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千年儒释道
道南理窟
朱熹,别号紫阳,南宋著名理学家。他有珍贵的对镜而作自画像存世,据画像题字可知,成画年代为宋绍熙元年(1190年)孟春。朱熹面相奇特,右耳面颊连排七颗黑痣,状如北斗七星,预示着文曲星下凡。朱熹故居紫阳楼位于五夫古镇,面朝屏山,门临潭溪,屋前半亩方塘,四周古树参天,翠竹绕舍,将紫阳楼掩于绿荫之中。
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熹父亲朱松在建州病故,临终前托孤于五夫镇的好友刘子羽。14岁的朱熹奉母迁居五夫镇,在此定居近半个世纪。
五夫镇潭溪旁一棵朱熹16岁成年礼时种下的古樟树,如今虽已树干中空,却曾经奇异地长出一株树灵芝,可惜早被人盗走了。朱熹任武夷山冲佑观主管时亲手所栽的两株桂树还在,每年中秋仍花满枝头,飘香幽远。
“灵泉”石刻
沿紫阳楼东侧鹅卵石小路步行片刻便见一泓清泉,崖壁有石刻“灵泉”二字,为朱熹手笔。他在《怀潭溪旧居》诗中所述“傍崖寒冽一泓泉”便指此泉。
漫池细流,水清如镜,蓝天白云倒映在水面上,俨然一幅“天光云影”的图画。提壶汲泉,掬一口清冽甘甜,用此源头活水泡茶当为上品。
朱熹与茶结缘始于初生三天后,就被施以宋代贡茶“月团”行“三朝”洗儿之礼,朱熹在五夫镇开始了人生的起步和最初的启蒙。他一生借茶修道,以茶明理,晚年自称“茶仙”。这眼灵泉陪伴朱熹度过了近五十年的研修岁月。
坐在朱熹手植樟树的绿荫里,煮一壶灵泉水泡茶,岩茶特有的香气被活水唤醒,瞬间弥漫在林间。阳光穿过树叶,斑驳的树影洒落在杯中,仿佛间时空穿越,以茶为媒,与紫阳楼的朱熹雕像对谈,讨论格物穷理的理学奥妙。水还是那水,茶还是那茶,惟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屏山书院遗址考古现场
屏山书院遗址位于五夫镇府前村,原是朱熹义父刘子羽的家塾。朱熹迁至五夫镇后,在此从师苦读,成年之后也常在屏山书院授学。书院几度兴衰,建筑年代从南宋至清共分五期,其中明代建筑基址规模最大,是为数不多的经考古勘探证实的朱子文化史迹之一。
兴贤古街上“过化处”门坊,赞美朱熹在此地的教化
兴贤书院位于五夫镇兴贤街,原是朱熹老师胡宪的学堂“籍溪山居”。书院门牌楼顶为三顶乌纱帽造型,分别代表榜眼、探花和状元。书院门楣横额为“洙泗心源”。朱熹在此受业,胡宪家学以论语学为入道之要,朱子受其启发,加深了关于“理一分殊”的思想。著名史学家蔡尚恩评价:“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朱子理学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武夷山是朱子理学的活水源头和文化圣地。
兴贤书院
在武夷山五曲隐屏峰下,朱熹率弟子择地开基,垒石砌瓦,修建武夷精舍。所有建筑均以碎石为基,夯土成墙,树皮与枯草作顶,粗陋与茅屋无异,朱熹作《武夷精舍杂咏并序》以记其详。他在九曲溪畔著书立说、兴教传学,共有七年时光。武夷精舍成为四方士友的聚集地,武夷山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道南理窟”。
武夷精舍保留的宋墙
武夷精舍后的溪中“茶灶石”是朱熹常去煮水品茶的地方,朱熹精通琴律并有专著《琴律说》,还创作有《碧涧流泉》等多首琴曲流传于世。朱熹在他的《武夷精舍杂咏》诗中说:“琴书四十年,几作山中客。一日茅栋成,居然我泉石。”
考亭书院
绍熙三年(1192年)夏,朱熹搬离五夫镇,定居建阳考亭。明嘉靖十年修建的考亭书院牌坊,前临麻阳溪,面对翠屏山。书院也是朱熹讲学终老之地,朱熹在这里完成了其理学思想最后体系的建构。
朱子陵园
朱熹父亲朱松墓在上梅乡地尾村中峰寺后寂历山,三迁而后墓此。风水师曾卜墓地在寂历山,恰与父所作诗句“乡关落日苍茫外,尊酒寒花寂历中”有一语成谶之感。
朱熹母亲祝夫人墓在莒口镇马伏村。朱熹于墓旁建数间草房,取名“寒泉精舍”,并在此隐居九年守丧,授徒和讲学著书,这是朱熹亲手创建的第一所书院,现已无迹可寻。“寒泉”一词出自《诗经》中“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后世常以“寒泉”喻子孝其母。
朱熹与夫人刘清四的合葬墓位于建阳区黄坑镇九峰村后塘,墓地背倚九龙岩,呈“凤”字形。据传朱熹曾梦见仙人说“龙归后塘”,恰与此地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