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场址的选择与布局
场址选择
肉牛场建设必须符合国家建设要求,也要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需求。选址要因地制宜,并根据生产需要和经营规模,对地势、地形、土质、水源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建设肉牛场既要本着土地使用效率高、有利于建设布局、便于污染防治的原则,又要本着有利于生产流转和防疫设施建设的原则来建设。具体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地势高燥
肉牛场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具有缓坡的北高南低,总体平坦的地方。地面坡度以 1 ~ 3 度较为理想,总坡度应向南倾斜,山区或丘陵地带应把牛场建设在山坡南面或东面。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场址应选择远离居民区和交通要道并且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群的下风向的地方。切不可建在低凹处、风口处,以免排水困难,汛期积水及冬季防寒困难。
(二)土质良好
土质以沙壤土为好,透水性强,雨水、尿液不易积聚,雨后没有硬结、有利于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与卫生干燥,有利于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三)水源充足
要有充足的合乎卫生要求的水源,保证生产生活及人畜饮水。引用水水质应符合GB5749 规定。水质良好,不含毒物,确保人畜安全和健康。
(四)电力充足
电力充足才能确保照明和饲料加工,电力条件应符合GBJ52 的要求。规模牛场电力负荷为 2 级,宜自备发电机组,以备突发情况发生。
(五)饲草饲料资源丰富
肉牛饲养所需的饲料特别是粗饲料需要量大,不宜运输。肉牛场应距秸秆、青贮和干草饲料资源较近,以保证草料供应,减少运费,降低成本。
(六)交通便利
架子牛和大批饲草饲料的购入,肥育牛以及粪肥的销售,运输量很大、来往频繁,这些对运输要求较高,有些运输则要求风雨无阻。因此,肉牛场应建在离公路或铁路较近的交通方便的地方。
(七)满足防疫要求
远离城镇居民区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要道、村镇工厂 500 米以外,一般交通道路 200 米以外;距离动物诊疗场所 200 米以外;与其他养殖小区之间距离不少于 500 米;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产品集贸市场 500 米以外;距离种畜禽场 1000 米以外;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 3000 米以外。还要避开对肉牛场污染的屠宰、加工和工矿企业,特别是化工类企业。符合兽医卫生和环境卫生的要求,周围无传染源。
(八)以下区域不得建场
水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严重区以及畜禽疫病常发区和山谷洼地等洪涝威胁地段。
规划与布局
(一)场区规划原则
建筑紧凑,在节约土地,满足当前生产需要的同时,要综合考虑到将来扩建和改造的可能性以及要利于环境保护。同时,也要根据主风向、地形、地势等因素确定。
(二)场区布局
按肉牛场的使用和管理功能,可将肉牛场布局划分为管理区、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及粪污处理区(图 1-1)。有单独的母牛舍、犊牛舍、育成牛舍、育肥牛舍,有运动场。各功能区既界限分明,又便于生产周转,符合防疫和防火要求。各功能区间距应不少于 50 米,并有防疫隔离带或围墙。
1.主风向
管理区与生活区分开,一般平行布局,位于主风向的上风处。如果不能平行,生活区位于管理区下风处。生产区位于管理区、生活区的下风处。隔离及粪污处理区位于最下风处(图 1-2)。
图 1-2 牛场场区布局示意图
2.地势
管理区和生活区位于牛场地势较高的地方,生产区地势略低于管理区和生活区,隔离及粪污处理区位于地势最低处。
3.牛场分区
(1)生活管理区。
管理区是整个肉牛场的管理部门,负责生产指挥、生产资料供给、产品销售、对外联系场所。靠近牛场大门,与生产区严格分开,保证 50 米以上。
生活区是肉牛场工作人员生活的场所。从管理与防疫方面考虑,应单独设置,距离生产区 100 米以上,若条件不具备,也可以与管理区合并。
(2)辅助生产区。
包括供水、供电、供热、维修、青贮窖、槽料库等设施,紧靠生产区布置。干草库、饲料库、饲料加工调制车间、青贮窖设在生产区边沿下风地势较高处,并临近生产区。
(3)生产区。
生产区是肉牛场的核心,包括牛舍、饲料储存和加工建筑、水电供应、青贮窖、设备库等。入口处应设置人员消毒室、更衣室及车辆消毒池。牛舍位于生产区中央,牛舍间距离不小于 20 米,便于防疫和防火。饲料青贮塔应建在牛舍附近,但又要有效的防止污水渗入草垛,应位于生产区的下风向50米以外,以利于防疫和防火。
(4)粪污处理、病畜隔离区。
隔离及粪污处理区是购入牛观察、患病牛、粪污存放等废弃物处理的场所,建在牛场的最下风口处位置,应远离地表水源,应距离生产区 200 米以上。
① 隔离舍
建在牛舍下风区,栓系饲养方式,可以按照牛场存栏规模的 5%建设。
② 兽医室
与病牛隔离舍紧邻,可以设有相应的化验室、药品室和处置室。
③ 粪污处理区
建有牛粪堆放区域和相应的处理设施,必须进行防雨、防渗处理,而且能满足存放至少三个月排放量的需要(图 1-3)。
图 1-3 肉牛场储粪棚
(5)其他。
牛场周围设防疫围墙,与牛舍的距离不小于 6 米,与其他建筑物的距离不小于 3.5 米。进出场区大门不少于 2 个,分别与净道和污道相连接。大门宽 6 ~ 8米,大门下方设长 6 ~ 8 米、深 0.3 米的车辆消毒池(图 1-4),大门一侧设置门卫室和消毒室,消毒室应安装喷雾消毒设施和紫外线消毒灯以及洗手池和足浴消毒设施。
图 1-4 肉牛场场区入口车辆消毒池
肉牛场分类
肉牛场可以按生产规模、生产特点以及饲养模式进行分类。
(一)按生产规模分类
1.规模化牛场
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中的规定,年出栏量为 100 头及以上即为肉牛养殖场。与之相对应的,少于 100 头的则划分为家庭牛场或散户养殖。肉牛养殖场具有一定程度的机械化、效率较高,规模效益、资本运行容易,但企业负担重,粪污处理与消纳压力大(图 1-5)。
2. 家庭牛场
家庭牛场相对存栏量小、人员少,我国肉牛养殖主体也是如此,出栏 50头以下的大约占81%。这类牛场效益好,资源就近配置,解决就业,但合作经营、订单生产模式与机制需要完善,机械化程度有待提高(图 1-6)。
图 1-5 黑龙江省某规模化牛场场区远景
图 1-6 黑龙江省某家庭牛场牛舍内部
(二)按生产特点分类
1.母牛场
目前我国规模化母牛场较少,家庭养殖较多,母牛饲养多集中在放牧区,规模化母牛场质量提升空间很大。
2. 育肥牛场
我国规模化育肥场较多(图 1-7)。
图 1-7 黑龙江省某安格斯育肥场牛舍内部
(三)按饲养模式分类
1.围栏饲养
一般大型育肥场和母牛场均可采用,在我国发展较快,比较节省投资,但冬季饲料消耗较高(图1-8)。
2. 舍饲
舍饲是我国牛场的主要形式,主要集中在农区及半农区(图 1-6,图 1-7,图 1-9)。
3. 放牧
放牧主要集中在草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其饲养成本低、养殖效益
图 1-8 围栏饲养,西门塔尔肉牛进食饲料
好,但易到受极端天气影响(图 1-10,图 1-11)。
图 1-9 舍饲,安格斯肉牛进食饲料
图 1-10 放牧(春夏季)
图 1-11 放牧(秋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