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南汇十字街”
145
“南汇十字街”
向西跨过川南奉公路,面前就是道路的进口,一条贯穿东西的老街被我们踩在了脚下。这条老街,便是惠南镇的东门大街、西门大街。我三奶奶家所在的西门叶家宅,就位于这条东西向长街尽头正西方向的不远处。
我们由东向西一路逛街过去,跨观海桥,过三八路、工农南路、少年路、新华路。一路上,自然少不了缠着爷爷进了这门进那门、买了这又买那。不知不觉之间,我们来到了一个特别空旷的十字路口。
——“逛街”叫“逛嘎”、“兜嘎”、“兜嘎路”等。这里的“兜”指“走来走去”。
南汇县城内最主要的四条路,“东门大街”、“西门大街”、“南门大街”、“北门大街”,就在这个路口十字相交,“南汇十字街”也因此得名。
——“十字街”发音“涩似嘎”。
怎么样,你晓得了吧,在南汇县城里,“十字街”不是一条街的名字,而是指一个十字路口包括其周边东南西北的整片区域。
那时的四条大街,也都由大小长短不一的青石块铺设或混凝土浇筑,或者是交叉、混合着铺就。街的两旁,大都是高低不一的商铺。除去深夜、凌晨时分,几乎永远熙来攘往、不缺人间烟火。
“十字街”东南拐角处,有闻名全南汇的一幢多层建筑,“振兴商场”。商场面北、面西都有进门口,里面的商品门类众多、五彩斑斓,吃的、穿的、看的、用的、玩的、睡的,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是时下南汇老百姓选购食品、服装、文具、灯饰、家电的首选地。
——“拐角”叫“口子”发音“可子”、“口头”发音“可豆”、“角嘴”发音“高子”等。
“十字街”东北拐角,与振兴商场南北相望的地方,也有一幢高大的建筑,是“南汇饭店”、工商银行营业厅等的所在。这个拐角面南的街面上,往东走没几步,就是南汇地区最大的新华书店,自然也是我时不时进去随便翻翻的场所。
——“酒店”发音“酒滴”。
新华书店东侧不远,有家专为老年人提供布匹和成衣的商店,半开放式的,顾客可以在店里四处自由走动,除了收银台去不了,呵呵。
那时,几乎所有的商店,店员和顾客都是隔着玻璃货柜相望、交流、互动,最后完成购物的,哪有现在超市里买东西这般的随性、洒脱。如今的购物环境,不要太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哦,随时随处任你逛东逛西、挑三拣四、拿进拿出。有时根本不用你动手,自有服务员上前替你指点迷津、开箱验货。更有时新、可口的美食免费让你当场品尝哩。
这家东门大街上唯一的老年人布店的待客方式,犹如亲戚朋友聚在了一起,很是轻松自在,当地百姓都亲热的叫它“老人店”。店里的老师傅也的确热情、给力,除了卖布,还能当场为你出谋划策、量体裁衣呢。
沿东门大街继续向西走过这个十字路口,同在一条直线上的道路已成西门大街了。
同样的道理,还是这个十字路口,一南一北,分别是南门大街和北门大街。
“十字街”的西南拐角那里,历史上曾建有鼓楼。如今,“鼓”早没影了,“楼”倒是在的。拐角面东的街面上,号称“鼓楼”的商场坐西朝东,和“振兴商场”东西隔街相望,开门迎着客。当然,此“楼”早非那“楼”,算是沾了亲带了故吧。
“十字街”的西北拐角,也是一长串的高楼大厦。最吸引人的是县供销社的办公大楼,特别的雄伟壮观,毕竟它是主宰全县商业帝国的超级大亨,由不得它不牛气冲天啊。它的街面北侧紧挨着的,是邮电大楼,也是里里外外无不散发着“气壮山河”的精气神。也是啊,那时的国有单位哪个不是牛逼哄哄、神采飞扬的呢?
——“商业”发音“桑捏”。
——“牛气冲天”叫“老卵拔吊”发音“老瑞拔吊”。
现在?早“城头变换大王旗”了。在发展如此迅猛的电商冲击下,昔日商界巨无霸早已“丢盔卸甲”。供销总社大门口那么给力的街面地块,竟被南汇地区首家入驻的“啃什么鸡”一直占领着,害得我的钱包也为此被“扫荡”了多次。曾经一家亲的邮政和电信已一拍两散分了家,“两兄弟”成了“两邻居”。就连西北角离十字路口最近的、最有商业价值的一幢高大建筑,也早被农业银行纳入麾下成为它的一个营业门店。
我们三兄弟难得进一趟县城,左看右瞧,两眼已不够用了。爷爷沿路为我们买了一些好吃的、好玩的,现在使劲回忆,也无法记起当时到底吃了什么零食、买了什么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