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这一瞬间如此辉煌——记优秀残奥举重运动员张海东
姜琍敏
许多年以后,张海东依然清晰记得,1996年亚特兰大残奥会举重赛场上,那没有硝烟却胜似决战的精彩场景——
那是他参加的第一次世界大赛。当时,还没有中国运动员获得过残奥会举重金牌。因此,经过好几年大强度训练的张海东,满心希望要在这届残奥会上实现自己和国家举重金牌零的突破。然而,由于那时的他缺乏条件,长期进行的是业余训练。每天仅仅从家里摇轮椅到那跑风漏雨的训练棚里,来回就需要摇上十几公里,更别说因缺乏举重床而只能坐在地上,每天苦苦地推举三四万公斤的运动量了。汗水迷糊双眼、湿透衣服都是家常便饭,张海东从来不说一句畏缩或抱怨的话,但是因此而突发的肩伤,先是左肩,后是右肩,先后反复四次的意外,却让他暗暗地掉下泪来。此时距大赛仅仅十来天,他却一下子连70公斤都举不起来了!
放弃这数年一遇的比赛吗?那自己风里来雨里去,苦苦坚持好几年,为怕家人伤心隐瞒伤情、甚至从不肯让父母家人到训练场来帮自己搬一下杠铃,为的都是什么?连续的受伤,不能不使自己有所顾虑;而其可能的恶果,作为下肢残疾的自己也比谁都清楚,万一再因比赛而损伤双手将意味着什么。但是,多年苦练,不就是为了这关键的一战,不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和所有残疾人的价值,让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上高高升起吗?
张海东咬紧牙关,临时降下训练强度以免加剧伤情,但却毅然把轮椅摇到了比赛现场。
好在大赛开始前两天,张海东的成绩又恢复到了170公斤。
但尽管这样,他若想冲击世界纪录,需要188公斤的成绩,而要夺取金牌,实现零的突破,则需要195公斤以上的成绩!
豁出去吗?豁出去了!可是万一再添新伤……
不是说人生能有几回搏吗?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张海东埋着头,深深地吸了几口气,为自己暗暗鼓劲,随即要了188公斤。这才是第一次试举啊,他要的重量就已超过世界纪录0.5公斤!难怪裁判看到他的数据时,特地把这重量写在纸上过来核实,怀疑他是报错了。张海东明白,作为当时还从来没有获得过冠军或打破纪录的“弱国弱将”,他要的重量无疑是会让人怀疑的。但这恰恰又深深地剌伤了张海东的自尊心。他微笑着点头,肯定自己要的就是这个重量,并且在随后的试举时,成功地让全世界看到,他把188公斤及其所蕴含的崇高意义,高高地举过了头顶!全场一片沸腾。
然而,不等议论纷纷的声音停止,张海东居然又要了195公斤!
遗憾的是,这第二次试举失败了。毕竟他受伤不久,训练时也有好几个月没举过这个重量了。而此时,对手的成绩却咄咄逼人地紧随其后,令他没有任何退路。
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这最后一次机会上。
拼了!拼了!张海东,你什么也别管了,拼了吧!
他在心里一遍遍地对自己呐喊着。但当第三次试举开始时,轮到最后一个出场的张海东,表情反而变得很平静了。他坐在举重床上,心里默念着动作要领,并努力稳定自己的情绪。而当他把目光投向四周时,忽然在正前方的摄像机上,发现了几个非常熟悉的英文字母,CCTV,中央电视台。他顿时明白,此刻自己面对的,不仅是对手,也不仅是几台摄像机和台下的观众,而是万里之外殷切关注着自己的全国人民。是呵,全国人民都在看着我、为我鼓劲呢!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我这是在多年一遇的庄严时刻为祖国的荣誉而战啊!
张海东,加油!
他拼尽全力,猛一发力——成功了!195公斤,不仅破了世界纪录,还为中国夺得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枚残奥会举重金牌!
众所周知,举重运动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杠铃被推过头顶的短短数秒之间,而一旦成功,这一几乎是瞬间的成就,足以让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跃上荣誉的顶峰!
生平头一次登上最高的领奖台,望着国旗冉冉地升起,听着国歌激昂地奏响,张海东心潮起伏,难以自抑。作为一个残疾人,平日里要比一般人多承受多少人生压力和不便,甚至歧视,只有残疾人自己清楚。而自己,居然能有机会在世界赛场上证明自己、实现梦想并为祖国争光,这份荣耀和自豪,岂不要催人泪下!
在晶莹的泪光中,他眼前仿佛出现了托尔斯泰笔下的“一兜鞑靼花”——“长在尘土飞扬的灰色大道旁。她有三个枝丫:一枝被折断,上头吊着一朵沾满泥浆的小白花。另一枝也被折断,上面溅满污泥,断茎压在泥里。第三枝耷拉在一旁,也因落满尘土而发黑。但她依旧顽强地活下去,枝叶间开了一朵小花,火红耀眼。”
是啊,从小生活在农村,不到一周岁时便因小儿麻痹症失去行走能力和快乐童年的张海东,多么像那枝残断的鞑靼花。凭借着不屈不挠的意志,抓紧一切可能的机遇,才终于让生命开出了一朵火红耀眼的“小花”。
199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碰到了他的教练、南京盲校的王兴江老师,在他的帮助引导下,他开始了举重训练。但那是什么样的训练呢?首先,王老师有很多课要上,只有下课时能来帮他训练。多数时候他只能独自练。需要加重量时,他就坐在地上自己往上加杠铃片。入选国家队后,训练条件好了,训练时间和重量能却大大强化了。每天至少要练五个小时,反复推举达三至四万公斤的强度(想想吧,一般人天天空举双手许多次,又有几个能坚持?而他多年如一日,累计训练量达到了数千万公斤),一天下来,浑身酸疼,爬都爬不起来,脱套头的衣服则需要别人帮忙,有时整夜都无法入睡……
而唯其如此,张海东才能在实现零的突破后,不断地挑战自我,挑战世界。在2000年悉尼第十一届残奥会上,他再次夺得1枚金牌,并3次打破世界纪录。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他又夺得1枚金牌。不凡的表现亦为他赢得更多的荣誉,他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杰出贡献奖章”等。
而今天,已经担任举重教练和南京市政协委员、市残联肢残协会主席的张海东,依旧摇着他的轮椅,为残疾人事业和体育运动四处奔波。采访结束时,看着他那依然健壮的身影在晚霞中渐渐远去,我不禁满怀敬意:而今的他,应该会为自己的成功感到欣慰和自豪。但“甘苦寸心知”,也只有他,才最能体会出,自己为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付出了什么。正如冰心老人所言: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实的明艳;
当初的幼芽,可是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成功的花,毕竟是最美丽的花。为了她的怒放,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