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上(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诸葛亮

有言诸葛丞相惜赦者(1)。亮答曰:“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吴汉不愿为赦(2)。先帝亦言(3):‘吾周旋陈元方、郑康成间(4),每见启告(5),治乱之道悉矣,曾不及赦也。’若刘景升父子(6),岁岁赦宥,何益于治乎?”及费祎为政(7),始事姑息,蜀遂以削。

【注释】

(1) 惜赦:舍不得发布赦令。惜,吝惜,舍不得。

(2) 匡衡:字稚圭。西汉经学家。汉元帝时官至丞相。吴汉:字子颜。东汉开国功臣,官至大司马。

(3) 先帝:指刘备。

(4) 周旋:交往。陈元方:陈纪,字元方。东汉末累迁尚书令,后拜大鸿胪。名重于世。郑康成:郑玄,字康成。东汉末经学大师。

(5) 启告:教诫。

(6) 刘景升:刘表,字景升。汉宗室,曾为荆州刺史。死后子刘琮继任。

(7) 费祎:字文伟。三国时蜀汉名臣。诸葛亮死后,为后军师,迁大将军,录尚书事,掌国政。

【译文】

有人批评诸葛亮舍不得发布赦令。诸葛亮回答说:“治理天下用大德行,而不用小恩惠。所以匡衡、吴汉不愿轻易发布大赦。先帝也说:‘我与陈纪、郑玄交往,经常受到教诫,治理国家之道都说到了,未曾谈到赦罪。’像刘表、刘琮父子,年年施行赦免,对治理国家有什么好处呢?”等到费祎掌国政,开始施行无原则的宽容,蜀国于是衰败。

子产谓子太叔曰(1):“惟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2),则多死焉。故宽难。”太叔为政,不忍猛而宽。于是郑国多盗,太叔悔之。仲尼曰:“政宽则民慢(3),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4),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商君刑及弃灰(5),过于猛者也。梁武见死刑辄涕泣而纵之(6),过于宽者也。《论语》“赦小过”(7),《春秋》讥“肆大眚”(8),合之,得政之和矣。

【注释】

(1) 子产:公孙侨,字子产。春秋时期郑国正卿,在简公、定公、献公、声公四朝执政,为政贤明。子太叔:游姓,名吉,字太叔。郑国正卿,接替子产执政。

(2) 狎:轻忽。

(3) 慢:轻忽,怠慢。

(4) 残:残暴,残忍。

(5) 商君:商鞅,曾辅佐秦孝公变法。弃灰:把灰倾倒在大街上。

(6) 梁武:梁武帝萧衍,南朝梁开国皇帝。

(7) 赦小过:不计较小过错。语出《论语·子路》:“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8) 肆大眚(shěng):赦免有罪。肆,赦。眚,过。语出《春秋·庄公二十二年》:“二十有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眚。”

【译文】

子产对子太叔说:“只有贤德的人,能够以宽厚的政策使百姓服从,其次就没有比刚猛更有效的了。火猛烈,民众望见就害怕它,所以很少有人死于火。水柔弱,民众轻忽玩弄它,就有很多人死于水。所以宽政难以实施。”太叔执政,不忍心刚猛而施行宽政。郑国因此盗贼很多,太叔为此十分后悔。孔子说:“政策宽厚民众就怠慢,怠慢就要以刚猛纠正它。政策刚猛民众就凶暴,凶暴就要施行宽政。用宽厚来调剂刚猛,用刚猛来补充宽厚,政治因此和谐。”商鞅对把灰倾倒在大街上的人用刑,是过于刚猛了。梁武帝看见死刑犯就流着泪释放他们,是过于宽厚了。《论语》讲到“不计较小过错”,《春秋》讥讽“赦免有罪”,调和二者,就能求得政治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