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工巧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汉代的葬玉:金缕玉衣

汉代的玉器继承了战国时代的传统,但又有了新的发展。汉代中期以后,玉器制度变化更大,几乎使殷周以来的传统遭到废弃。新的器形不断出现,葬玉和随身装饰品种类有所增加,其纹饰也由抽象主义为主改变为写实主义为主,圆雕、透雕、高浮雕、刻细线的玉器也逐渐增多了。这种变化,反映了汉代社会风俗和思想(包括宗教思想)的变化。在中国玉器史上,汉代结束了殷周以来的历史传统。

这里着重介绍一下汉代的葬玉。

所谓葬玉,即是专门为了保存尸体而制造的玉制品。4世纪的道家葛洪在《抱朴子》里说“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人们认为玉是阴阳二气中阳气的精,把它放在死者身旁可以对尸体起神秘的巫术作用。因此葬玉器形简单,平素无纹。汉代葬玉,九种为一组,称之为九窍塞,用以填塞和遮盖耳、目、口、鼻、肛门和生殖器等窍孔,以防止体内精气逸出。汉代死者口含玉蝉较为普遍。蝉又名知了,属有吻类昆虫,夏日在树上饮露高歌,其生命不过两三个星期,而其幼虫在土中化蛹成虫却需数年之久。口含玉蝉,可能是由于蝉的生活史的循环可以象征着变形与复活。

金缕玉衣是葬玉中的一种。这种玉衣由许多小玉片用纤细的金线缕编缀而成,因此称为“金缕玉衣”。金缕只有皇帝死后才能使用,但是有时皇帝也会特赐给王室或大臣。级别较低的官员只能使用银、铜线或鎏金的铜缕来编缀。从1968年到1978年这十年当中,陆续发现了22件金缕玉衣,其中最著名的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出土的金缕玉衣。

刘胜是汉景帝的儿子,汉武帝的异母兄弟,公元前154年立为中山王,在位42年。刘胜夫妇墓位于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主峰东坡接近山顶处;南北并列,属夫妇并穴合葬。墓开凿在山岩间,是规模宏大的崖墓。刘胜墓全长51.7米,最宽处37.5米,最高处6.8米;窦绾墓全长49.7米,最宽处6.5米,最高处7.9米。墓道口用砖砌筑,然后用铁水浇灌封门。墓室里设有车马房、磨坊、仓库、宴会大厅、内室、帷帐、浴室,墓主人把生前的生活搬进了坟墓。两墓随葬品中有陶器、金银器、玉器、铜器、漆器、铁器等计4200多件,其中许多器物是我国汉代艺术品中的瑰宝。刘胜夫妇的金缕玉衣便是其中的一件。

刘胜夫妇的金缕玉衣是一种殓服。刘胜的金缕玉衣全长1.88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玉衣分头套、上衣、裤筒、手套和鞋五个部分,各部分先用铁条加以固定,给死者穿戴后,再用金线连接起来。死者头下有鎏金镶玉铜枕,枕内填满花椒。头部有玉眼盖、玉鼻塞、耳瑱和口琀,盆骨附近有玉盒和玉塞,即“九窍塞”。胸前和背后有18块玉璧。窦绾的金缕玉衣全长1.72米,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700克。入殓时除有铜枕和“九窍塞”外,双手握璜形玉饰,左手下还有一面小镜,腰间有水晶印,胸前背后有15块玉璧。在刘胜的棺椁之间有一件谷纹玉璧,上部透雕双龙卷云纹。玉璧晶莹洁白,刻工精细,是汉代玉器中的精品。

金缕玉衣在整体设计和玉工、金工工艺方面,都有杰出的创造。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人们要从遥远的(可能是辽宁的岫岩地区)地方运来玉料,通过开料、锯片和设计,制成数以千计有一定规格和形状的小玉片。每块小玉片又都需要磨光和钻孔,编缀玉片还需要多种特制的金丝,整个制作过程又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一件金缕玉衣凝结着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