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心理健康是个体、家庭、社会的共同追求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46年就对健康下过明确定义:“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可见,心理健康已被公认为是个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世卫组织194个会员国通过《2013—2030年精神卫生综合行动计划》,承诺将大力推进改善精神卫生的全球具体目标的实现。2022年6月,WHO发布了《2022年世界精神卫生报告》,结果显示:全球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在增加,2019年,全球精神健康疾病病患近10亿人;2020年,全球抑郁和焦虑患者增加了25%。世卫组织敦促各国卫生部门制定积极有效的措施以应对高发的精神健康问题,旨在促进全球所有人的心理健康得到改善。显然,精神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议题。
2019年,《柳叶刀·精神病学》(Lancet Psychiatry)发表了中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在去除老年性痴呆(senile dementia)的其他7大类36小类精神障碍中,任何一种精神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16.57%,12月患病率为9.32%;其中,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终身患病率为7.57%,心境障碍其次,终身患病率为7.37%,酒精药物使用障碍第三,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患病率中18—34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世界卫生组织所公布的《全球疾病负担》(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的研究成果显示:“中国1990年的精神疾病的负担为14.2%,1998年上升为15.1%,2002年精神类疾病在中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17.5%,预计2020年上升至25%。”2022年8月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和健康时报等单位共同发布的《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则显示:当前我国抑郁症患病人群中青年学生群体占比达50%,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28%;性别比上女性是男性的两倍。家庭关系、学业压力、职场压力成为当前抑郁症的重要诱因。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精神卫生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社会向智能社会的转型期,智能技术的规训、压力的多元、评价体系的单一、多文化交融所产生的价值冲突都严重影响着个体的存在状态,个体心理的健康问题更为严峻复杂。
在我国,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在2006年党的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同时强调:“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对促进心理健康提出了如下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加强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加大对重点人群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力度。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登记和救治救助管理。全面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提高突发事件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和水平。到2030年,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干预水平显著提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成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如此看出,心理健康既是个体健康的重要保证,更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
精神疾病致残率高,在造成功能残缺比例最高的前10位疾病中有5项属于精神疾病,精神残疾严重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参与。我国早在1991年颁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中就对智残作为残疾的一种进行了关注,明确各级残联在全国范围开展社会化、开放式、综合性的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对部分省市智力残疾高发的县制定了控制智力残疾的法规和规定,并建立智残儿童康复训练站。有研究指出:“比较历年追踪样本中大于等于18岁有精神残疾者,发现能够自理者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从2007年的69.9%上升至2013年的77.6%,但是,他们中间有工作者所占比例未见上升趋势。”精神障碍患者在治疗后能够自理,有效地减轻了家庭看管负担、释放了潜在劳动力,变相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但是“工作是成年人身份的一个决定性特征,缺乏这一特征会增加关于个人能力与价值的耻辱感与失败主义信念”。这种信念将会重新损毁患者的心理健康,使患者进一步表现出低自尊、自我否定、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等负性心理健康状态,这些特征又是引起精神疾患复发的源泉。这样的恶性循环正是精神障碍治疗反复率高的根源,从而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精神障碍患者是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精神障碍的治疗目标不应该停留在症状的缓解,而应真正地让他们回归社会,过上美好生活。2001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为“精神卫生”,2001年也被认定为世界卫生组织的“精神卫生年”。1992年世界精神病协会发起创立“世界精神卫生日”,定为每年的10月10日,我国精神卫生日的活动是在2000年开始启动的。这一系列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家庭与个体对精神疾病的认知。然而据相关调查显示:有50%以上的人不愿与精神疾病患者为邻,约40%以上的人不愿意居住在精神疾病康复机构附近,更多人认为精神疾病患者“有破坏性”“容易伤害别人”。可见社会公众对精神障碍患者的认识仍比较负面,正如萨克斯(Elyn R.Saks)所说:“当你得了癌症时,人们会送来鲜花,而当你发疯时,人们则不会。”因此在聚焦精神障碍治疗的同时,也应注重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的长期关爱与接纳,这不应是精神障碍治疗的副产品,而是根本解决精神疾病对个体、家庭、社会所造成压力的必要措施。客观地说,精神卫生工作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医学工作和社会工程。
2020年,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给公众带来的不仅是对于身体健康的严重威胁,同时引发了恐慌、焦虑、疑病、应激障碍等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和心理疏导也作为关键环节被纳入疫情防控过程中。在复工复产复学的后疫情时代,心理问题的防治工作、心理健康的教育普及工作都在逐级有效开展。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解决已然成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重要评估指标之一。
本研究是在我国精神卫生工作需求不断提高,国家在政策、法律、技术、人员、资金等精神卫生资源投入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对心理异常应对这一重点国计民生问题的关注,意在通过对心理治疗技术的研究,在预防、治疗与康复层面,为饱受困扰的心理异常个体、家庭提供一些应对思路,同时为推动这一严重医学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