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广传(桐乡历史文化丛书·第五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辅姓渊源久

姓氏,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辅,是一个稀姓,但重量级的人物却不少,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宋朝的辅广,朱熹门人,开宗立派,著作等身,后又获得从祀孔庙的殊荣;辅广之父辅逵,虽是一介武夫,却官至泰州知州。

辅姓,一般认为起源于春秋战国之际晋国的知(“知”同“智”,《资治通鉴》作“智”)姓。知氏,晋国六卿之一,得姓始祖为晋国上卿知庄子。春秋初,晋国相国荀息之孙荀首(又称知首、智首,谥号“庄”),食采于知邑,官至中军佐,史称知庄子,其后别为知氏。知氏世代为卿,六世即知宣子知申(又作荀申),七世知襄子知瑶(前506—前453,又称荀瑶、智伯,谥号“襄”),先后担任正卿。据《国语·晋语》记载:

知宣子将以瑶为后,知果曰:“不如宵也。”宣子曰:“宵也狠。”对曰:“宵之狠在面,瑶之狠在心。心狠败国,面狠不害,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惠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知宗必灭。”弗听。知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及知氏之亡,唯辅果在。

这段题为《知果论知瑶必灭族》,大致意思是说,晋国的知宣子准备把自己晋国上卿的位置传给知瑶,但知果认为,知瑶这个人品德极差,他做了卿,将来可能有灭族的危险,不如传给知宵比较稳妥。可惜知宣子没有听从。于是知果为了规避风险,就到太史那里重新登记,另立宗庙,把自己的姓氏由“知”改成了“辅”,从此,“知果”就成了“辅果”。

果然,公元前453年,晋国的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联手杀了知襄子,并将知襄子的头颅漆为酒器,还将知氏一门灭族。知果因为事先改了姓氏,躲过一劫。这就是诸葛亮说的“昔辅果绝亲于智氏,而蒙全宗之福”,成为中国历史上审时度势、知几其神的常用典故。与辅果相反,则有豫让复仇一事。豫让不忘知襄子国士之遇,曾多次刺杀赵襄子,甚至不惜漆身吞炭,最后失败自杀,这就是千古传颂的“士为知己者死”,还被司马迁写入《史记·刺客列传》。

《国语》的这个故事,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时候,放在了最前面,作为“三家分晋”的前奏,过去的读书人,大概都是熟悉的。据元初学者胡三省的推测,知文子传位给知襄子,大概发生在公元前496年至前472年之间,这是可信的。准此,则知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这个事件,应该也发生在这个时期。换句话说,辅氏虽然是一个稀姓,但其产生的年代,却大致可以考证出来,也即在公元前496年至前472年这二十四年之间。

知果为什么要别族,而改为辅氏?这跟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因为灭族是春秋战国常见的政治现象。不说其他国家,单说晋国,在知果之前,就发生过很多灭族事件,最著名的就是赵氏孤儿案,要不是赵武(前589—前541)被保护了下来,晋国的赵氏从此也就消失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了,后来的“三家分晋”也就无从谈起。在如此残酷血腥的政治背景之下,知果的别族,既是先见之明,亦是无奈之举。

知果别族,从常理来讲,可选择的空间特别大,他为什么不改其他姓氏,而偏偏改作辅氏呢?这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从《左传》中找寻到的一些蛛丝马迹,也许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左传》记载了晋国、秦国之间一场著名的战争,叫“辅氏之战”,发生在公元前594年,比辅姓产生的年代早一百多年。辅氏,是一个地名,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东,靠近黄河,当时是晋国的领土,辅氏之战的具体情况,因非本文主题所关,这里就不介绍了。

辅氏之战,对于研究辅姓的来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我们知道,《左传》中凡是带“氏”字的地名,都是古国名的遗存,可见辅氏这个地方,本是一个国家,但至少在公元前594年以前,辅国已经被晋国灭了,成为晋国的土地。到春秋末期的时候,辅氏这块土地,最有可能已经在知氏家族的封地之内。

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倒过来推测一下。首先,知氏家族的封地,政治核心在“知邑”,也就是今山西省永济市的西北,与辅氏所在的陕西省大荔县隔黄河相望,直线距离不远。其次,知果为什么不改其他姓氏,而偏偏别族为辅氏,已足以说明辅氏乃是知氏家族封地的一部分了,以采邑为氏族,是当时人的一个习惯,《元和姓纂》与《通志·氏族略》等古籍中有大量的记载。

既然辅氏是被晋朝所灭的一个古国,那么,按照当时人以国为氏的强大传统,在公元前594年以前,晋国的土地上应该早已有“辅”这个姓氏了,可惜时代太过久远,没有被历史记录下来。因此,从以上的分析可见,辅氏的来源,至少有两大系统,一支来自古辅国,一支来自辅果。因为辅果的影响大,后来的姓氏书上,说到辅姓的起源,就只写了他这一支。

辅氏的早期分布,因为起源于晋国,大多在今陕西、山西一带,唐朝人林宝的《元和姓纂》说“河东有此姓”,河东即今天的山西省。据此可见,唐朝时候,山西是辅姓的一个聚居区。《元和姓纂》记载,当时把辅姓的郡望写作“襄阳”,可见至少在六朝至隋唐时期,襄阳有辅姓分布,并且是一个地方望族,这跟三国时代蜀国大将辅元弼有关,一个名人的背后,必然隐藏着一个大家族。

辅,不仅是桐乡的稀姓,放眼全国,人口数量也不多,据最近的人口普查统计,有一千多人。但历史上辅姓颇有著名人物,这里谈一谈在辅广之前的辅姓名人。

唐朝的《元和姓纂》里,记录了十六国时期姚秦(384—417)的始平太守辅光与东乡侯辅鉴,一个做到太守,一个封侯,地位着实不低,可惜他们的生平却很难考证。

在这两位之前,三国时期的蜀国,出了一位著名的将军,叫辅匡,字元弼,他同时期的杨戏(?—261)写有《季汉辅臣赞》,从刘备、诸葛亮写起,一直写到郝普、潘濬,一共五十四个人物,其中就有辅匡,可见他在蜀国的影响是不小的。

《三国志》中有一个辅匡的简传,这里录下:

辅元弼,名匡,襄阳人也。随先主入蜀,益州既定,为巴郡太守。建兴中,徙镇南,为右将军,封中乡侯。

《三国志》的人物传,大多简略,但从这段话中,我们也可以晓得,辅匡是先主刘备(161—223)入定巴蜀之前的老部下,可谓蜀汉早期的班底成员,他后来在后主刘禅(207—271)建兴年间(223—237)做到了镇南右将军,封中乡侯,地位非常高。因此《元和姓纂》记载辅姓的郡望,用的就是“襄阳”,襄阳是辅匡的籍贯。蜀汉杨戏《季汉辅臣赞》对辅匡有一个评价:“镇南粗强。”粗强,就是相当厉害的意思。杨戏是一个不轻许可的人,这个评价,已经非常高了。

在辅匡之后、辅广之前,最有名的人物,当数隋末唐初的辅公祏与辅超。辅超(928—1004),忻州秀容人,家世业农,勇悍有力,应募入军籍,五代时晋、汉、周都立有战功,后随宋太祖征淮南,定滁、泗,破淮阴,下扬州,以战功任日骑副兵马使、内直都知。宋太宗即位,任马军都军头、马步军副都军头、德州刺史、莱州团练使等。

辅公祏(约584—624),齐州临济(今山东章丘)人。《隋唐演义》里就说到他,新、旧《唐书》亦都列有辅公祏的传,因此,辅公祏这个人物,在中国古代,从士大夫到民间社会,影响都很大。

辅公祏早年为生活所迫,与杜伏威(584—624)一起为盗,两人于是结拜为兄弟,起初关系特别好,大抵如秦末的张耳(?—前202)、陈馀(?—前204),为刎颈之交。辅公祏年长于杜伏威,但他甘居其下,因为两人配合得法,后来势力逐渐壮大,一路南下,从山东打到江淮,所向无敌,一下子就成了江淮霸主。杜伏威、辅公祏与一般的流寇不同,他们很有政治远见,在自己的“根据地”内,倚重士大夫,轻徭薄赋,大力惩治贪污腐败,很得民心。他们的势力范围,在鼎盛时期,尽有江东、淮南之地,成为隋末农民大起义中的一方领袖,能跟他们相比的,也只有河北的窦建德、河南的李密等寥寥数人而已。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两人归顺唐朝,杜伏威被封为吴王,辅公祏被封为舒国公。武德五年(622),杜伏威到长安朝见唐高祖,命辅公祏留守在“根据地”,还命其养子王雄诞(?—623)领兵,作为副手。这个时候,唐朝建立不久,各地割据势力还很多,中国历史的走向并不明朗,故鹿死谁手还不一定。武德六年(623)八月,辅公祏趁机在南朝陈国的旧都金陵(今南京)称帝,国号宋,起兵反唐。次年三月,唐高祖的堂侄赵郡王李孝恭(591—640)率军一举平定江南,辅公祏也被杀于丹阳。同年,杜伏威也暴卒于长安。至于辅公祏的功过,那是历史学家的事,这里就不赘述了,姑且抄录一段《旧唐书》辅公祏传的记载:

武德五年,伏威将入朝,留公祏居守,复令雄诞典兵以副公祏,阴谓曰:“吾入京,若不失职,无令公祏为变。”其后左游仙乃说公祏,令反。会雄诞属疾于家,公祏夺其兵,诈言伏威不得还江南,贻书令其起兵。因僭即伪位,自称宋国,于陈故都筑宫以居焉。署置百官,以左游仙为兵部尚书、东南道大使、越州总管。大修兵甲,转漕粮馈。……高祖命赵郡王孝恭率诸将奋击,大破之。绍宗、正通以五骑奔于丹阳。公祏惧而遁走,欲就左游仙于会稽,至武康,为野人所执,送于丹阳,孝恭斩之,传首京师。

另外值得补充的是,《旧唐书》萧铣(583—621)等人的传后之“史臣曰”中的七个字:“辅公祏窃兵为叛。”辅公祏与杜伏威在山东起兵,一直到被唐朝平定,一共十三年。辅公祏做皇帝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七个月,但无论如何,他是辅姓历史上唯一称帝的人。

接下来,谈一谈辅广的父亲辅逵,辅氏南迁崇德的第一世祖。

辅逵,字彦达,他是南宋初年的将领。很奇怪,在辅广以前,凡是为历史记载的辅姓名人,大多偏于武的一面,很少有文化上的名人,不知道这算不算家族的一大基因。

在传统社会,名字是一个人身份信息的重要线索,我们看辅逵有名有字,想来他的出身不会很差。而前面提到的辅公祏、杜伏威,他们都出身贫苦,只有名,没有表字。

辅逵祖上的情况,没有文献记载,无从考证。关于他的籍贯,黄宗羲(1610—1695)《梨洲文钞》之《辅潜庵传》中说“赵州庆源人也”。其实这是不准确的,我们看《宋史》《金史》的《地理志》就可以晓得,赵州(今河北赵县)与庆源府是同一个地方,并不是隶属关系,只是先后称谓不同。赵州,原作殷州,北齐天保二年(551),因避太子殷之名讳,改为赵州。隋朝改为赵郡,唐又改为赵州。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改为庆源府。金灭宋后,庆源府又改为赵州,时在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二十二年后,赵州又改为“沃州”,直到元朝,才又恢复为“赵州”。因此,“庆源府”这个建置,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年时间。黄宗羲说辅逵的籍贯是“赵州庆源”,当是对历史地理的一个误会,后世的史志大多沿用黄宗羲之说,以讹传讹,故有必要说明一下。

辅逵出生的具体年月,现在已不能考知,但宋靖康二年即金天会五年(1127),金国大将斜卯阿里(1080—1157)攻陷庆源府,当时的辅逵正是庆源府的军官,他与韩京带了一百多士兵,九死一生逃出府城,归附韩世忠(1090—1151)部队,韩京后来成为岳飞(1103—1142)部将。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大致可以推测辅逵的年龄,靖康二年(1127)他已经是军官了,假定当年他二十岁左右,当无问题,则他出生的时间,应该在北宋大观元年(1107)前后,或者更早。

《辅潜庵传》又说辅逵:“南渡后隶杨和王沂中麾下,累立战功。”杨和王,即杨沂中(1102—1166),深得宋高宗(赵构,1107—1187,1127—1162在位)器重,绍兴十二年(1142)赐名杨存中,死后追封“和王”,谥号“武恭”,南宋初年的一代名将,《宋史》有传。但《辅潜庵传》说辅逵南渡后隶属杨存中,其实含糊其词,并不准确。考诸《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以及《宋史》等文献,靖康二年(1127),辅逵从庆源府逃出以后,最早隶属的是韩世忠,担任押火,前后一年有余。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正月二十七日,韩世忠兵溃沭阳,弃军逃到盐城,没来得及撤离的部队,一时群龙无首,乱象纷呈。辅逵无所隶属,带领散兵游勇在涟水一带打家劫舍,成了一支非官非匪的地方武装。《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说:

自此辅逵聚众于涟水,李在据高邮,皆世忠之兵也。……沭阳之溃,逵聚卒得数百人,扰于淮河之南北,及是至楚州城下,渐有众数千,当时淮南号为悍贼。

建炎三年(1129)五月,宋高宗任命御营使司前军统制王燮为淮南招抚使,前往招抚流寇。同年闰八月,辅逵归顺王燮,从此隶属王燮,一直到绍兴五年(1135)闰二月,王燮被解除兵权,辅逵再次成为韩世忠的部下。统计一下,辅逵在王燮部下工作,前后六年,时间比较长。

在归顺王燮之前,辅逵还做过一件震惊南宋朝廷的大事,他带领部下攻陷涟水军,杀死了朝廷命官涟水军使郝琳、军丞吴深、太学博士孟健,随后投降。

从绍兴五年(1135)闰二月开始,辅逵又一次回到老领导韩世忠的部队,这年三月,他跟随张浚(1097—1164)、岳飞前往湖南,平定杨幺之乱。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史书上再也找不到辅逵这个名字。一直到绍兴十一年(1141)二月,宋金在柘皋(今属安徽)大战,宋军大获全胜。柘皋之战,辅逵的名字再次出现,他当时担任的职务是统制官,受杨沂中指挥,在这场战争中,辅逵英勇杀敌,眼睛中箭。

柘皋之战,韩世忠部队没有参加,主要指挥官是杨沂中、刘锜(1098—1162),可见《辅潜庵传》说辅逵“南渡后隶杨和王沂中麾下”,大概是有见于此而云然,但这话不免说得太过笼统,至少在此之前辅逵还是韩世忠的部下,他什么时候隶属杨沂中,很难考证。不过《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在绍兴十三年(1143)二月下有记载说:

拱卫大夫、贵州防御使、殿前司忠勇军统制辅逵,为江南东路马步军副总管。

另外,光绪《桐乡县志》说:

绍兴末,枢密叶审言视师江上,集诸将问计,李横请据瓜州,公以为不可,力陈万全之策,不从,已而横败,悉如公所料。

杨沂中从绍兴七年(1137)至绍兴三十一年(1161)一直是殿前司的长官,辅逵到殿前司任职,大概就在绍兴七年,所以柘皋之战中,他正是受杨沂中指挥的。杨沂中掌管殿前司前后二十五年,辅逵都在杨沂中手下任职,应该算是杨沂中的心腹爱将了。绍兴三十一年二月,赵密(1095—1165)接替杨沂中,成为殿前司都指挥使,新官上任后,辅逵的日子仍旧很好过;第二年四月,辅逵升任殿前司前军统制,所谓辅逵“力陈万全之策”,当发生在这个时期。宋孝宗(赵昚,1127—1194)隆兴二年(1164),赵密退休,此后至乾道年间(1165—1173),辅逵大概改任过殿前司后军统制一职,因此《大明一统志》记载说:辅逵,赵州人,寓居崇德(今浙江桐乡),乾道间为后军统制。

辅逵担任后军统制的时候,年纪已经六十开外了,宋孝宗很想让他去边疆担任地方长官,但由武转文,孝宗不免有些担心。《大明一统志》是这样记载的:

孝宗欲处以边郡,问其能胜任否?

曰:当以家法治之。

又问何法?

曰:子视兵民,爱惜财赋。

辅逵的回答,可谓大道至简。宋孝宗听了,特别放心,任命他为泰州知州事。此事在光绪《桐乡县志》中则说:“孝宗问屯田事宜,公以笏就地指画,称旨,除知泰州。”南宋的泰州,已近北方边境,故派武将前去治理,同时还开展屯田事宜。辅逵到任后,对泰州的官员说:“吾目不识丁,手不能书,但心能烛理,耳能听讼尔。”泰州在辅逵的治理下,人民安居乐业,太平有象,可见辅逵这个人能文能武,实在是难得的干才!

辅逵的去世年月,文献没有记载,难以考证,期待有朝一日能发现他的墓志铭。不过,从辅逵一生事迹来看,他出生的时间大概在12世纪初,宋孝宗乾道年间(1165—1173)还在泰州任上,大约死于淳熙年间(1174—1189),至少活到了七十岁。

据黄宗羲《辅潜庵传》,辅逵有四个儿子,分别为辅廉(字清卿)、辅广(字汉卿)、辅庠(字周卿)、辅庚(一作康,字安卿),除了辅广,其他三位生平不详。

虽然也有传记说辅逵“流寓崇德生广”,但据黄宗羲的考辨,则辅广“出生军中”。若就其相关人物的年龄推断,则辅广最有可能是在辅逵升任殿前司前军统制期间出生,“出生军中”较为合理。

辅广的父亲辅逵是抗金名将,曾任殿前司前军统制等职,约宋绍兴十五年(1145),辅广出生于军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