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不一样的陶渊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陶渊明的家世与生平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后改字渊明。关于陶渊明的名字有几种不同的记载,最早的传记《宋书·隐逸·陶潜传》称“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而更早撰成的颜延之《陶征士诔》则只称为“有晋征士寻阳陶渊明”,不及其余。萧统《文选》选录陶渊明的作品,也同其他作家一样,径称其字,署“陶渊明”。由此可见他原名陶潜,“渊明”乃是他的字,史官自然直书其名,而后辈友人颜延之及后代选家不可能直呼其名。他的另一个字“元亮”大抵废弃不用,渐趋隐晦。或谓他由晋入宋后改名为潜,并且大有深意,无据。后人大抵习惯于称之为“陶渊明”,本书也用此法称为陶渊明,以省枝节。

陶渊明出生的时候,他的家庭已经处于衰落之中。他的父亲虽然也当过官,但记载已经比较模糊,他又死得甚早,陶渊明小时候过得比较清苦。

陶渊明的母亲孟氏是大名士孟嘉的女儿,而孟嘉乃是陶侃的女婿,这两家是亲上做亲。这种情形在讲究门阀的中古时代非常多见。

孟嘉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他先事庾亮,为庐陵从事、劝学从事,后事庾翼,终事桓温,为长史,关系非常密切。二庾和桓温都是那时权势很大的人物,桓温且有不臣之迹,孟嘉的地位自然也就很不一般。他如果不是死得比较早的话,将在政坛上扮演更大更重要的角色。

因为外祖父及其官场网络的关系,陶渊明同桓氏家族有密切的联系。

陶渊明从小接受了非常好的教育,把儒家的经典读得很熟,建立了远大的理想。因为要为家庭寻求经济来源,他在二十岁时就仕于江州刺史桓伊,后来更直接在桓温的接班人桓玄手下效劳。

桓玄于隆安二年(398)为江州刺史,估计在此时或稍后陶渊明就成为他的僚佐。隆安四年初,诏以桓玄领荆、江二州刺史并督八州八郡诸军事,驻节江陵,陶渊明也跟到江陵。其间曾经作为桓玄的特使到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去办过事,具体有什么头衔不知道,而地位应当是比较重要的。

隆安五年(401)冬,陶渊明遭遇母丧,依礼制退出官场,回故乡去守孝。而就在此时桓玄积极准备东下攻取建康,到第二年元兴元年(402),尚书令司马元显称诏发兵讨伐桓玄,桓玄得到这个求之不得的机会,立即带兵东下,迅即攻入建康,杀司马道子、元显父子,自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领徐、荆、江三州刺史,兼统西府、北府军,取得了中央和若干重要地方的军政实权。元兴二年冬,桓玄“接受”禅让,称帝,国号“楚”,改元永始。下野以后的晋安帝被打发到寻阳安置。陶渊明因为居丧没有卷进这一番变化折腾之中。

对这种改朝换代的大变化,对晋安帝被赶出首都软禁于寻阳,陶渊明没有任何反对的表示或感慨。这时他在诗中一再希望能够及时出山,做一番事业。他此时的诗句“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岂无他人,念子实多”(《停云》),无非是向他的老上级桓玄致意。

桓玄垮台后,陶渊明曾仕于刘裕、刘敬宣等武装力量要人,最后当过八十几天彭泽令,然后就告别官场,彻底归隐了。

除了生母孟氏,陶渊明还有一位庶母。庶母生有一女,后来嫁到武昌程家,陶渊明称为程氏妹。庶母死于太元元年(376),当时陶渊明十二岁、程氏妹九岁。这小女孩后来由主母孟氏带大,她同陶渊明关系非常好。程氏妹死于义熙元年(405),听到这个噩耗后陶渊明立即抛弃了彭泽令的官位,跑到武昌去奔丧,然后就回老家柴桑去隐居了。陶渊明归隐的原因当然不完全在于此事,但与这根导火线也的确大有关系。陶渊明后来为她写了祭文。

陶渊明有不止一位叔叔,其中最为知名的是陶夔,官至太常、尚书。还有一位叔叔不知其名,早死,其妻是陶渊明母亲孟氏的妹妹,于是她就带着儿子陶敬远到陶渊明家来,一起艰难度日。陶渊明与这位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堂弟兼表弟像亲兄弟一样关系密切,曾为之写过一首诗《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到义熙七年(辛亥,411)陶敬远去世,陶渊明写了内容丰富、情文并茂的《祭从弟敬远文》。陶渊明还有一位从弟陶仲德也去世得比较早。

十年之中,陶渊明先后失去好几位亲人,心情很沉重,深感人世沧桑,变幻无常。

先前陶渊明出仕时,对他帮助比较大的是外祖父孟嘉和叔叔陶夔。孟嘉是桓温的亲密助手,陶渊明青年时代的初仕以及后来在桓玄手下任职,大约都跟他是孟嘉的外孙有关,虽然老人家已经去世,仍然可以在冥冥中发挥作用。照顾大人物的亲属,这一中国传统源远流长。

陶渊明最后出任彭泽令,主要出于叔叔陶夔的力量,《归去来兮辞》的小序写道:“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这里直截了当地说起“家叔”这一条关系学的链条。陶夔时任尚书,而且就在皇帝身边。在东晋,一个人的门第和他的关系网就是他最重要的资本。陶渊明后来不再依靠门第和关系,毅然决定退隐躬耕,过清贫的生活,这在当年是不多见的。

陶渊明有过两次婚姻,其前妻不知姓什么,而且去世甚早,大约二十多岁,那时陶渊明也就三十岁,早逝的具体原因亦复不明。关于陶渊明的第一任夫人,我们一共就只知道这么五个字——“始室丧其偏”(《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陶渊明有一篇著名的《闲情赋》,如果是写实之作,其中的女主人公也许就是后来他的原配夫人。据该赋的描写,她是一位美女,善弹古琴;陶渊明为了追求其人,很费了些心思。当然,这篇辞赋的内容也可能完全是虚构的。

陶渊明的第二任夫人姓翟。据说翟氏人品高尚,同陶渊明很和谐,“志趣亦同,能安苦节,夫耕于前,妻锄于后云”(《南史·隐逸·陶潜传》)。可是晚年陶渊明在《与子俨等疏》中说自己“室无莱妇”——刘向《列女传》记载老莱子之妻比她丈夫水平更高,坚决主张自力更生,不为人所制,老莱子听了她的话才不复出为官——对翟氏的评价好像并不甚高。大约翟氏起先不大赞成他抛弃官职回老家归隐。即使事情是如此,也还可以理解。一旦归隐,原先体制内的待遇就失去了,有几个夫人愿意丈夫如此?

男主外,女主内,家庭主妇要负责全家的日常生活,肯定关心丈夫的收入,据说现在有若干家庭乃是夫人控制全部经济大权,丝毫不肯出让一点的。陶渊明其人潇洒,“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晋书·隐逸·陶潜传》),夫人如果再不抓经济,那家庭就维持不下去了。

当陶渊明出任彭泽县县令的时候,有三顷公田作为他的俸禄。陶渊明打算全都种上适宜酿酒的秫,一种黏高粱,有诗云:“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对这一种植计划,夫人提出抗议,强调必须种些粳稻,一家人要吃饭呢。陶渊明作出让步,拿出二顷五十亩种高粱,五十亩种水稻。陶渊明当了八十几天彭泽令就自行罢免了,计划中的秫和稻大约都没有拿到手。要叫翟氏一点意见没有,那是不可能的。无米之炊,不好办的。

好在后来她还能面对现实,同丈夫一起自力更生,“夫耕于前,妻锄于后”,仍为恩爱夫妻。

陶渊明有五个儿子:俨(小名阿舒)、俟(阿宣)、份(阿雍)、佚(阿端)、佟(通子),分别出于前妻和续娶之妻,这些小家伙的共同点在于都不肯好好学习,陶渊明在《责子》诗中一一点名予以批评,但态度很温和,最后甚至说:“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看来陶渊明远非严父,而是很温暖的慈父。当然他也望子成龙,但并不勉强孩子们读书。这样通达的家长古今皆不多见。在中古时代,凡世家出身者没有不希望后辈继承祖业并发扬光大的,陶渊明当然也曾抱有这样的希望,所以当长子陶俨出生时,陶渊明作《命子》诗,希望儿子长大成才,但该诗到最后却说“夙兴夜寐,愿尔斯才。尔之不才,亦已焉哉!”他一向不勉强下一代如何如何。这是他的旷达之处,也是他的高明之处。

翟氏对此事的态度史无明文,她恐怕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来拨乱反正,何况丈夫满腹诗书又有什么用,还不是要“夫耕于前,妻锄于后”?

陶渊明很爱他的孩子们,既不逼他们成才,也不打算给他们留下多少财产。他本人因归隐而失去官俸,以后只能过紧日子。先前汉朝有一位疏广,曾经当过太子太傅这样的高官,退休时皇上颇多赏赐,他回家后一味请乡亲们喝酒吃饭,打算把钱都花光,不留给子女——他主张子女不依靠先辈的庇荫,自力更生,过普通人的生活。陶渊明作《咏二疏》来歌颂他,其意直指当下。陶渊明的五个儿子后来皆默默无闻,这又有何不可。鲁迅有一条遗嘱说“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且介亭杂文末编·死》),他也正是陶渊明型的旷达一派。

陶渊明平时比较注意养生保健,也吃一些补品。五十多岁以后,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但当他确知自己已经不治之时,就拒绝服药,很平静地处理后事,并自作祭文和挽歌,总结自己的一生。陶渊明去世后,友人颜延之为作诔文,谥曰“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