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我成了冤种义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0章 大唐的国计民生!

虽说有了张甲和王婆的帮忙,访查工作进行的很顺利。但青龙坊有两百多户,他忙活到黑天也只访查了五十户,连四分之一还没到呢。

第二天,李承乾直接发动摇人大法,将李泰、程处默、长孙冲等人都抓来当苦力。

六个人只用了不到半天时间,就将青龙坊两百三十八户全都访查一遍。

李承乾抱着厚厚的一摞表格走进杨凡书房。

“回禀先生,学生已经做完您布置的功课了,您该教我如何治理国家了吧?”

杨凡正在制作水力传动模型,听到这话指了指李承乾手上的表格道。

“治国之道就在这些表格里!”

“啊?”

“先生,您可别骗我,这东西是我领着三弟他们亲手做的,上边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靠着他们就能治国?”

杨凡听到这话,当即用手指指了指门外。

“先生是何意,难道是让学生滚吗?”

“去把其他人叫过来,我给你们讲课!”

“哦哦哦!”

李承乾登时放下表格,兴高采烈的找其他人过来听课。

杨凡的书房没有多余的家具,因此他们六个人一起挤进来就只能站着。

“学生见过先生……”

杨凡指了指桌子上的表格道。

“今天给你们讲讲大唐的国计民生!”

几人一听这话,一个个俱都竖起耳朵,脸上满怀期待之色。

一般来说,这种学问他们是没有资格听的,只有太子有专门的老师讲授。

现在杨凡对他们所有人敞开大门,这可是他们难得的造化。

“学生洗耳恭听!”

“其实大唐的国计民生很简单,无非就是士农工商兵而已。”

“唐泰,你脑子好使,马上把表格统计一下,算算青龙坊士农工商兵的占比,以及统计下人均收入,家庭平均收入,其他收入等等。”

“诺!”

李泰当即领着其他人一起做统计数据,李承乾等人帮着读数,李元方负责记录,李泰则用自己聪明的小脑袋瓜,飞快的计算着总数和平均数。

六个人一起努力,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将杨凡要的各项数据都弄好了。

“先生,这是您要的数据。”

杨凡指了指墙上的黑板道。

“将其贴在黑板上!”

“诺!”

杨凡见到数据贴到黑板上,当即从角落里拿起一根教鞭讲解道。

“通过这张统计数据得知,青龙坊人均年收入为三贯余四百三十文。”

“因为我们没有其他数据,只有青龙坊一个坊的数据,因此我们无法进行比较,也就无法得知青龙坊的人均年收入在整个大唐的水平。”

“但我们可以用人均年收入,减去温饱系数,得出人均可支配收入,以此判断青龙坊居民的收入算高还是低。”

“先生,温饱系数怎么算?”

“很简单,你去将忠叔叫过来,问问他就知道了。”

不多时,杨忠一脸懵逼的走进书房。

“少主,您叫老奴?”

“忠叔,你跟我们说说柴米油盐价格,我们做个统计。”

“哦哦……”

“现在粮价便宜,一斗米只要四文钱,但盐价很贵,一斗盐要三四百钱。好在盐用的省,一斗盐够三口之家用上小半年了。”

“至于油就算了吧,平头百姓家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几点荤腥,有哪个舍得吃油?”

“相对来说,平头百姓家最大的消耗还是柴,一担柴百十斤要四五十钱,但也只够三五日的用度。”

“一个月下来,光是烧柴钱都得大几百钱!”

“不过这是咱家,放在平常百姓家就省了,一担柴如果只是煮个粥啥的,能用上十天半月都不稀奇。”

“但即使如此,平头百姓也很少买柴,他们都是去城外捡田间地头的麦秆、杂草之类……”

杨忠说的都是再平常不过的百姓日常,可听在李承乾等人耳中则显得非常新奇。

他们甚至今天才知道,原来烧柴是要花钱的?

而且,老百姓最大的支持竟然不是粮食,而是食盐和柴炭……

因为有忠叔这个采购员,很快就计算出青龙坊百姓的人均温饱系数。

“先生,算出来了,青龙坊温饱系数是百分之七十七点三,然后再用人均年收入减去温饱系数,可得青龙坊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七百七十九钱!”

“七百七十九钱多不多?”

“这个……”

李泰听到杨凡这话登时懵了,因为他确实对钱没有概念,根本不知道这些钱都能干什么。

杨凡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起来。

“如果将这些钱折合成粮食,大约能买一百九十四斗,约等于两千斤左右。”

“一个成年男子,一年大约要消耗六七百斤粮食。”

“从粮价上看,青龙坊的百姓收入还是不错的,基本上达到了温饱水平,甚至还略有盈余。”

李承乾听到这话,脸上露出满足的微笑。

因为这是他们老李家的功绩,若是没有他父皇和皇祖两代人的努力,大唐哪来今天这般繁华盛景?

然而,杨凡接下来的话就让他笑不出了。

“但咱们还得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亩地能产多少粮食,一个成年男子一年到头能种多少亩地。”

“你们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李承乾等人闻言齐刷刷摇头,他们都是没种过地的人,哪知道种地方面的事?

最后还是杨忠这个苦命人承担了所有。

“少主,您就别为难他们了,他们都是贵人,哪知道平头百姓家的事?”

“一般上等田亩产能有两石,下等田能有一石就不错了。”

“一个壮劳力,一年到头都埋头干活的话,打理个三十亩地问题不大。但一般来说,很少能有那么多值得打理的地,很多百姓分到的地都不咋好,山地、旱地太多,并不一定全都用来种粮,有的地还得种桑、种麻啥的……”

“再扣掉赋税啥的,能剩下千八百斤也就是极限了,还得是年成特别好的年份……”

杨凡闻言率先鼓起掌来,其他人见状也跟着鼓掌。

因为他们今天收获了不一样的学问,是他们平时在书本上,在别的先生那里见不到的学问。

“多谢忠叔教诲!”

“学生们谢过忠叔爷教诲!”

杨忠啥时候享受过这等待遇啊,他只是说了一些寻常话,就能引得这些贵人这般抬举,着实让他有点手足无措了。

“少主,老奴可担不起……”

杨凡笑吟吟的道。

“您老担得起!”

“来来来,现在通过忠叔的讲解,咱们知道普通农人一年到头的结余是一千斤粮食,换算成铜钱就是四百钱。”

“由此是不是可以得出种地的收入远低于城里做工的收入?”

所有人异口同声的回答。

“是!”

杨凡闻言在黑板上敲了敲道。

“现在看着这些数据,你们能知道大唐的国计民生吗?”

所有人闻言若有所思的看着黑板,然后齐刷刷的摇摇头。

他们能看到黑板上的每一个数据,但却怎么也无法将其跟国计民生联系在一起,甚至想不出其背后有什么逻辑。

不过这并没有出乎杨凡所料,若是他们真能对着黑板侃侃而谈,他还真要自我怀疑一下,到底谁才是穿越者了。

“这就是我今天要给你们讲的课,教你们如何通过这些数据知道国家的经济是否出现问题,政治是否稳定,市场是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