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豁达不羁
我的祖父叫苏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祖籍大概是赵郡栾城。他的曾祖父叫苏,祖父叫苏祐,父亲叫苏杲。三世不仕,都乐善好施而不愿张扬。
祖父自幼豁达不羁,读书不求甚解。他为人谦逊,乐善好施。只要稍有积蓄,就会大手大脚,或者是帮助他人,很快就花个精光,因此好多次陷入衣食不周的窘迫境地,但他从不后悔。等过一段时间有钱了,他便得意地说:“我就知道不会真的被钱财给困住。”于是更加不吝惜钱财了。年成不好的时候,他甚至把自家的田地卖掉,买粮食救济灾民。等到饥荒过去粮食丰收,有些得到他救济的人想把粮食还给他,他一律不收。他说:“是我自己愿意卖掉的,跟你们没有关系。”不管是了解他还是不了解他的人,祖父都能与他们敞开心扉,相交甚欢。有些心存不善的人欺负、侮辱他,祖父也从不报复。大家都不明白他怎么想的。
太宗淳化年间,王小波、李顺造反,围攻眉州城。当时祖父二十二岁,每天都拿着兵器在城楼上守卫。就在这时,我的曾祖父病逝,而叛军对眉州城的围困和攻击愈加紧急。城里的百姓都非常绝望,整日以泪洗面,觉得要活不下去了。我祖父则仿佛并非置身于围城之中,仍旧依照礼仪办理丧事,竭尽哀思。眉州城危在旦夕,曾祖母非常害怕,我祖父打起精神温言软语地安慰道:“母亲别担心,我相信朝廷一定不会放弃我们,这些叛军很快就会被打败。”
仁宗庆历年间,朝廷首次下令州郡创办学校。州里的读书人都十分兴奋,议论纷纷,认为朝廷将会在当地选拔一批才德之士担任学官,因此个个跃跃欲试,希望能获得这个机会。我祖父很不以为然,笑着说:“这不过是那些急功近利的官员的面子工程罢了!”并告诫家中子孙,不要跟别人竞争学官的位子。眉州官府的差役,一向残暴苛刻,如今要办官学,他们又多了一个弄权牟利的由头,眉州百姓因此受到更大的侵扰。我祖父深感不平,作诗讽刺。
我祖父有三个儿子:老大叫苏澹,没有入仕为官,在祖父之前去世了;老二叫苏涣,通过进士考试步入仕途;老三就是我的父亲苏洵。我的伯父苏涣是一位非常尽职的好官,所到之处都能赢得百姓的爱戴和称赞,离任之后,人们也常常思念他,有人将他与汉代的循吏相比。“循吏”之名最早见于《史记》的《循吏列传》,按照司马迁的解释,循吏的突出特点是奉职循理,也就是奉公守法,依循常情常理治理州郡,而不刻意彰显自己的威严。我伯父苏涣就是这样的官员。伯父担任阆州知州时,祖父曾去探望他,很高兴看到他把一切事务都计划、处理得十分妥善周到。祖父住在阆州的那些日子,也跟当地的父老乡亲以及读书人多有交流,发现他们都很喜欢我伯父。
祖父晚年喜欢写诗,才思敏捷,出口成诵,并不刻意追求技法的精工,只是将所思所感借诗歌加以表达。他一生写了数千首诗。
我听说,五代战乱以来,蜀地文化衰落,读书人越来越少。而且蜀人都有浓重的乡土情结,不愿意离乡做官。但祖父很有远见,想尽一切办法,让我的伯父苏涣读书成才。后来,我伯父考中进士,穿着官服回乡探亲,吸引无数父老乡亲前来围观,人人都为伯父感到骄傲,把他作为榜样,教育自家子弟。从此以后,眉山的读书人越来越多了。不过,我的父亲苏洵却不爱读书,直到成年后,仍不通诗书,但祖父从来不管。亲戚邻里都为我父亲的前途担心,关切地询问祖父的想法,祖父也不回答。别人问得多了他就说:“这可是我的儿子,为何要忧虑他不学习?”后来,我父亲果然发愤学习,最终闻名于世。
这些事情都证明了我祖父是一个见识高超、目光远大的人,假如他年轻时有机会入仕做官,一定会取得很大的成就,可惜就这样埋没了!其实,古代也有许多贤人君子,虽然没有世俗的功名,但同样因人品才华出众而闻名于世。可见,我祖父不为世人所知,主要还是因为我们这些子孙后代没有将他的事迹告诉大家。所以我特意写下这篇文章,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