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心理异常应对的范式转化——拓宽心理治疗技术的作用领域
与健康心理相对的心理状态,可统称为异常心理状态,从轻重的层面可以划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神经症、精神障碍。心理问题到精神障碍存在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由于不同层次的异常心理状态的表现与治疗目标不尽相同,因此在干预层面所侧重的治疗方式也存在差别。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对异常心理状态进行干预的主要手段。
心理治疗对异常心理状态的作用范围要广于药物治疗,在预防、治疗、预后多个层面上都能发挥重要作用。由于精神疾病领域治疗范式的转变,心理治疗的优势进一步体现。在20世纪5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就在全世界积极倡导“精神科非住院化运动”(deinstitutionalization movement),主张精神病治疗不能只停留于住院治疗,而要让那些症状趋于稳定的患者离开医院,借助心理康复、社区服务等综合性的方式进行康复治疗。在预防层面上,心理健康教育、精神卫生保健中都广泛应用了心理治疗技术,让一般心理问题能够得到快速、专业的治疗,避免进一步造成精神损伤,甚至精神残疾。
1977年,西方学者恩格尔(George L.Engel)在《科学》(Science)上发表文章,提出医学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即“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他强调健康与疾病是没有清晰界限的,并终将不会有清晰的界限,它必然受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的影响,“生理-心理-社会”模式就是希望将三种思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好地为治疗实践服务。同时伴随着医学界、心理学界对疾病、健康认知的不断进步,精神疾病治疗范式逐步由以生理为主导的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的整合医学模式转变,综合生理、心理、社会的影响因素,注重三者的协同作用,在治疗层面上采取“生理-心理-社会”的治疗模式,能有效遏制单一疗法的弊端。在2012年美国精神病学大会上,美国著名精神病学家杰斯特(Dilip V.Jeste)在发表的演讲中指出:“将以聚焦心理健康的积极精神病学作为精神病学的新领域,临床工作不应该满足于治疗患者的心理疾病,也应注重提升他们整体的幸福感。”这一思路再次将“生理-心理-社会”模式进行拓宽,将精神病学的目标由治疗向预防、治疗、康复转变,将预防、治疗与康复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开发和利用心理治疗技术,将社区心理防御、替代医学等治疗方法融入治疗实践,是精神疾病治疗发展的可行路径。医学的最高信仰不仅是让患者远离疾病与痛苦,更是帮助他们实现追求美好生活的夙愿。
可见在异常心理应对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治疗范式下,在预防、治疗、康复的整体治疗框架下,心理治疗技术的使用范围覆盖治疗全程,单纯的心理治疗在预防与康复阶段扮演着最主要的治疗角色。在临床治疗中,对重性心理异常的治疗,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效果,要好于单纯的药物治疗,并且在效果上更加稳定,复发率更低。
在精神病学从传统医学范式转向“生理-心理-社会”范式,再到当下积极精神病学理念的兴起与发展这一过程中,心理治疗技术的覆盖面都在进一步扩大,因此对心理治疗技术进行理论与哲学基础的研究,提升心理治疗技术的理论内核、实践标准并给予操作性建议,既能推动心理治疗技术的内在发展,又能促进心理治疗技术的现实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