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
(一)五代十国的分立与契丹的崛起
出现10世纪前半期的五代十国是开始于8世纪末的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公元907年,受到黄巢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的唐朝政权,终于被军阀朱温所篡夺。从公元907年到公元959年这53年,就是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是指在黄河流域相继建立的梁、唐、晋、汉、周,因这五个朝代在历史上都曾出现过,故而史家在各代名称之前冠以一个后字以示区别,这就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其中后唐、后晋、后汉的建立者都属于突厥别部的沙陀族。中原五个王朝前后相继,最短的后汉只存在了四年。十国是指从长江流域到珠江流域的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闽、南汉、楚、南平(荆南)九个政权以及建立在山西的北汉。十国的具体分布大致说来,沿长江由西而东分成巴蜀、两湖、江淮、两浙四个地区,再加上福建、两广一共是六个地区,南方九国先后分别在这些地区活动。
契丹,中古出现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自北魏开始,契丹族就开始在辽河上游一带活动。 907年,契丹建立了政权,成为中国北方一个强大势力。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年号神册。947年,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辽成为中国北方统一的政权。辽朝的全盛期,其统治区包括今东北、内蒙、外蒙、华北的北京、大同一带以至新疆东北等地。在中国古代史上,辽朝是一个相当特殊的皇朝,其政治和典章制度适应并表现了对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兼容。人口最盛的时候140多万户,约900万人。契丹人是统治民族。皇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两大族系在辽国国家体制中居于绝对的统治地位。辽朝东南与高丽接壤,南方先后与后晋、后汉、后周与宋朝为邻,西南又与西夏、回鹘等相连,彼此都曾发生战争,但主要对手还是中原皇朝。
(二)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是指后晋天福三年(938)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位于今天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的十六个州。“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契丹建国后,虽然常常向南侵扰五代历朝的北部边境,但是阿保机称帝时曾派使者向后梁朝称臣,以求得册封,后梁封契丹为甥舅之国。契丹与中原王朝还是朝贡关系,但契丹的势力不断壮大,武力已完全可以抗衡中原,只是还没有机会长驱深入中原。后唐时,契丹势力开始越过长城,相继占领营州、平州(今河北卢龙县、昌黎县)。这为契丹南牧华北之地打开了一个缺口。
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拥兵自重,为了取代后唐,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作为条件,两年后,即公元938年,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之地献出来,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燕云十六州:幽州(今北京)、儒州(今北京延庆)、 蓟州(今天津蓟县)、瀛州(今河北河间)、新州(今河北涿鹿)、武州(今河北宣化)、应州(今山西应县)、朔州(今山西朔州)、顺州(今北京顺义)、檀州(今北京密云)、涿州(今河北涿州)、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妫州(今河北怀来)、蔚州(今河北蔚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云州(今山西大同)。
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九州在山的西北。燕云十六州东西宽约600公里,南北长约200公里,总面积约120000平方公里。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将其收复。
由于燕云十六州是一个先进的农业区,它的农业、手工业和其他文化活动都比契丹本部地区发达。因此契丹统治者对这一地区的重要性有着足够的重视,他们把燕云十六州中的幽州升为南京。改皇都为上京,把原先的南京(辽阳)改为东京,又在南京幽州建立了相应的许多官职,视为腹地,俨然以大国的姿态屹立于宋朝对峙的北方,成为大辽帝国。
割让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是致使中原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近二百年。
从中原王朝来看,燕云十六州的得失,关系一代江山的安危。这十六州的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在太行山北支的东南,称为“山前”,其余九州在山的西北,称为“山后”。今长城自居庸关以东向西南分出一支,绵亘于太行山脊,到朔州以西复与长城相合,这就是内长城。中原失“山后”,犹有内长城的雁门关寨可守,失“山前”则河北藩篱尽撤,契丹的骑兵就可沿着幽蓟以南的坦荡平原直抵中原腹地。契丹据有燕云十六州,使它成为南侵的根据地。
后周时,契丹又帮助北汉进扰中原,北汉也联络契丹,想仿效石敬瑭。所以中原王朝从后周柴荣起,就开始了与辽争夺燕云十六州的战争。周世宗柴荣曾于显德六年(959)进行北伐,收复了瀛、莫、宁(河北静海县南)三州和益津关(河北霸县)、瓦桥关(涿县南)、淤口关三关。但不久周世宗病逝,北伐中止。
(三)先南后北统一方针的制定及其评价
赵匡胤登上皇帝位不到一年的时间,北宋在原后周统治区已基本上稳定了局势,但是在北宋的辖区外,北边有劲敌辽朝和以辽朝为靠山的北汉,南方有南唐、吴越、荆南、后蜀、南汉等割据政权。这一客观形势,不能不使赵匡胤深深感到,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一当政局稳定之后,赵匡胤就开始考虑如何把周世宗统一中国的斗争继续进行下去。
起初,他曾经想把北汉作为首要目标,有一天雪夜,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兄弟俩来到赵普家,赵普在堂上铺设毡毯,三人席地而坐,围着火炉喝酒吃肉,赵普的妻子和氏行酒,太祖称她为嫂子。赵普问太祖:“深夜天寒地冻,陛下为何还要出宫?”太祖说:“我睡不着呀,一榻之外,都还是别人的家,因此想来和你谈谈。”赵普说:“陛下欲一统天下,南征北战,现在正是大好时机。愿闻陛下有何打算?”太祖以试探的口气说:“我想先攻下北汉。”赵普沉吟良久,然后说:“我不知陛下为何如此决策?”太祖追问赵普有何良策。赵普说:“若先打北汉有害无利,为何不等到先削平南方诸国之后,再攻打北汉,到那时,彼弹丸黑子之地,将何所逃。”12这一分析正中太祖下怀,赵匡胤便放弃了先攻北汉的打算。一个消灭南方各个割据势力,后消灭北汉,收复燕云的统一战略方针就这样确定了。
太祖和赵普所选的统一战略,参考和借鉴了后周大臣王朴为世宗提出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计划,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不断发展变化,统一战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也不尽相同。王朴的先南后北的具体步骤是先取江南(南唐),再下岭南(南汉)、巴蜀(后蜀),南方既定,移兵攻燕云,最后以强兵制服北汉。
对这项政策的评价,20世纪80年代以前和以后不同,大致形成了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先南后北策略是一个失策,它改变了周世宗的先北后南策略,关键在于太祖软弱,先取易攻的南方而坐失灭辽良机,致使后来边患严重。另一种意见认为先南后北策略符合当时宋与契丹综合国力强弱的客观实际,因此是正确的。但是评价的主要焦点在于宋太祖对待后晋割让给辽的燕云十六州的态度,即或认为放弃收复,或认为太祖已有用金钱赎买的计划。我个人认为太祖虽然继承了周世宗统一南北、消除割据的政策,但是在对北边辽朝的政策与周世宗不完全相同,即周世宗进行统一战争时是把吴、蜀、幽、并(河东),并列为统一对象,而宋太祖则是把北敌分成两个明确的概念,即河东是卧榻之侧必欲消除的“他人家”,而燕云则属于如何处置的边患问题。这有三个佐证,一是从现今能看到的所有记述宋初制定南北统一方略和宋初对外政策的诸材料来看,并没有收复燕云的内容。宋太祖在位期间始终未与契丹正面冲突。宋人有一种说法,太祖虽没有用兵契丹,但有用金钱赎买燕云的计划 ,这个论点主要依据的是王辟之《渑水燕谈录》的记载,然而这部书的记载有两个疑点:其一,太祖建封桩库,其他文献均说是用所存之金帛,或用于备战备荒,用于取河东,并非取燕云;其二,《文献通考》记太祖一朝封桩库并无固定收入,也就是说太祖并未刻意经营封桩库。所以王辟之等人的赎买说并无多少实际意义,充其量只能说明太祖念念不忘燕云,并不能证明南北统一方针含有兵取燕云的内容。二是宋太祖为了保障统一南方的战争顺利进行,在今陕西、山西、河北等西北边境派郭进等十四个将领驻守边防,“故终太祖世无西北之忧,诸叛以次削平,武功盖世”13。三是开宝七年(974)初,契丹涿州刺史耶律琮致宋权知雄州内园使孙全兴书,首先表达了愿意和解的意向,而许多迹象也表明宋对契丹亦颇有修好之意。于是自此开始至太祖去世双方建立贺正旦和贺生辰的礼节。可见太祖时期与契丹,不仅没有兵戎相见,而且是一种睦邻关系。太祖崩,太宗立,宋遣使告契丹,契丹亦遣使吊慰,契丹又遣使贺登极。次年正旦,宋并遣使“致其先帝遗物”,在双方聘使往来过程中,两边互不攻扰,出现了一派和平的景象。
所以,宋太祖对契丹境内的燕云地区是采取了一种防御为主而不是如学界一般认为要必欲收复的积极进攻政策,诚如赵普所言自古“御戎”有上中下三策:即据险而守、和戎和以兵戎相见一争雄长。而太祖和赵普的看法,显然倾向于“和戎”之策。
(四)北宋的局部统一
1.统一两湖
湖南又称武平,原是由木工出身的武将马殷建立的楚国,这里物产丰富,后周时南唐灭楚,楚将周行逢等人起兵击败南唐军所建,辖有湖南14州,建都朗州(今湖南常德),周行逢被周世宗封为武平节度使。荆南又称南平,是后梁时高季兴所建,都城江陵(今属湖北),他的疆域最大时,也只有三州之地,即今天湖北江陵、公安一带。高保勋继位后,被宋太祖封为荆南节度使,武平、南平两国地处长江中游,南北相邻,东接南唐,西邻后蜀,南临南汉,虽然国力弱小,却也是天下的枢纽地区。
建隆三年(962)九月,割据湖南的武平节度使周行逢病死,其幼子周保权嗣位。盘踞衡州(今湖南衡阳)的张文表不服,发兵攻占潭州(今湖南长沙)企图取而代之。周保权为此一面派杨师璠率军抵挡,一面派人向宋求援,这就给北宋出兵消灭这个割据势力制造了一个好机会。宋太祖抓住战机,立即以慕容延钊为湖南道行营都部署,李处耘为都监,调兵以讨张文表为名从襄阳(今湖北襄阳)出兵湖南。当时北宋军队挺进湖南,要经过荆南节度使割据的地方,这时荆南节度使已由高保融之子高继冲嗣位,北宋早已清楚探明,高继冲只有军队3万人,且内困于暴政,外迫于诸强,其势日不暇给。于是赵匡胤制定了以援周保权讨伐张文表为名,“假道”荆南,一举削平荆南和湖南两个割据势力的方针。乾德元年(963),宋军兵临江陵府,要求假道过境,荆南主高继冲束手无策,被迫出迎宋军,荆南亡。接着宋军继续向湖南进发,击败抵御的守军,擒湖南主周保权,平定了湖南。
2.灭后蜀
后蜀在南方各国中,是个不亚于南唐的大国,为后唐末年西川节度使孟知祥所建,以成都为都城。后蜀东临荆湖,北为宋朝,南接南汉,西至吐蕃,据有四川46州,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素称“天府之国”。乾德二年(964)十月,宋太祖以后蜀主孟昶暗中与北汉勾结,企图夹击宋朝为借口,命王全斌为西川行营都部署,率兵6万分两路向后蜀进军。一路由王全斌、崔彦进率领自剑门(今四川剑阁北)入蜀,一路由刘光义、曹彬率领从归州(今湖北秭归)出发溯江而上,直入夔州(今四川奉节县)。 由于孟昶荒淫腐朽,不修军政,蜀军士气低落,抵挡不住宋军的凌厉攻势。宋军二路兵马连败后蜀军的反抗,迅速进逼成都,乾德三年(965)正月,孟昶投降,后蜀亡。
3.攻取南汉
南汉是唐末岭南节度使刘隐所建,在他的弟弟刘岩时正式立国,建都兴王府(今广州),据有岭南60州,东临南唐,北依荆湖,西至大理(今云南),南接南海。南汉自刘隐至刘矗共传五代,代代都是极端荒淫暴虐,即使在以暴政为特点的五代十国时期,也是比较突出的。开宝三年(970)十一月,宋太祖命潘美为桂州道行营都部署,大举攻南汉。南汉主刘负隅顽抗,但由于南汉许多将领在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中,被刘残杀,掌握兵权的是几个宦官,军事设施皆毁坏失修,因而无法阻挡宋军的进攻,只好向宋军投降,南汉亡。
4.征服南唐
南唐是南方割据势力中比较强大的国家,它的前身是唐末镇守扬州的杨行密建立的吴国,在唐朝时,扬州是最富庶的地方都市。杨行密以扬州为中心四处扩张,至五代初成为拥有27州领土的王国。杨行密死后,吴将徐温和养子徐知诰取代杨氏当了皇帝,国号唐,定都金陵(今南京)。徐知诰不但以大唐帝国的继承者自居,而且改自己的姓为李,名昪。李昪死后,他的儿子李璟东灭闽国,西灭楚,辖地38州。后被周世宗战败,江北之地尽失,被迫以改皇帝的称号为国主的屈辱条件与后周议和,从此国势一蹶不振。李璟死后,李煜即位,史称南唐后主,他酷爱诗文词曲,迷恋声色,笃信佛教,不事政治,国势愈加衰微。
灭亡南汉,北宋全力备战南唐。开宝四年(971)迫于宋的压力,李煜去除“唐”国号,改称“江南国主”。开宝七年(974)宋太祖认为出兵南唐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为制造进攻南唐的借口,要江南后主李煜亲自到开封朝拜,李煜惧怕被宋扣留未成行。因此宋太祖就于这一年九月派曹彬率10万大军进攻南唐,战舰沿江而下,歼灭南唐军主力,包围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开宝八年(975)十一月李煜在被围困了近一年后被迫出降,南唐亡。
在削平南方诸国其间,宋太祖曾两次发兵进攻北汉,均未获克捷。
5.迫降北汉,吴越、漳泉纳土
开宝九年(976)十月,宋太祖突然死去,他的弟弟赵光义登基,是为宋太宗。太宗继承了他哥哥未竟的事业,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钱俶和割据福建漳、泉二州的陈洪进纳土归降,两浙、福建亦归入宋的版图。太平兴国四年(979)初,宋太宗亲率大军北征,他采用了围城打援的战法,派潘美等率军四面合围太原,并击败了辽朝的援兵,北汉主刘继元被迫投降。至此,安史之乱以来200多年的军阀割据局面基本上结束了。
北宋的统一,为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又必须指出,我们讲北宋统一应当把它放在整个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分裂与统一中联系起来考察,不能就北宋论北宋,北宋的统一在安史之乱后到元朝大一统五百多年间,只是一个较大范围的局部统一。也就是说北宋的统一只是结束了唐末五代时期的军阀割据的局面。
宋对南方诸国的统一,不仅为宋廷增加了巨大财富,而且为宋朝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渐次成为经济、文化中心,中小阶层代表人物逐渐成为登上政治舞台的弄潮儿。
附:五代时期各国兴亡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