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大家和睦相处”,会压抑孩子的个性
由于父母总是对小渡说“要与大家和睦相处”,所以小渡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内心积累了很多压力。他的父母可能认为“人际协调能力很重要”,这个价值观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
只不过,小渡父母在所有事情上都将人际关系放在优先位置,而没有聆听小渡的感受,这样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这样传达出一个信息:“与大家都和睦相处”等于“压抑个性”。对于小渡而言,使自己发生转变的关键性事件是,在向父母表达了自己“想为球队定制统一队服”的愿望后,父母却说“你还是不要出头吧”。此后,小渡便认为“不能说出自己的想法”。
乍一看,小渡与大家关系和睦,在学校生活方面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小渡却有个很大的烦恼,那就是讨厌慎二,并不想和他和睦相处。或许在大人看来,这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孩子本人而言,却是一个大问题。频繁地缺席社团活动,就是小渡发出的求救信号。他那段时间的状态肯定与以往不同。
如果小渡的父母能够注意到他的异样,并认真地倾听他说的话就好了,但是主动对小渡说话的却是偷窃成瘾的光弥。由于光弥是第一个倾听小渡心声的人,所以小渡与光弥的关系很亲近,不久就加入了偷窃团伙。
周围的人感到非常惊讶,“一个好孩子为什么会做出这样违法的事呢”。但是不被允许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刻在生活中察言观色的孩子,他的自主决策能力是很差的。因为这些孩子即便很擅长迎合他人,也不能批判性地看待别人,甚至连“这是坏事,还是不做了吧”的理性判断也无法做出。
与所有人都和睦相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当大人对孩子说“要和大家和睦相处”时,其背后是不是隐藏着大人们只图自己方便的想法呢?因为如果孩子与同学发生矛盾了,事情就会变得麻烦,所以想让孩子与同学们都好好相处。这种为了大人的方便而说的话,孩子们其实也懂。渐渐地,这会让孩子们感觉自己并不重要。
其实孩子也很想与大家都和睦相处。但是,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做到,所以孩子会觉得很困扰。如果不能和睦相处,那父母们就要多思考,是否应该认真倾听孩子的话比较好。
在这个案例中,当小渡提出关于定制队服的建议时,父母应该首先倾听孩子的心声。“为什么会这样想呢”,除了询问孩子的想法,还可以向孩子说明自己的观点,“爸爸妈妈还会在意你周围人的意见。”“我们担心如果大家的意见不一致,这件事一直拖延的话,你就没办法专心踢球了。”
哪怕最终小渡按照父母的想法,“这次决定放弃了”,他也会觉得在下次遇到烦恼时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
另外,小渡无法把自己和慎二不能好好相处的烦恼告诉父母,假如小渡与父母商量的话,父母应该先听一下他的想法。父母笼统地说“要和睦相处”,这是最糟糕的做法。当然,如果父母说“不要和那个家伙交往了”,同样是不可取的做法。因为这不是父母该做出指示的事情。
如果父母更进一步地说“我去交涉”,然后去和对方的父母或者学校交谈的话,也无法解决问题。在孩子没有请父母帮忙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如果父母擅自出面进行交涉的话,孩子肯定会觉得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