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关于国有经济是否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研究进展、论争与评述

一、否定国有经济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主要观点

高尚全通过否定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来否定国有经济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高尚全发表文章“建议”把公有制为主体,改为“公有制为主导”,并认为“党的执政基础不是国有经济,而是三个‘民’:民心、民生、民意”[44]。2012年12月16日,高尚全在《深圳特区报》上撰文回忆说,他2003年4月23日在参加《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文件起草小组全体会议上发言时指出,如果将国有经济定位为党的执政基础,有四种现象就不好解释:第一,苏联垮台时,国有经济一统天下,它为什么就没有支撑苏联共产党继续执政、社会主义制度持续下去?第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比重都比较高,基本上在30%~35%,也没有人说它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第三,浙江的国有经济投资很少,但恰恰是经济发展比较快,人民较富裕,社会较稳定。第四,越南的国有经济比重比我国低得多,但没有人说越南不是社会主义。并且指出,改革攻坚,必须坚持“三个不动摇”,即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坚持国有经济正确定位不动摇、坚持打破行政垄断不动摇。强调打破国企垄断,提出推进垄断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垄断行业参与竞争。[45]张维迎认为,“国有企业与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没有关系的。中国的民营企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就这么简单。国有企业与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没有关系。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根本的改善,这点必须认识到”。[46]

二、坚持国有经济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主要观点

针对党的执政基础不是国有经济的观点,著名老一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卫兴华发表了《为什么说公有制是共产党执政的基础?》的专题文章。[47]他是分三个层次来回答公有制是共产党执政的基础这个问题的。第一,要弄清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其目的是什么。他通过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邓小平的回答后认为,共产党人之所以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其根本目的是要让广大劳动人民从剥削奴役制度下解放出来,过“最美好最幸福”、共同富裕的生活。第二,让广大劳动人民过“最美好最幸福”、共同富裕的生活,要求建立国有经济。他分析道,“共同富裕,要有物质条件做基础,这就要求通过快速发展生产力,创造出不断增多的社会财富。共同富裕,还要有经济制度的保证。任何新的社会制度都会起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作用,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奴隶制度、封建制度特别是资本主义制度,无论生产力怎么发展,都不可能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意味着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这就要求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家机构存在的条件下,由劳动人民掌握的国家代表全民占有生产资料,这就是国有经济”。“社会主义实践证明,生产力还没有获得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还需要存在公有制的不同形式,主要是以国家所有制为代表的全民所有制和归部分劳动群众所有的集体所有制。公有制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是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的制度保证,也是快速发展生产力的社会条件”。第三,只有坚持包括国有经济在内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代表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掌握国家政权。“共产党是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掌握国家政权的。其执政的经济基础,只能是搞好搞活和发展壮大以国有经济为核心的公有制经济”。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确保执政为民。只有执政为民、为广大人民谋福利,实行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制度,共产党才能获得人民的拥护。如果失去以国有经济为核心的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也就失去了共产党执政的基础和手段。如果社会主义公有制蜕变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基础变了,上层建筑也会跟着变。苏联、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行私有化的“改革”过程中,共产党被解散或失去了其执政地位就是前车之鉴。卫兴华在另一篇文章中,对高尚全的“四种现象不好解释”进行了逐一批驳,指出其用以否定国有经济重要地位和性质的四条理由,都是没有根据的。[48]

针对党的执政基础不是国有经济的观点,何干强也发表长文进行批驳。[49]其核心观点是:①如果把公有制为主体改掉了,其发展的结果就是非公有制为主体,在非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中,要想确保公有制为主导或国有经济为主导,无疑成了空中楼阁。“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这除了国有经济本身是代表劳动人民为主的人民整体利益的经济,除了它在人才、科技、设备的质上优于其他所有制经济,除了它必须控制自然资源产业部门、国家安全产业部门、重要基础设施、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部门等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经济部门,因而本身能在经济中起先进带动和支撑调节作用之外,还绝对不能离开它和集体经济共同构成的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数量优势的主体地位”。②如果国有经济不是党的执政基础成立,其发展的结果是刨掉共产党的执政根基,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质。政党存在于阶级社会,政党是代表阶级利益的政治组织或集团,任何政党都必然有赖以生存和依靠的阶级力量。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国家将消亡,政党也就不再存在。而在当今时代,仍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或斗争,也就必然存在政党和不同政党之间的矛盾或斗争。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具有这样性质和发挥这样作用的先锋队的阶级基础只能是由先进的大工业生产方式培育的工人阶级,其执政必需的广泛统一战线只能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这些都决定了党的执政基础只能是以国有经济为核心的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坚持这种基础不动摇,才有可能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才能始终坚持党的优良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才能真正坚持党的正确领导。③“民心、民生、民意”具有极大的虚伪性,如果公有制不占主体地位,那么与公有制经济对立的“民”不可能是广大劳动人民。既然要以私有制为主体,显然他讲的“民”就主要是私营、外资老板及其代言人。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他们的“民心、民生、民意”可以与劳动人民的利益存在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但是,由私营、外资经济存在剥削关系这种本质所决定,他们的根本利益与广大劳动人民有对立性甚至对抗性,他们一旦掌控“话语权、监督权”,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必将失去自己的话语权和合法性,失去执政的权力。因此,用所谓“民心、民生、民意”来替代公有制经济作为共产党的执政基础,这无异于对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釜底抽薪。

实际上,关于国有经济究竟是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有明确的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8月18日上午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们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必须搞好。”[50]这指明了国有经济是共产党执政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基础,而且是基础中的支柱。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领导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要有效运行,也必须掌握一定的经济和物质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的国有经济,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础。我国国有经济的发展,不仅对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没有以国有经济为核心的公有制经济,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就没有我们共产党执政以及整个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物质手段。我们这么重视搞好国有企业,就是要保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就是要不断巩固和加强我们党执政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

三、对国有经济是否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论争的述评

我们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政党,个别学者否定国有经济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观点是错误的。错误的根源在于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的宗旨完全不同。西方政党理论认为,一个社会由不同的利益集团组成,各个利益集团都应该有自己的代表,为了更好代表或确保本集团利益需要成立政党。可见,在阶级社会中,任何政党都是代表阶级利益的政治组织或集团,都有赖以生存和依靠的阶级力量。总体上,资本主义政党是代表资本家阶级利益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政党代表的是不同资本家阶级集团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不同,代表的不是少数人的利益,或是某一个群体的利益,是代表整个国家和全体人民整体利益的政党(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无利益的党)。代表劳动人民利益,就是让广大劳动人民过最美好最幸福、共同富裕的生活,其需要有经济制度的保证。纵观国内外经济发展史,任何新的社会制度诞生之初都会起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作用,但无论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无论生产力怎么发展,都不可能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意味着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这就要求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家机构存在的条件下,由劳动人民掌握的国家代表全民占有生产资料,这就是国有经济。可见,共产党是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掌握国家政权的。其执政的经济基础,只能是搞好搞活和发展壮大以国有经济为核心的公有制经济。只有执政为民、为广大人民谋福利,实行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制度,共产党才能获得人民的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