传》《庄子》及禅学经典中有所体现。换个角度讲,也就是无论艺术创作者处于什么环境状态中,都会将相应的生命沉思、现实理念、个体情绪潜藏在作品中,成为艺术品本体精神所在——进一步讲,也就是艺术品在市场流通中所呈现的精神产品都存有相应的(儒家、道家、禅学)人文内涵。正因如此,艺术品价值发现才具有动态性、过程性、观念性(文中对此也有阐述),因而才能呈现中国传统艺术品本体的价值信息。此价值信息与西方艺术品的价值信息非常不同,需要与其相适应的价值评估体系来承接。表现在模型中,就是价值发现文本中关键语词的数量、品质及其数值选择,把个体的经验性沉淀与模型统计的数据进行融合,进而达成有效共识,形成评估机制。
“三向十六观”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实践性、普遍性,操作者可按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并将其纳入艺术品价值发现的文本结构中。书中共有48个分层论述,每层论述都有其特点,有其对应的论述面,也为使用者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向度选择,其中不乏有你选择的向度。这也就是将这一体系架构呈现于此的初衷。从价值发现角度看,考察艺术品价值本体的维度是多元而丰富的,并不局限在此“十六观”的框架内。即便如此,此“十六观”在艺术品价值发现及艺术品价值评估体系的参数选择中也具有一定代表性。
完成此书的撰稿虽近30个月时间,但实际源于本人25年来在艺术品(尤其是青花瓷艺术品)投资收藏、博物馆建设等方面的心路历程总结,以期与志同道合者分享、共勉。书中如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助我提升完善,不胜感激。
著者
202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