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玉制工艺品
如前所述,玉器在新石器时代曾作为部落图腾的徽征而神秘一时。在殷商的等级社会里,玉器作为装饰品成为特权和等级制度的标志。在秦汉封建社会里,玉器被儒家赋予“五德”,并制作成神圣的礼器,为皇权和王室服务。权势人物死后,还出现了玉葬这种怪诞的事情。佛教传入中国,由石佛而玉佛,用玉来抬高佛的地位。但是,随着历史不断前进,人们赋予玉器上的神秘的宗教和神圣的人伦的面纱被层层剥去,玉器也就彻底演变成供人们玩赏的工艺品了。只要有了钱,就能买得到。
到了明清,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玉器也就沦为实实在在的商品,玉器的制作受买者的操纵。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玉雕艺术也有它诞生、繁荣、鼎盛、衰微的过程。每个朝代的玉雕艺术发展不尽相同,但就整体而言,这门艺术却渐渐衰微。这里所说的衰微,并不是指创作的数量和玉雕的技术,而是指玉雕的艺术成就,亦即它们本身所包含的审美价值。
明清玉雕艺术衰微有许多复杂的原因。艺术题材日益狭窄而庸俗,艺术品的日益商品化和从事玉雕匠人的文化素质低下,都是重要原因。当然,这些原因都是封建社会本身造成的。明清以来的皇室、达官贵人、富商以及附庸风雅的权势人物刻意追求福祉、迁升和长寿,因此以福、禄、寿为中心题材的玉雕比比皆是,诸如玉堂富贵、鹤鹿同春、八仙祝寿、吉庆如意等作品,都谈不上审美价值。清代乾隆皇帝嗜玉成癖,极力搜罗古玉,提倡做假古玉,并仿制古彝器如鼎、尊、簋、觥、觚之类作为陈设品,在玉雕领域里倡导复古风气。他还亲自命玉工制作白玉仙人、白玉马,配文雅座,镂刻隶书“宣和御玩”,供自己玩赏。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一味复古必然使玉雕艺术陷入死胡同。
明清的玉雕艺术,就其整体而言是走向衰微的,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好的作品出现。明清两代五六百年历史,玉雕无论是在创作的数量上还是在技术上,都是历史上空前的。特别是清代,清帝国版图囊括天山南北,著名产玉区都由清政府管辖,年年向清廷贡玉。贡玉经军机处、奏事处验收斤两,然后再转造办处分品级、定用途。治玉作坊分北(京)派南(苏州)派。造办处如意馆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玉匠。此外,还有两淮、苏州、杭州、江宁、淮关、长芦、九江、凤阳等治玉基地,人才辈出。
苏州自明以来,治玉艺人成就甚高。其中陆子冈、贺四、李文甫、王小溪都是雕琢好手。陆子冈琢的玉水仙簪,奇巧玲珑,花托下的茎枝细如毫毛而不断,颤巍巍地显出花朵的娇态。清代艺人朱宏晋,可以在玉石、玳瑁、玛瑙、螺壳等薄片上,雕成极细微的花鸟、楼台、亭桥、山水等镂空图景,惟妙惟肖。苏州的玉工分工很细,有画样、选料、锯钻、做坯、做细、光玉、刻款、烧古等工种。其中,画样和选料工作是具有创造性的,因而处于领班地位;锯钻工属于粗工,自从乾隆年间引进弓锯和金刚砂以后,解玉的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做细、刻款、烧古难度较大,属于细工。镂空的花朵、璎珞、纽饰、纹带,需要用金刚钻锥穿成小孔,以金丝锯插入,慢慢雕琢。遇到玉色变异,就要因料制宜,改拙成巧,独运匠心。
清代的玉工,无论是南派北派,都全面地继承了历史上的优秀技艺,如阴线、阳文、平凸、隐起、镂空多种表现手法。制作玉器或简朴方正,或繁缛华丽,或古色古香,或富于异国情调。其中仿制痕都斯坦(即今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带)玉器,尤有建树。
大型玉雕代表着清代玉雕水平。乾隆四十一年,清政府从新疆运来大玉六块,共2万余斤。乾隆四十五年,进贡大玉一块,计9000余斤。这些大玉为雕琢大型玉雕奠定了基础。现存故宫博物院的大型玉雕有“大禹治水玉山”“寿山”“福海”“大玉瓮”“秋山行旅”“会昌九老”等。“寿山”现设在乐寿堂,原玉重3000斤,由两淮盐政制作,约四年完成。“福海”现设在乐寿堂,原玉5000斤,由两淮盐政制作,共用四年完成。“大玉瓮”现设在乾清宫东暖阁,原玉重4000斤,由造办处制作,共用三年半完成。最著名的是“大禹治水玉山”,现设乐寿堂后间,原名为“大禹开山山子”,全名为“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玉山。9000斤大玉,做成后高9尺5寸,宽约3尺,金丝铜座,堪称“玉器之王”。玉的质地温润、致密、坚硬,微含碧绿,呈半透明体,属角闪石青玉类。玉雕以宋人画《大禹治水图》为蓝本,经造办处、如意馆设计,由扬州盐政制成。从选料设计到刻字完成,其全部工程整整用了十年。我国古代治水主要方法是开山导水,使水畅通,避免因堵塞而引起泛滥。清代玉雕艺术家再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治水场面。玉雕正面及两侧或重岩叠嶂,或古木苍松,或湍流瀑布;三五成群的劳动者分布在半山间,或扶长钎,或抡大锤,或击岩石,或下巨木,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