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现实当真如此吗?
遵循哈特利伯派的指导方针,许多土地银行就此设立,但都没有能够吸引足够多的感兴趣者,均以失败告终。然而,苏格兰数学家约翰·劳(John Law)却成功在法国实施了类似的哈特利伯计划,在法国当政者的支持下,他开设了一家小银行——皇家银行(Banque Royale),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银行。不同之处在于,这些票据实际上不是直接由土地背书,而是由劳的密西西比公司(Mississippi Company)所得到的投资背书,该公司有权交易一片极其广袤的土地,也就是今天的美国。
劳当时能成功的一个原因在于他的政治技巧。例如,他不仅向密西西比公司的潜在投资者递交了一份招股说明书——他还把整件事变成了一场表演。他为前往美国的移民——他们的队伍中不乏淘金者——举办了一场巡游送别。到处都在散播这样的谣言,说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a)有数不尽的金银和钻石等着他们。投机者获得巨额财富的传闻广为流传。正如记者兼作家约翰·弗林(John Flynn)在他为劳撰写的传记中所描述的那样,“难怪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巴黎就开始称颂那位从帽子里变出这么多兔子的魔术师。”11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信服。正如伏尔泰(Voltaire)所写:“现实当真如此吗?这怕是妄想吧?全国有一半的人竟在造纸厂里找到了魔法石?”
与此同时,英国也成立了一家类似的公司,名为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因其为英国国债融资,作为回报,该公司获得了与墨西哥和南美贸易的永久垄断权,包括有权将非洲奴隶运送到美洲大陆。该公司的公关工作得到了包括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和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在内的文学大师的协助,他们受雇撰写文章宣传该计划。这些文学大师的工作之一就是让公众用积极的眼光来看待残酷的大西洋奴隶贸易,主要是通过强调这些地方的异域风情,以及一位匿名作家(可能是笛福)所谓的美洲大陆“取之不尽的金银之泉”。
然而还是一样,并非每个人都信服,这点从一首名为《南海歌谣》(South Sea Ballad)的歌词中就可以看出,这首歌显然在伦敦的街道上传唱了好几个月:
这首民谣最后的结尾指出:“所有我们鼓吹的财富都是由一堆碎纸组成的。”
这两个计划最后的结局都不怎么好,你可能听说过阿拉斯加淘金热或科罗拉多淘金热,或者加利福尼亚淘金热,甚至育空淘金热,但你很可能没听说过密西西比淘金热,原因是密西西比根本就没有黄金。劳的皇家银行的失败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法国的金融机构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再称劳的皇家银行为银行。与此同时,“南海泡沫”(South Sea Bubble)将“泡沫”一词引入了金融领域(这个用法最早可能是由笛福首创的,不过在斯威夫特的帮助下,这个词得到了普及)。
哈特利伯派的分析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它忽略了货币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权力。以劳为例,他得到了法国王室的支持,但当他雄心勃勃地想要接管货币体系的方方面面,包括税收时,却疏远了金融界。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则通过权利共享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为了获得120万英镑的贷款,国王威廉三世(King William Ⅲ)承诺了该银行很多东西,包括除了国家定期给该银行支付利息,还赋予该银行发行纸币的权力,并由国债背书。这样一来,王权和它的债权人就像硬币的两面一样纠缠在一起;两者都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但两者合在一起就是货币。
法定货币(简称法币,Fiat Currency)——其命名源自拉丁语的“它应如是”(let it be done)——的现代史源自1971年的“尼克松休克”(Nixon Shock),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让美元与黄金脱钩,从此法币开始受政府而非金属的背书。这一次,尼克松确保了银行家们的参与——而这种新钱是由一种比国王的神权更强大的东西担保的:核武器。
然而,哈特利伯派关于土地银行的想法仍然在大行其道。事实上,它正是我们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础。只是如今,炼金术士都在金融领域工作,忙着抬高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