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资案例集2: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崛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译者序·
在飞驰的列车上翻译

这些在普通人眼中的生活碎片,

却可以在另一些善于规划的人手中成就伟业。

本书终于面世了,这是“巴菲特投资案例集”系列的第二部。出版社建议我写一个译者序,思来想去,忽然忆起春天里的一个画面来。那时,京城花未开,江南春意浓,我去上海出差,在飞驰的高铁列车上,想着还没有完成翻译工作,于是打开笔记本电脑,一路上斟词酌句,在抵达目的地之前翻译了1900字。随行人员随手拍下了一组照片,让那些曾经的瞬间定格成为永远。实际上,我的翻译工作多是在见缝插针中完成的。

本书记录了巴菲特从1976年到1989年的十个经典投资案例,1989年59岁的巴菲特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亿美元。书中通过一个个案例,详细地展示了巴菲特从一个“小目标”到达10亿美元的旅程,其中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公司,例如盖可保险、大都会/ABC /迪士尼、可口可乐、吉列/宝洁/金霸王,也有不太为人所知的《水牛城新闻晚报》、斯科特·费泽、费希海默兄弟公司、所罗门兄弟公司,当然,也有每年奥马哈年会见到的内布拉斯加家具城(NFM)以及比尔·盖茨购买订婚戒指的波仙珠宝。

看着这些熟悉的名字,眼前浮现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我立下一个宏愿。近年来,我的翻译速度越来越快,目前已经在着手翻译第10本书。这种进取,既与近年来复杂多变、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有关,也与近年来开始的一项“化不利为有利”的活动有关,我们立下了“十年读十遍”的宏愿,学习对象就是多达150万字的巴菲特60余年来写给投资者的信。

这个源于“一人起一念”的灵光乍现,造就了目前国内“学习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的最大社群。投资者从中可以学到投资知识,企业家从中可以领悟管理心得,追求美好生活的人都受益匪浅,甚至,其中无数的金言锦句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英语水平。

总之,通过这样海量的学习,人生有了压舱石,心中有底自然有轻车熟路之感,这就是近年来翻译速度大幅提升背后的秘密。

我在飞驰的列车上翻译的照片被发在自媒体上之后,众人在赞叹之余,展开了对于如何提高人生效率的思考。数年前,我曾写下“凡律即为迫,凡迫亦为律”的格言,这些自己找的“迫”实际上也就是大家眼中的自律。律之既久,会生出怡然自得之心,巴菲特和芒格就是这样的榜样。

如果近期有人问我学习巴菲特和芒格的过程中有什么新的心得,我的回答应该是“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每个人的资源都是有限的,100元是有限的,100亿元也是有限的,一些人慨叹自己“没有资源”的时候,恐怕很少想到,一分钟可以是资源,一句话也可以是资源,这些在普通人眼中的生活碎片,却可以在另一些善于规划的人手中成就伟业。

在众多学习巴菲特和芒格的人中,涌现出越来越多这样由“迫”到“律”,进而乐在其中的例子,本书的作者就是一例。阿诺德从教授到投资,从热爱到将这些热爱的点滴串联起来,关注、研究、分析、记录,进而将案例结集成书,有意集毕生功力,将巴菲特一生的投资按照时间脉络,一一呈现给世人。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成就了自己,到了这个阶段,你将不再是你的你!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很深刻?

世间所有最终成功的人其实都是知行合一的人,相反,坐而论道、喜欢抬杠和抱怨的人,恐怕只会与目标背道而驰,渐行渐远。例如对于投资的难,我曾经提出“知不易,行更难,知行合一难上难”。但是,冷不丁会有人跳出来,来一句“真知行不难”,似乎非要以“行不难”抬杠“行更难”。

“真知行不难”这句名言出自好友唐朝先生的话,但如果以句读的语气呈现,应该是“真知,行不难”。客观而言,真知固然行不难,但得到真知很难,“行不难”的前提是有了“真知”。那么这个“真知”从何而来呢?当然是实践出真知。那么,实践是什么?实践就是我们说的“行”。

所以,老唐和我虽然各自字面表述不同,其实是互为表里,殊途同归。知行合一的过程,就是以知导行、以行证知的循环往复。很多读者读过我“一道破万术”的观点,其实,站在门外,一道破万术;进得门来,万术证一道。

阿诺德的这套系列丛书,按照目前的发展路径,估计第三本会讲述十亿到百亿的故事,第四本讲述百亿到千亿的故事,或许到那时,巴菲特又创造了另一个万亿的奇迹。时光飞逝,我们都在飞驰的列车上,行文至此,我忽然觉得自己并不是在翻译一本书,而是在翻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