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预警情报
1.军事情报
《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中对军事情报的定义是,为保障军事斗争需要而搜集的敌对国家、集团和战区的有关情况以及对其研究判断的成果。它是制定战略方针、国防政策和各级指挥员定下决心、指挥作战的重要依据。在这个定义中包含了目的、范围、内容和任务四个要素。军事情报在目的上是保障军事斗争的需要;在范围上是敌对国家、集团和战区;在内容上是有关情况及对其研究判断的成果;在任务上是制定战略方针、国防政策和各级指挥员定下决心、指挥作战的重要依据。
这一定义是比较科学的,但在范围上还不够全面,除“敌对国家、集团和战区”外,中立国家、友邻国家、友好国家乃至盟国盟军的有关情况亦在搜集范围之内。因为无论是“制定战略方针、国防政策”,还是“各级指挥员定下决心、指挥作战”,除敌情外,全面了解其他有关国家的态度和情况都是必要的和重要的。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把“军事情报”定义为,为保障军事斗争的需要而搜集的有关国家和地区的与军事相关的情况,以及对其研究判断的成果,是制定战略方针、国防政策和各级指挥员定下决心、指挥作战的重要依据。
2.预警情报定义
预警之说自古就有,在我国古代,各诸侯国就普遍建有烽火台,使用狼烟来对边关战事进行早期报警。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预警对象的不断变化,预警手段不断更新,预警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美军军语及相关术语辞典》[1]认为,预警(Early Warning)是指对不明武器或武器运载工具的发射或接近做出早期报告。由此可见,预警对象主要是来袭的武器;预警目的是对来袭行动进行早期警报,为己方实施抗击、反击或防护行动提供足够的准备时间。
目前,理论界对“预警”概念基本达成共识。预警即预警探测(或预警监视),是指利用探测、监视和通信技术手段,搜索、发现、识别、跟踪和监视空、天、地(海)等来袭或威胁目标,以便指挥机构全面掌握战场态势信息,为己方及时、有效地实施抗击、反击或防护行动提供预先情报的活动。可见,预警对象主要是来袭或威胁目标;预警目的是提供威胁目标的预先情报,为己方有效应对威胁目标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和情报保障。
预警情报是军事情报的一个种类,属于军事领域用于预先警告的情报。预警情报可定义为,为保障有效应对敌方威胁目标的需要而搜集的敌对国家、集团和战区有关的陆、海、空、天目标的状态,以及对其研究判断形成的目标综合态势,是各级指挥员定下决心,以及指挥实施抗击、反击或防护作战行动的重要依据。如果“情报”可以简称为敌方情况的报告,那么“预警情报”可以简称为对敌方发起威胁行动情况的预先报告。预警探测和情报侦察是获取预警情报的主要手段。
3.预警情报分类
预警情报的分类有多个维度,包括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威胁等级维度、情报手段维度等。不同维度的分类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按照时间维度,预警情报可分为早期预警情报、临战预警情报和预警监视情报。早期预警情报和临战预警情报是指在敌方还没有实施威胁行动之前,己方通过各种情报侦察手段获取敌方即将进行威胁行动的行动计划或意向等情报;预警监视情报是指通过各种预警探测手段连续、不间断监视敌方威胁目标的实时动向而获取的情报,或者监视敌方威胁目标必须经过的区域而获取的威胁或潜在威胁目标的情报。
按照空间维度,即依据预警对象所处的空间位置,预警情报可分为防空预警情报、反导预警情报、空间目标监视情报和对地(海)监视情报。
按照威胁等级维度,预警情报可分为战略预警情报和战役战术预警情报。战略预警情报的主要对象是战略性来袭或威胁目标,如战略轰炸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等。战役战术预警情报的主要对象是战役战术性来袭或威胁目标,如作战飞机、海上舰船等。按照平台,预警可分为地(海)基预警、空中预警、临近空间预警和天基预警。
按照情报手段维度,预警情报可分为人力情报和技术情报。人力情报可进一步分为谍报侦察情报和武官侦察情报;技术情报可分为雷达情报、声呐情报、光电情报、技术侦察(简称技侦)情报、电子对抗(简称电抗)情报、网络情报等。
本书中预警情报主要是指利用雷达探测手段对来自空天领域的目标进行早期预警、临战预警和监视预警的情报。从情报手段维度来看,预警情报主要是指技术情报中的雷达情报、技术侦察情报、电子对抗情报等;从情报的空间维度来看,预警情报主要是指防空预警情报和反导预警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