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10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经济飞速发展,城市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中国慢性病年轻化、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同时受新冠病毒感染的影响,人们在关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对自身的健康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人民对疾病的自我防护意识、健康风险的保障意识快速提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明确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据此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中国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同时医疗费用支出的总量和其在GDP中的占比也在不断增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对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保险业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13年以后,国家接连出台鼓励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相关文件,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各类政策文件,鼓励保险公司丰富健康保险产品、开发与健康管理服务相关的健康保险产品。保险公司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的号召,积极探索创新“保险+健康管理”的模式,将事前管理与事后保障相结合。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印发的《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至2025年中国健康保险市场规模力争超过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超18%。商业健康保险年保费收入预计仍有超过1万亿元的增量市场,预计2030年将占据33%的寿险市场。健康险市场成为保险公司“兵家必争之地”。近年来,保险公司结合国情,借鉴国外经验,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探索创新“保险+健康管理”模式,大多数以“保险+医疗+科技+药”全产业链布局大健康产业,围绕客户全生命周期,构建健康生态闭环。
在这种背景下,“保险+健康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也日益丰富起来。本书深入研究健康险与健康管理服务的融合发展,借鉴国际上凯撒医疗、联合健康等企业关于“保险+健康管理”模式构建的经验,将保险公司由单一的经济支付角色,转为“持续管理+保障”健康管理者角色。本书从保险产品、业务实践分析方面入手,深入分析现阶段中国大型保险公司及银行系保险公司布局健康生态的模式。
从产业融合角度看,保险公司大多通过自建、共建、战略合作模式布局健康生态圈,其中自建、共建模式投入高,回报尚缺乏数据支撑,保险公司应结合自身战略规划和经营状况,理性选择布局模式及方向。从经济效益和模式选择方面看,保险业构建大健康生态推动保险经营从传统的资金赔付角色,转变为风险保障和医疗健康服务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从战略层面考虑,基于产品策略、健康管理服务策略、人力资源策略、保障措施等经营战略,保险公司围绕客户全生命周期,上游做好健康预防,中游做大保险支付,下游布局医疗服务,积累健康数据,反哺产品开发和风险管控,推动保险业产业升级,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
目前,保险业构建健康生态圈是破解健康险困局的重要手段。深化保险业供给侧改革,在健康险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盈利空间被挤压的行业困境中,降本控费、增加盈利点和扩展获客通道是保险公司发展和经营健康险的关键,通过资本投入打通健康产业链,将保险产品与健康医疗服务相结合,满足客户全方位的医疗健康需求,成为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保险公司积极布局健康产业的深层原因。保险公司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一方面,能够增强客户黏性,不断加强保险公司与客户之间的互动,实现老客户加保;另一方面,通过健康管理让保险提前进入客户的疾病治疗,达到降本控费的目的。
本书尝试探讨国际上保险业参与健康生态的发展模式及在中国保险业落地实施的可能性,既对过往探索模式进行了总结,也对健康保险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本书编委会
202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