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博弈:为什么做个好人这么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高成本低收益不利于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依循成本和收益的平衡,这一事实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从根本上难以做一个好人。如果道德行为不需要成本,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超级道德楷模。如果不耗费大量的金钱、时间、精力和注意力就可以做好事,那么我们肯定十分乐意做好事,会经常做好事。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一般来说,做好事并不是没有成本的。而人们必须决定是担负起成本还是保护自己的利益。

人们在何种情况下更愿意实施道德行为?在何种情况下更愿意维护自己的利益?我们的实验提供了第一个解释。如果做好事的收益增加,道德行为就会增多;与此相反,如果做好事的成本增加,实施道德行为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例如,在上述“拯救者研究”中,如果拯救的不止是一个人的生命,而是两个、10个或50个人的生命,那么愿意放弃100欧元的被试数量就会显著增加。事实上,多项研究表明,积极外部效应越显著,这种利他主义行为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5例如,这些准捐赠者非常关注他们的捐赠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是积极外部效应的程度。6捐赠的意愿大致取决于用于实际目的的捐款和间接费用(如管理费用或筹款费用)的比例。

成本的变化也经常导致道德行为的变化,许多研究都表明了这一点。上述“拯救者研究”的一个衍化研究也支持此观点。研究中,我们改变了做好事的成本。7在20欧元的低成本下,82%的被试愿意选择拯救生命。成本为40欧元时,拯救意愿下降到73%,50欧元时下降到64%。如果成本为200欧元,仅有不到一半的被试愿意拯救生命。当成本提高到250欧元时,仅有29%的被试仍然愿意做好事,而对其他人来说,成本太高,于是他们选择了金钱。

私利和道德是互相冲突的,也就是说,做出道德行为是要付出代价的。然而,不同情况下,真实的成本和收益,以及人们主观认为的成本和收益都会发生改变,实施道德行为的意愿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下文各章节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这也是本书的核心所在,我们试图弄明白:人们为什么做好事?在什么情况下做好事,什么情况下不做好事?下文将说明,由于个人作为行动者对实际发生的事情只有有限的影响,所以收益将随着人们在群体、组织或市场上的行为客观地发生改变。此外,主观因素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当某人看到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却并未伸出援手时,他也能毫不负疚,因为他可以告诉自己,此人根本不应该期待他人帮助,而应该“自己为所处的困境负责”。具体情况客观地影响了成本和收益,或至少在我们的认知中客观地产生了影响,从而影响了我们的道德行为。

我们如何权衡利弊以采取行动,不仅取决于我们对善恶的认知,还取决于这个行动会在多大程度上损害我们自身的利益。道德和自身利益之间根本性的目标冲突对于理解道德行为至关重要。我们的行为总是在同时追求不同的目标,这一事实导致了道德和私利的冲突。我们不仅追求自身所获得的物质利益和其他私利,同时也考虑他人的利益。这两种动机深深刻在人性之中,都是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强化的本能。8一方面,利己主义帮助人类个体克服阻力、坚持立场;另一方面,利他主义也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些学会了合作的群体比其他群体更具优势。可以说,进化把自身利益和亲社会的合作行为联结在了一起。关键的问题是:在何种条件下,人们倾向于获取个人利益,而又在什么时候,人们更具道德感?情境与背景是如何改变人们对成本和收益的看法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来给好人一个更好的机会?以下各章将对此展开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