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化者vs满足者
20世纪50年代,后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决定着手研究人们是如何做出决策的。当时经济繁荣发展,有大量商品供消费者选择。西蒙发现人可以被分成两类:最大化者和满足者。最大化者极其挑剔,他们只对最好的东西感到满意。
我还是拿买牛仔裤来举例。最大化者可能会在商场里一家家地逛,把所有符合标准的牛仔裤都当备选,但他们不会马上购买,而是把心仪的款式藏在货架的最底层,以免被其他消费者买走。随后,他们可能会把商场里所有的店都逛一遍,甚至还会同一家店逛两次,看看是否还有漏掉的款式。在考察完所有选项前,他们不会买任何东西。追求完美固然是好事,但最大化者总是心存疑虑,即便已经将很满意的东西带回家,他们仍会忍不住纠结:“也许我应该再多逛几家店,这样才能货比三家”或“如果我去大一点的商场,会不会找到更满意的牛仔裤”。
如果说在20世纪50年代做最大化者是自我折磨,那么当下网上海量的选择让最大化者的日子更不好过。在电商繁荣发展的今天,最大化者在网上会面对更多选择和更多卖家。购物会让最大化者感觉有压力,但他们始终认为不完美的东西入不了自己的法眼。与他们恰恰相反的是满足者。一个满足者如果在第一家商店找到了一条不错的牛仔裤,虽然他也会综合考虑款式、质量和价格,但他会果断地做出选择。如果这条牛仔裤满足他的标准,他会立刻买下,购物就此结束。虽然其他店家可能会有性价比更高的牛仔裤,但满足者基本不会费工夫去搜寻,因为满足者追求的是优秀,而不是完美。
我想用自己的真实经历来说明最大化者和满足者之间的区别。几年前,我和一个朋友去大加纳利岛度假。那里的旅游旺季是冬天,可我们偏偏选择了夏天。岛上的游客寥寥无几,居住地附近的酒吧也空无一人。可朋友坚持认为在岛上可以找到更热闹、更好玩的地方。一天傍晚,我们结束了海滩游玩,朋友非要徒步穿越高耸连绵的沙丘,去岛的另一边看看。我们忍着炎热和口渴,终于找到了一个酒吧。走进这家游客必打卡的酒吧,我们只看见几个客人零星地坐在店里。朋友畅饮了一杯饮料后,马上又想去其他地方。我则想留在那里,欣赏壮观的沙丘景色,好好休息一下。虽然它不是岛上最好的酒吧,但我觉得足够好了。我真不明白是什么力量让我的朋友又去了另一家酒吧。他解释道:“如果旅行结束后有人跟你说,‘你去过某某酒吧吗,那是个很不错的地方,能遇见许多美女’,而你错过了,会感觉很丢脸。”显然,我是一个满足者(接受我们在淡季来旅游,并对行程很满意),而我的朋友是最大化者(追求极致的体验)。那么哪一个更好呢?如果赫伯特·西蒙在大加纳利岛无意中听到了我们的谈话,他有可能站在我这边,而不是站在我朋友那边,因为他认为选择所涉及的时间、金钱、精力、情绪都需要考虑在内。这一点非常适用于我们在岛上找酒吧的例子。在那一刻,满足才是最佳决策。然而,如果没有朋友的鼓动,我就不可能在逛完海滩后还去酒吧喝上一杯,也没有机会看到沙丘吞没落日的壮观景色,更无法领略岛上的旖旎风光。我们再回头看看艾伦和单身酒吧的例子。很显然,艾伦也是一个满足者。他回忆说:“如果我在酒吧打烊前去搭讪我一直关注的女孩,即使她算不上女神级别,我也会很喜欢她。我们之间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并且很合得来。如此一来,我就不会认为这么做是退而求其次。”施瓦茨教授应该也是个满足者,他从来没有因为只试穿了一种款式的牛仔裤而感到自己被商家欺骗。然而,这件事让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从前的购物方式。经过一番深入的研究,他在书中给出结论:选择的泛滥正在让更多人变成最大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