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万水 :《道德经》的启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一登龙门,信心百倍

上周末去昆明,参加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的学术日活动,做了一个以“品牌与人生之道”为主题的讲座,介绍我的品牌阴阳论。其间谈到我对追求卓越的一些观点,包括与学生通过游学“登山观海”,引起师生们的共鸣。

游学胜读万卷书。所谓“登山观海”,是登“书山”,观“学海”。三十多年前,我“高飞远走”,跨越“千山万水”,前往美国留学,由此改变了一生。从此,我对“游”+“学”与“山”+“海”情有独钟。三年前,我曾汇集一百多位同事、学生以及我自己在“山”“海”之间跋涉求索的感悟,编写成一本书——《登山观海:146名管理学研究者的求索心路》。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学术日结束时,邀请我来参加活动的聂元昆教授提议,在我第二天下午返回香港之前,“游西山龙门风景区,以体验登山观海之境界”。

看聂老师的名字,就知道他是地地道道的昆明人。他说,当地流传着一种“一登龙门,身价百倍”的说法。至于为何“一登龙门”便“身价百倍”,他没有细说,我却充满期待。

昆明是云南省省会,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海拔1900米左右,南濒滇池,三面环山,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素有“春城”之美称。西山森林公园在滇池西岸,是昆明著名的风景区,其最高峰海拔2500米左右。龙门是西山众多名胜之首,建在悬崖峭壁上。

翌日,天气晴朗,气温适中。聂老师、他的学生小赵与我三人,一早就兴致勃勃地前往龙门。

抵达景区,一眼就看到大门外的“苍崖万丈”四个大字(见本书彩插图片3)。“苍崖”+“万丈”,正中下怀。

书山有路勤为径。进了门,我们先是奋力上了几十级很陡的石梯,然后沿着依山而建的栈道与隧道前行,有些路段是在危奇险峻的石岩上雕琢出来的,沿路不断有建筑物,据说有九层十一阁。

我们看到了许多石刻。一个石牌坊上刻着的“妙有真境”,发人深省。无论做哪一行的学问,皆需奇思妙想,而“妙”中“真境”,不恰恰是我们“追”与“求”的吗?我们拍手叫好,驻足拍照。

拍照之后,我们决定按这个“指示”,“寻”与“找”学问之“妙”。

不久之后,我们看到了刻在大石上的“别有洞天”与“引人入胜”。做学问,“勤”在“径”上,可以“别有洞天”。“别有洞天”了,才“引人入胜”,才“妙”!

再往上攀登,看到许多游客在“一登龙门,身价百倍”的石刻旁拍照。这八个字或许是提醒登山者,还要继续“勤”“攀”,因为拍照的背景是更高处的龙门石坊,“龙门”二字遥遥可见(见本书封面图片)。

穿过隧道,拾级而上,我们终于见到了龙门风景区的标志性建筑——龙门。入口处的石坊上刻着金色的“龙门”二字,还刻有俗称“元宝”的龙珠,紧挨着石坊的是石栏围护的半月形平台(见本书彩插图片4)。不断有游客蜂拥而入,找好位置照相,还摸元宝,希望讨个好彩头。巴掌大的平台,被挤得水泄不通。

这时,我们注意到,正对着石栏的石窟顶端刻有“达天阁”三字,阁里立着魁星。在道教信仰里,魁星被认为是主宰文运之神。原来,石窟里的造像体现的是古代科举制度“一登龙门,身价百倍”的思想。登龙门,得文运,达天庭?这就是龙门“真境”?

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意犹未尽,由月台左边的石洞穿过去,再沿台阶而上,到了天台。上迎清风,下临绝壁,举目眺望,八百里滇池美景尽收眼底。云南人将“湖”称为“海”,海天之间,烟波浩渺,沃野平畴,如诗如画。登高望远,登高为动,要吃苦,望远为静,是精神。有吃苦精神,才能抵真境!

再往上是回峰台。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看了一眼,便开始下山,一路回味无穷。聂老师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保持超越,才是卓越。”小赵说:“学无止境,继续努力。”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学问人生,奥妙、深远,登山观海,可以入门。

一登龙门,信心百倍!

2019年6月6日

特别感谢:聂元昆,赵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