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甩手舞》的创作缘起
《甩手舞》这篇小说,它的创作缘起与一个真实的故事和一段真实的背景有关。文学源于生活,这话真是没有说错。
我有一位非常厚道而大方的朋友,家住鄂西高山。每到土豆成熟的季节,他都要回老家拖一车高山土豆来武汉,除了自家吃,还要送很多给他的朋友。连续五年,我都会吃到他老家的土豆。那土豆特别好吃,武汉菜市场上卖的土豆都无法跟它相比。朋友送我的土豆,无论是蒸,还是煮,或者是炒是炖,都好吃极了,有一种天然的清香和劲道。尤其是先用牙签在土豆上扎出遍体小孔,再放到盐罐里一滚,然后放进微波炉烤上五到六分钟的样子,那味道真是绝了,堪比天上掉下的美食。朋友说,这土豆是他在老家务农的弟弟老四种的,每年产量虽不多,但卖的钱供养一家老小是毫无问题的。前年,他弟弟突然不种土豆了,忽然改种了辣椒,据说是扶贫工作队的建议。扶贫工作队也是好心,希望村民迅速增收,早日脱贫。他们认为土豆产量太低,卖不出钱来,而辣椒那两年畅销,不仅供不应求,而且价格很高。那一年,朋友的四弟果然大赚了一笔,卖辣椒净得了几十万块钱,一夜之间由村里的贫困户变成了有钱之家。遗憾的是,朋友的四弟发财之后却猛然变了一个人,从前把一分钱都看得很重,脱贫后一掷千金连眼皮都不眨一下。哪想到,他只用了几天时间便把几十万输得一干二净,并且还欠了别人一大笔赌债。返贫之后,朋友的四弟悔恨莫及,居然用一瓶农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妻子在田垄上找到他时,他已口吐白沫,奄奄一息。送到小镇医院抢救,医生也无力回天,只好嘱咐妻子趁他未断气之前把他拖回家,以便提前料理后事。朋友讲到这里时停了一会儿,擦了擦眼角,然后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对我讲了一个细节。在救护车离开小镇时,神志还清醒的四弟突然对妻子说:“如果还要给我办丧事的话,你就在这儿买鞭吧。镇上的鞭比村里小卖店的鞭卖得便宜,每一挂便宜五毛钱。”妻子于是让车停下来,买了十挂鞭,节约了五块钱。听朋友讲完他四弟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它不禁让我联想到了声势浩大的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堪称历史壮举,功不可没。在我看来,物质生活需要改善,精神生活更需提升,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规范、理想追求、责任担当,他即便一时物质富裕了,那也将是昙花一现。
前面提到的那段背景,其实也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具体地说,就发生在我曾经工作过的小单位里。小单位只是我们大学的一个教研室,主要研究民俗学,同事们大都是民俗学领域的学者。但是,这个小单位一直没有招牌,窝在教学楼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前些年,民俗学受到冷落,历任领导都不重视这门边缘学科,因为这个专业一不好拿项目,二不好发论文。有一位领导甚至还想取消它的独立性,将其并到古典文学教研室里去。幸亏几位民俗学专家据理力争,最终才保住了这个番号。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谁也没料到,这个教研室近两年忽然热闹起来。直接原因是,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文化部保持高度一致,迅速成立了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由于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大学的民俗学教师忽然之间都成了非遗专家。省里还给我们教研室发了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铜牌子。这个牌子一挂,以往黯淡无光的小单位顿时明亮起来。随后,长期被边缘化的民俗学教师也受到了重视,凡有申遗的地方都要请他们去调研、考察和做报告。因为申遗与经济和市场挂钩,一旦申遗成功,上面的拨款就会源源不断,甚至还会带动当地的旅游产业。如此一来,专家鉴定就非常重要了。自从挂牌以后,我们单位的几位资深学者就变成了华威先生,几乎每周都要被小车接出去参加五花八门的申遗论证会。再被小车送回来的时候,除了大箱小罐的土特产,还少不了做报告的报酬。他们显得时来运转,扬眉吐气,红光满面。有一天,我无意间听一位专家津津乐道地说,全省同时有两个县争夺“诗经之乡”这个名头,他居然不知道如何是好,后来只好根据当地的接待规格做出了一个选择。说实话,我以前是非常敬重这位前辈学者的,因为这件事,我对他有了新的认识。其实,这位学者的学问做得很深,人品也一直很好。在民俗学不受重视的那些年,他始终坚持研究,埋头著述,出版了好几本专著。那段时间,他还多次为研究生开办讲座,每次都要讲,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板凳坐得十年冷。
正是受到上述两件事情的触动和启发,我构思了《甩手舞》这篇小说。刚开始,我想写的是,无论是精准扶贫还是非遗保护,都应该实事求是。后来,我觉得作为小说,它不能仅仅就事论事,而应当扩而大之,推而广之,于是虚构了一个甩手舞。
于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