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牺牲的帝国式生活方式
德国社会学者乌尔里希·布兰德(Ulrich Brand)和马尔库斯·威森(Markus Wissen)认为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建立在对全球南方的资源、能源等进行掠夺的基础之上,将之称为“帝国式生活方式”(imperiale Lebensweise)。
简单来说,帝国式生活方式就是指全球北方社会的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对于生活在发达国家的我们而言,帝国式生活方式带来了富裕的生活,因此是理想的、有吸引力的,被广为接受。但是,我们富裕生活的内里,却是一种我们掠夺全球南方地区、社会群体,不断迫使他们为我们的富裕生活买单的结构。
如果不进行这样的掠夺与转嫁成本,帝国式生活方式就不可持续,这就是问题所在。全球南方人群的生活条件日益恶化,这是资本主义的前提条件。南北之间的支配和从属关系并不是例外,而是常态。(8)
举个例子。我们生活中早已习以为常的快速消费类服装,是由孟加拉国的工人们在恶劣条件下生产的。2013年五家制衣厂所在的“拉纳广场”(Rana Plaza)大厦倒塌,夺去了上千条人命。这一事故很有名。
而孟加拉国所生产的衣物,其原料棉花则是由贫穷的印度农民在40°C的酷暑中种植的。(9)为满足时尚业不断扩大的需求,那里大规模引入了转基因棉花,结果农民们失去了自家采摘棉花的种子,只能每年购入转基因品种的种子、化肥与除草剂。要是遇上干旱、高温没了收成,不少身背外债的农民无奈之下就只能自杀。
这样的悲剧源自全球南方依附于帝国式生活方式所形成的生产与消费,因为全球资本主义的结构性原因,它们不得不依附于这样的常态。
前文所提到的巴西人肯定也知道布鲁马迪纽市尾矿坑大坝存在危险,因为曾发生过同样的事故。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仍被迫继续挖掘。在那里工作的工人们为了自己的生活,只能在矿场劳作,在附近居住。
在孟加拉国的拉纳广场发生事故的前一天,制衣厂的员工们已经注意到了墙壁、立柱的异常,但这些声音被无视了。印度人也是明白除草剂对身体、对自然是有害的,但因为时尚产业市场的不断扩容,他们还是被迫继续生产以满足全世界的需求。
付出的牺牲越大,大企业的利润越高。这就是资本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