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治疗青少年近视与保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耳穴

一、耳穴与人体各部位的密切关系

当你在医院看病时,会发现一些患者在耳朵上扎针;当你走在路上时,会看到一些中老年人在按摩耳朵,这是什么道理呢?

笔者曾经用耳针疗法使一位剧烈牙痛的患者由痛苦呻吟在不到10分钟时间内变得眉开眼笑,判若两人,多么令人惊奇!这些就是通过刺激耳穴所发挥出的作用。

耳穴是耳郭皮肤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百骸相互沟通的部位,也是脉气输注的所在,所以在耳郭上能反映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部位均统称为耳穴。耳穴是耳郭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特定点,如图10所示。

图10 中国标准耳穴定位全图(真人耳朵)

当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病变时,耳郭上相对应部位的耳穴就会出现各种阳性反应,对耳穴的阳性反应点,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刺激就可对其病理过程产生影响,促使其缓解和消除。

由于耳穴与机体有密切的联系,并且与神经、体液、脏腑、生物活动等有极复杂的神经脉络相连,当人体患病时,在相应的耳穴上以多种形式的阳性反应表现出来。因此,人们可以通过阳性反应点的变化,分析、判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并可通过多种方法刺激耳穴进行治疗。所以人们通常把耳穴又称为反应点、反射点、敏感点、阳性点、压痛点、低电阻点、治疗点等。

二、耳穴的分布规律

小小的耳郭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耳穴,乍看起来是杂乱无章,很难学习和记忆;但实际上耳穴在耳郭上的分布是有其规律的。它在耳前外侧面的排列像一个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及下肢朝上,胸部及躯干在中间,标准耳穴示意图如图11、图12、图13所示。

图11 标准耳穴定位示意图(全图)

图12 标准耳穴定位示意图(背面)

图13 标准耳穴定位示意图(内侧面)

三、标准耳穴的名称、定位与可治疗病症

耳郭表面分区参考图6。

1. 耳轮穴位

(1)耳中:在耳轮脚处,即耳轮1区,可治疗呃逆、荨麻疹、皮肤瘙痒等。

(2)直肠:在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2区,可治疗便秘、腹泻、脱肛、痔疮等。

(3)尿道:在直肠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3区,可治疗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等。

(4)外生殖器:在对耳轮下脚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4区,可治疗睾丸炎、附睾炎、外阴瘙痒等。

(5)肛门:在三角窝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5区,可治疗痔疮、肛裂等。

(6)耳尖前:在耳郭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的前部,即耳轮6区,可治疗感冒、痔疮等。

(7)耳尖:在耳郭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即耳轮6区与7区的交界处,可治疗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睑腺炎、痛风、风疹、失眠等。

(8)耳尖后:在耳郭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的后部,即耳轮7区,可治疗扁桃体炎等。

(9)结节:在耳轮结节处,即耳轮8区,主治头晕,头痛、高血压等。

(10)轮1:在耳轮结节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9区,可治疗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等。

(11)轮2:在轮1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0区,可治疗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等。

(12)轮3:在轮2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1区,可治疗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等。

(13)轮4:在轮3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2区,可治疗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等。

2. 耳舟穴位

(1)指:在耳舟上方,即耳舟1区,可治疗甲沟炎、手指疼痛和麻木等。

(2)腕:在指区的下方,即耳舟2区,可治疗腕部疼痛等。

(3)风溪:在耳轮结节前方,指区与腕区之间,即耳舟1区与2区的交界处,可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过敏性鼻炎、哮喘等。

(4)肘:在腕区的下方,即耳舟3区,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肘部疼痛等。

(5)肩:在肘区的下方,即耳舟4区和5区,主治肩关节周围炎、肩部疼痛等。

(6)锁骨:在肩区的下方,即耳舟6区,可治疗关节周围炎等。

3. 对耳轮穴位

(1)跟:在对耳轮上脚前上部,即对耳轮1区,可治疗足跟痛等。

(2)趾:在耳尖下方的对耳轮上脚后上部,即对耳轮2区,可治疗甲沟炎、趾部疼痛等。

(3)踝:在趾跟区下方,即对耳轮3区,可治疗踝关节扭伤等。

(4)膝:在对耳轮上脚中1/3处,即对耳轮4区,可治疗膝关节肿痛。

(5)髋:在对耳轮上脚下1/3处,即对耳轮5区,可治疗髋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腰骶部疼痛等。

(6)坐骨神经:在对耳轮下脚的前2/3处,即对耳轮6区,可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

(7)交感:在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内缘相交处,即对耳轮6区前端,可治疗胃肠痉挛、心绞痛、胆绞痛、输尿管结石、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悸、多汗、失眠等。

(8)臀:在对耳轮下脚的后1/3处,即对耳轮7区,可治疗坐骨神经痛、臀部疼痛等。

(9)腹:在对耳轮体前部上2/5处,即对耳轮8区,可治疗腹痛、腹胀、腹泻、急性腰扭伤、痛经等。

(10)腰骶椎:在腹区后方,即对耳轮9区,主治腰骶部疼痛等。

(11)胸:在对耳轮体前部中2/5处,即对耳轮10区,可治疗胸肋疼痛、胸闷、乳痈、乳少。

(12)胸椎:在胸区后方,即对耳轮11区,主治胸肋疼痛、经前乳房胀痛、乳痈产后泌乳不足等。

(13)颈:在对耳轮体前部下1/5处,即对耳轮12区,主治落枕、颈项强痛等。

(14)颈椎:在颈区后方,即对耳轮13区,主治落枕、颈椎可治疗病等。

4. 三角窝穴位

(1)角窝上:在三角窝前1/3的上部,即三角窝1区,主治高血压等。

(2)内生殖器:在三角窝前1/3的下部,即三角窝2区,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遗精、阳痿等。

(3)角窝中:在三角窝中1/3处,即三角窝3区,可治疗哮喘、咳嗽、肝炎等。

(4)神门: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可治疗失眠、多梦、痛症、哮喘、咳嗽、眩晕、高血压、过敏性疾病、戒断综合征等。

(5)盆腔:在三角窝后1/3的下部,即三角窝5区,可治疗盆腔炎、附件炎等。

5. 耳屏穴位

(1)上屏:在耳屏外侧面上1/2处,即耳屏1区,可治疗咽炎、单纯性肥胖等。

(2)下屏:在耳屏外侧面下1/2处,即耳屏2区,可治疗鼻炎、鼻塞、单纯性肥胖等。

(3)外耳:在屏上切迹前方近耳轮部,即耳屏区上缘处,可治疗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鸣等。

(4)屏尖:在耳屏游离缘上部尖端,即耳屏1区后缘处,可治疗发热、牙痛、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结膜炎等。

(5)外鼻:在耳屏外侧面中部,即耳屏1区与耳屏2区之间,可治疗鼻疖、鼻炎、蝴蝶斑、酒渣鼻等。

(6)肾上腺:在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即耳屏2区后缘处,可治疗低血压、风湿性关节炎、腮腺炎、哮喘、休克、鼻炎、咽炎、过敏性皮肤病等。

(7)咽喉:在耳屏内侧面上1/2处,即耳屏3区,可治疗声音嘶哑、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8)内鼻:在耳屏内侧而下1/2处,即耳屏4区,可治疗鼻炎、副鼻窦炎、鼻衄等。

(9)屏间前:在屏间切迹前方,耳屏最下部,即耳屏2区下缘处,可治疗眼科疾病。

6. 对耳屏穴位

(1)额: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前部,即对耳屏1区,主治额窦炎、头痛、头晕、失眠、多梦等。

(2)屏间后:在屏间切迹后方,对耳屏前下部,即对耳屏1区下缘处,主治眼科疾病。

(3)颞:在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即对耳屏2区,可治疗偏头痛、耳鸣、耳聋、三叉神经痛等。

(4)枕: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即对耳屏3区,主治头痛、头晕、哮喘、癫痫、神经衰弱等。

(5)皮质下:在对耳屏内侧面,即对耳屏4区,可治疗痛症、神经衰弱、假性近视、胃溃疡、腹泻、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6)对屏尖:在对耳屏游离缘的尖端,即对耳屏1区、耳屏2区、耳屏4区的交点处,可治疗哮喘、腮腺炎、皮肤瘙痒、睾丸炎、附睾炎等。

(7)缘中:在对耳屏游离缘上,对屏尖与轮屏切迹的中点处,即对耳屏2区、耳屏3区、耳屏4区的交点处,可治疗遗尿、梅尼埃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内分泌系统疾病、肥胖症等。

(8)脑干:在轮屏切迹处,即对耳屏3区、4区之间,可治疗后头痛、眩晕、假性近视。

7. 耳甲穴位

(1)口:在耳轮脚下方前1/3处,即耳甲1区,可治疗面瘫、口腔炎、牙痛、胆囊炎、胆石症、戒断综合征、牙周炎、舌炎。

(2)食道:在耳轮脚下方中1/3处,即耳甲2区,可治疗食管炎、食管痉挛等。

(3)贲门:在耳轮脚下方后1/3处,即耳甲3区,可治疗贲门痉挛、神经性呕吐等。

(4)胃:在耳轮脚消失处,即耳甲4区,主治胃痉挛、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失眠、牙痛等。

(5)十二指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后1/3处,即耳甲5区,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石症、幽门痉挛等。

(6)小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中1/3处,即耳甲6区,可治疗消化不良、腹痛、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

(7)大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1/3处,即耳甲7区,可治疗腹泻、便秘、痢疾、咳嗽、过敏、皮肤疾病等。

(8)阑尾:在小肠区与大肠区之间,即耳甲6区与耳甲7区的交界处,可治疗单纯性阑尾炎、腹泻、腹痛等。

(9)艇角: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前部,即耳甲8区,可治疗前列腺炎、尿道炎等。

(10)膀胱:在对耳轮下脚下方中部,即耳甲9区,可治疗膀胱炎、遗尿症、尿潴留、腰痛、坐骨神经痛、偏头痛等。

(11)肾: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即耳甲10区,可治疗腰痛、耳鸣、神经衰弱、水肿、哮喘、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等。

(12)输尿管:在肾区与膀胱区之间,即耳甲9区与耳甲10区的交界处,可治疗输尿管结石绞痛。

(13)胰胆:在耳甲艇的后上部,即耳甲11区,可治疗胆囊炎、胆石症、口苦、胁痛、胆道蛔虫病、偏头痛、带状疱疹、中耳炎、耳鸣、听力减退、急性胰腺炎等。

(14)肝:在耳甲艇的后下部,即耳甲12区,可治疗肋痛、眩晕、经前紧张征、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假性近视、单纯性青光眼等。

(15)艇中:在小肠区与肾区之间,即耳甲6区与耳甲10区的交界处,可治疗腹痛、腹胀、腮腺炎等。

(16)脾:在BD线下方,耳甲腔的后上部,即耳甲13区,可治疗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眩晕、水肿、痿症等。

(17)心: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即耳甲15区,可治疗心跳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无脉病、有汗盗汗、神经衰弱、癔症、口舌生疮、失眠、健忘等。

(18)气管:在心区与外耳门之间,即耳甲16区,可治疗咳喘、急慢性咽炎。

(19)肺:在心、气管区周围,即耳甲14区,主治咳喘、胸闷、声音嘶哑、痤疮、皮肤瘙痒、荨麻疹、扁平疣、便秘、戒断综合征、鼻炎等。

(20)三焦:在外耳门后下方,肺与内分泌区之间,即耳甲17区,可治疗便秘、腹胀、水肿、耳鸣、耳聋、糖尿病等。

(21)内分泌: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区,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痤疮、间日疟、糖尿病等。

8. 耳垂穴位

(1)牙:在耳垂正面前上部,即耳垂1区,可治疗牙痛、牙周炎、低血压等。

(2)舌:在耳垂正面中上部,即耳垂2区,可治疗舌炎、口腔炎等。

(3)颌:在耳垂正面后上部,即耳垂3区,可治疗牙痛、颞颌关节紊乱症等。

(4)垂前:在耳垂正面前中部,即耳垂4区,可治疗神经衰弱、牙痛等。

(5)眼:在耳垂正面中央部,即耳垂5区,可治疗假性近视、目赤肿痛。

(6)内耳:在耳垂正面后中部,即耳垂6区,可治疗内耳眩晕症、耳鸣、听力减退等。

(7)面颊:在耳垂正面,眼区与内耳区之间,即耳垂5区与耳垂6区的交界处,可治疗周围性面瘫、三叉神经痛、痤疮、扁平疣、面部皮肤病等,是美容要穴。

(8)扁桃体:在耳垂正面下部,即耳垂7区、耳垂8区、耳垂9区,可治疗扁桃体炎、咽炎、小儿腺样体肥大等。

9. 耳背穴位

(1)耳背心:在耳背上部,即耳背1区,可治疗心悸、失眠、多梦等。

(2)耳背肺:在耳背中内部,即耳背2区,可治疗咳喘、皮肤瘙痒等。

(3)耳背脾:在耳背中央部,即耳背3区,可治疗胃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

(4)耳背肝:在耳背中外部,即耳背4区,可治疗胆囊炎,胆石症,肋痛、近视等。

(5)耳背肾:在耳背下部,即耳背5区,可治疗头痛、头晕、神经衰弱。

(6)耳背沟:在对耳轮沟和对耳轮上脚、下脚沟处,原称“降压沟”,可治疗高血压、皮肤瘙痒等。

10. 耳根穴位

(1)上耳根:在耳根最上处,可治疗鼻黏膜出血、哮喘等。

(2)耳迷根:也叫中耳根:在耳轮脚沟的耳根处,可治疗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病、鼻塞、心动过速、腹痛、腹泻等。

(3)下耳根:在耳根最下处,可治疗低血压、下肢瘫痪等。

四、经验耳穴与可治疗病症

1. 升压点:在屏间切迹下方中点,可治疗低血压、头晕、神经衰弱等。

2. 降压点:在三角窝内的外上角,可治疗高血压等。

3. 兴奋点:在睾丸穴与丘脑穴之间,可治疗嗜睡、遗尿、肥胖症、阳痿、希恩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闭经等。

4. 糖尿病点:在胰胆穴与十二指肠穴之间,可治疗糖尿病。

5. 便秘点:在与坐骨神经、交感穴呈等边三角形的对耳轮下脚的上缘处,用于治疗便秘、结肠炎等。

6. 平喘点:对屏尖外下方0.2厘米处,可治疗哮喘,胸闷,支气管炎、过敏性瘙痒等。

7. 饥点:在外鼻与肾上腺连线的中点,可治疗肥胖症、神经性贪食、易饥饿、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8. 渴点:在外鼻与屏尖连线的中点,可治疗口干、口渴、神经性多饮、尿崩症、糖尿病等。

9. 降率穴:在渴点与外耳连线的中点,可治疗心动过速、房颤等。

10. 热穴:在尾椎与腹穴连线的中点,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栓性静脉炎、雷诺病、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液循环障碍和肢体怕冷、无脉症,急性腰扭伤、功能性低热等。

11. 乳腺:在胸椎与胁肋连线的中点,可治疗乳腺炎、乳腺增生、少乳、乳腺肿瘤等。

12. 身心穴:在耳垂7区的中点,可治疗抑郁、焦虑、神经衰弱、容易紧张等。

13. 快活穴:在与身心穴相对应的耳背部,主治神经衰弱、抑郁、焦虑等。

14. 神经衰弱点:在耳垂4区的中点,可治疗失眠、睡眠浅、易醒、早醒、睡眠时间短等。

15. 睡眠深沉穴:在与神经衰弱点相对应的耳背部,主治睡眠轻浅、睡眠时间短、早醒、易醒等。

16. 聪明穴:在与额相对应的耳背部,是健脑要穴,可治疗失眠、健忘、头晕、头昏、头重、前头痛、记忆力减退、儿童智力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等。

17. 神经官能点:在耳轮脚切迹,主治各种神经官能症。

18. 膈,即耳轮脚棘:在外耳道口直上的耳轮脚起始部凸起处中央,可治疗呃逆、血液病、皮肤病、咳嗽、内脏出血等。

19. 支点:在膀胱与缘中连线的中点,即耳轮脚中点下缘处,可治疗咳血、白细胞减少、紫癜、偏头痛、内脏痉挛性疼痛、躯体疼痛、呃逆、嗳气、皮肤瘙痒、遗尿、尿频、水肿、糖尿病等。

20. 止血点:在交感外上方偏耳轮处,主治鼻衄等各种出血。

21. 枕小神经点:在耳轮结节起始部内侧缘,可治疗神经官能症、头面及半身麻木、偏头痛、耳郭痛、颈椎病、四肢末端麻木、脑血管痉挛、动脉硬化等。

22. 风湿线:指穴与锁骨穴的连线,可治疗风湿痛、肩周炎、全身酸痛。

23. 阑尾穴;在指穴上方,耳舟顶端,可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结肠炎。

24. 耳大神经:在颈椎至锁骨的底边,向下做等边三角形的顶点,可治疗肩颈综合征、颈椎病、落枕、肩周炎、肩背肌纤维炎、上肢麻木等。

25. 速听点:在肘穴外侧近耳轮的内侧缘,可治疗耳聋、听力减退。

26. 尾椎:在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三角窝外侧缘,可治疗尾椎及尾骨相应部位疾患。

27. 子宫:在三角窝前中1/3的中点,可治疗妇产科疾病、男性前列腺炎、遗精等。

28. 防近点(薛氏):在皮质下近内分泌处,有探测阳性点存在,可治疗近视、散光等。

29. 催眠点:在口与心穴连线的中点,可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

30. 新眼点:在食道穴、贲门穴、肺穴3穴之间,可治疗近视、屈光不正等。

31. 心脏点:在渴点与外耳连线的中点,可治疗心动过速、房颤、心律不齐等。

32. 耳颞神经点:在耳屏内侧,咽喉与内鼻向内,与之形成等边三角形,主治神经衰弱、头晕、咽喉部疾病、耳郭痛、耳前痛、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等。

33. 遗尿点:在缘中内侧0.2厘米处,可治疗遗尿、尿频等。

34. 晕区:在缘中与枕穴连线的中点,此点与脑干穴、缘中穴两穴之间的区域,主治头昏、眩晕、神经性头痛等。

35. 神经衰弱区:在枕穴、顶穴、颈椎穴3穴之间的区域,可治疗失眠、迟睡、神经衰弱等。

36. 顶点即头顶:在枕穴前下方0.25厘米处,可治疗头顶痛、偏头疼、全头痛、眩晕等。

37. 丘脑:在对屏尖直下与对耳屏耳甲缘近肺处,可治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月经病、神经衰弱、肥胖症、嗜睡、水肿、内分泌紊乱。

38. 睾丸:在对屏尖与丘脑连线中1/3处,可治睾丸炎、附睾炎、前列腺炎、性功能低下、不孕症等。

39. 卵巢:在对屏尖与屏间切迹连线的前3/4之内侧缘,可治疗附件炎、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闭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性冷淡、不孕症。

40. 癫痫点:在卵巢1与睾丸1连线的中后1/3处,可治疗癫痫、癔病等。

41. 心血管系统皮质下:在卵巢与睾丸连线的前中1/3处,可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42. 神经系统皮质下:在卵巢与丘脑连线的中点,可治疗大脑功能失调、疼痛、神经官能症、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忧郁等。

43. 消化系统皮质下:在心皮和神皮连线做底边向外做等边三角形之顶端,可治疗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积滞、胃炎、十二指肠炎、肝胆、胰腺疾病等。

44. 垂体:在脑干与丘脑连线的中点,可治疗指端肥大症、尿崩症、产后宫缩无力、性功能障碍等。

45. 脑点:在缘中与垂体连线中下1/3处,可治疗脑动脉硬化、供血不足、脑血栓后遗症、小脑共济失调、癫痫、帕金森病、小儿多动症、生殖泌尿系统疾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尿崩症等。

46. 拔牙麻醉点:在耳垂一区外上角,可治疗牙痛,或用于拔牙麻醉。

47. 多梦点:在神经衰弱区相对应的耳背处,可治疗失眠、多梦、癔症等。

五、常用重要耳穴之“五脏”耳穴的中医辨证、作用与可治疗病症

耳穴“五脏”穴定位如图14所示。

图14 耳穴“五脏”穴定位示意图

(一)肾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肾藏志”“肾气通于耳”“肾主骨生髓”。我国古代的“壮腰八段功”就是一种传精、养气的方法,中国有“腰为肾之府”之说。从经络学说,两肾从属于督脉命门穴。命门含有生命之门的意思。在《类经附翼》说:“命门总主乎两肾,两肾皆属于命门。故命门都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生死之窦。”中医诊病常用“肾虚”解释许多疾病所致的常见症状。因此养肾补肾相当重要,可强骨实髓、聪耳补脑、畅气活血;并可治疗各种慢性病,尤其是老年性疾病,更强调补肾的重要性,故有“修其城廓以补其肾气……”之说。现代医学概念认为肾脏是脊椎动物的一种器官,属于泌尿系统的一部分。它负责过滤血液中的杂质、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最后产生尿液经由排泄器官排出体外;同时也具备内分泌的功能以调节血压。在人体中,正常成人具备两枚肾脏,位于腰部两侧后方。

1. 中医学对肾的辨证理论概念

(1)肾藏精,其华在发:肾能藏五脏六腑的精气,当需要的时候,随时供给。肾又是先天生命的根本,所以人得肾气才能生长发育,齿更发长;到了成年时期,肾气强盛、精气充满的时候,更易有子;而肾气衰的时候,就要发堕齿槁。

(2)肾主骨生髓,通于脑,作强之官,而出枝巧:骨和髓的充实与否,由肾气的盛衰决定。因为肾生骨髓,而诸髓皆属于脑;脑是诸髓的会合,而又下通于肾;所以人体的强弱和智愚,都与肾有关系。

(3)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因为肾气通于耳,所以肾气盛则耳能辨别五音。而肾又是藏精和蒸化水分并从膀胱排泄的脏器;命门的真火盛衰,又与大便的排泄有关,所以肾又开窍于前后二阴。

(4)在志为惧,藏志:由于肾为藏精之所,与脑髓相通,开窍于耳,所以肾虚精少,就有头昏、脑转、耳鸣、健忘、失精的症状,治疗也就要补肾填精。肾又为水脏,有司开和排泄的作用,因此肾病可致水肿病变,治疗当温肾分利。

五脏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以维持正常的平衡状态。古代医家为了证明这个道理,就运用了五行学说,把五脏分属于五行,采取相生相克的理论来阐述。如果任何一个脏器发生了太过或不及,便会相乘相侮而成病态。例如,心火刑金的吐血,应该泻肝泻火;肝木克土的泄泻,应当疏肝实脾。同是眩晕症状,有肝旺、肾衰、脾虚的不同,治疗也有泻肝、补肾、培土的区别。这些都是从五行生克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病变影响,从而应用于临床实践的。

肾穴具有补肾固精、滋阴壮阳、强筋壮骨、益髓健脑、纳气平喘、聪耳明目、生发,调理膀胱等功效,为防治疾病、美容、保健的首选要穴。

2. 肾穴可治疗的范围

(1)泌尿系统疾患,如肾炎、肾盂肾炎、肾功能减退、膀胱炎、前列腺炎、尿道炎、尿路结石、遗尿、尿失禁等。

(2)生殖系统疾病,如性功能低下(阴冷、阳萎)、不育、不孕、遗精、滑泄、月经不调、崩漏、白带过多、精囊炎、精索静脉曲张等。

(3)骨骼、腰腿病症,如骨质增生、骨软化症、骨质疏松、骨折、骨结核、腰腿痛(包括坐骨神经痛)、关节痛等。

(4)头面五官病症,如头晕、头昏、头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牙龈出血、假性近视、夜盲症、中心性视网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脱发、斑秃等。

(5)神经和肺部病症,如失眠、心悸等神经衰弱症候群,久喘、久咳等。

(6)胃肠道疾病,如食欲不振、慢性腹泻、大便干秘等。

(7)各种慢性疾病,各种组织器官功能低下或亢进导致的疾病,都可以考虑肾穴配合治疗。因为中医认为肾为人体阴阳根本所在,主持着元阴与元阳,是生命的根本,久病必入肾,损及元阴及元阳,故从肾治,即考虑从根本调理。肾穴是补益要穴,也是耳穴治疗中最常用耳穴之一。

(二)心

心位于胸中,五行属火,为阳中之太阳,称为“阳脏”或“火脏”。心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中医讲究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中医学认为心脏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生命中心。

1. 中医理论话“心脏”

中医对于心的主要生理功能的记载较早见于《黄帝内经》的《素问·痿论篇》中的“心主身之血脉”和《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中的“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据此,后世医者将心的生理功能总结为“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血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心脏血管循环系统和血液中红色的部分。心以阳气为用,心阳有推动心脏跳动,温通全身血脉,兴奋精神的作用,以保证身体生机不息。

在生理上,人的心气强健,推动血液运行的生理功能正常;气血运行通畅,全身的生理功能正常,表现为面色红润而有光泽,脉搏节律均匀,和缓有力。清代唐宋海所著的《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中说:“心为火脏,烛照事物,故司神明。”“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是大脑的生理功能,即大脑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古人之所以把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与“心藏神而主神志”的功能分不开的。心感觉到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精神振作、神志清晰、思考敏捷、对外界信息的反应灵敏而正常。

2. 中医学辨证“心”的6大功能

(1)心主血脉。

中医学认为,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可以从面部的色泽变化显现出来。心脏有规律地跳动,与心脏相通的脉管亦随之产生有规律的搏动,称之为“脉搏”。在人体的某些部位可以直接感觉到脉搏的跳动,例如,颈侧部(人迎脉)、腕部(寸口脉)等可触及。中医通过触摸这些部位脉搏的跳动,来了解全身气血的盛衰,作为临床诊断疾病的依据。心脏的跳动,还可以在左乳下方触及(相当于西医二尖瓣听诊位置),中医将此部位称之为“虚里”。触摸虚里感知心脏的跳动,有助于对心脏病的诊断。

全身的血脉同属于心,由心主司;心,其华在面,面部的色泽可以反映心血、心气的盛衰及其功能的强弱;心,在窍为舌,心的经脉上通于舌,舌主味觉和语言,均有赖于心主血脉和藏神的功能;心,在志为喜,喜是心之精气对外界刺激的应答而产生的良性情绪反应;心,在液为汗,心精、心血为汗液化生之源,心主司汗液的生成与排泄。心与自然界夏气相适应,夏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属阳中之阳,心为火脏,阳气最盛,同气相求,故与夏季相适应。

(2)心藏神,主神志。

中医学认为,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是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可以通过人的眼神、表情、语言、动作等反映出的状态,又称为“神气”,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心主神志,主神明,是指狭义的神。《黄帝内经》的《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篇》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主调神。在《黄帝内经》的《素问·移精度气论》中记载:“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形与神”俱是生命的征象,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心为君主之官”。在《灵枢·邪客》中有记载:“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在《素问·宣明五气论》中亦有记载:“心藏神”。所以,目之所以能视,耳之所以能听,口之所以能言,肢体之所以能动,凡一切思维意识及形体活动,无不是神在人体发挥作用所表现的形式。所以防衰取心。心脏功能正常,神明通达,各脏腑功能各司其职,身体健康。心穴具有宁心安神,通脉止痛、清热退火之功效。所谓“心明眼亮”。

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精神振作、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对外界信息的反应灵敏而正常。反之,则可出现精神意识或思维活动的异常,从而出现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则谵狂;或出现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等临床表现。

(3)心在志为喜。

藏象学说认为,人的情绪变化由五脏精气所化生,把喜、怒、思、忧、恐等5种情志活动称为五志,分属于五脏。故在《素问·天元纪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说:“在脏为心……在志为喜”即是说五志之中,喜为心志。喜乐愉悦,一般来说对心属于良性的刺激,有益于心主血脉等生理功能。所以《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但是,喜乐过度,则又可使心神受伤,神志涣散而不能集中或内收。故《灵枢·本神》又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应当指出,由于心为神明之主,故不仅喜能伤心,五志过极均能损伤心神,导致神志病变。所以,《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又说:“愁忧恐惧则伤心”;《素问·本病论》也说:“忧愁思虑则伤心”。

(4)心在液为汗。

汗和心脏有何关系呢?汗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由玄府(汗孔)排出的液体。因心主血液,所以中医又有血汗同源之说,即汗是血液中分离出来的。而心主血,故有“汗为心之液”之说。

(5)心开窍于舌。

舌为心的外候。舌的主要功能是主味觉和表达语言,其功能正常,要依靠心主血脉和神志的生理功能。心的功能正常时舌质红润、运动自如、味觉正常、语言流利。而心火上炎,则舌尖红赤而痛;心的阴血不足,则舌质红绛瘦瘪;神志异常,则舌强不灵活,舌卷、失语、语塞。心有病变,均可以从舌上反映出来。

(6)养生先养心。

中医强调养生必先养心,养心是保持脏腑功能健康运行的基础。如何“养心”呢?养“神明之心”宜调神,恬淡虚无、心胸豁达,常喜、去杂念。其次,养“血肉之心”,宜益气补血,清心开窍。心为阳脏,治宜养心安神、益气补血、清心开窍等。

3. 心穴可治疗范围

(1)心血管系统疾患,如冠心病、心肌炎、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或过缓、心绞痛、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低血压等。

(2)神经、精神系统疾患,如失眠、多梦、脑力下降等神经衰弱症候群、精神分裂症、癫痫、昏厥(晕眩)等。

(3)舌咽、口腔、眼部疾患,如急性或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舌炎、口腔炎、声音嘶哑、暴盲、言语不利、急性结膜炎等。

(4)汗液排泄失常,如盗汗、自汗、多汗、无汗等。

(5)“热症”,中医认为,心属五行中的火,故凡属于中医的“热症”都可考虑用心穴治疗。

(三)脾

现代医学认为脾具有的4大功能是储血功能、滤血功能、造血功能、免疫功能。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对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储血功能

脾可以储存约40毫升血液。当人体处于运动状态,出现失血或缺氧等情况时,脾所储存的血液会排放入血循环中,从而补充血容量。

2. 滤血功能

正常的脾内含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能过滤掉血液中的异物、细菌、抗原以及衰老死亡的细胞,尤其是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

3. 造血功能

人处于胚胎时期,脾会参与造血,之后脾的造血功能会弱化,但是脾内仍含有少量的造血干细胞,当人体发生严重缺血的情况时,脾还能恢复造血功能,产生红细胞、血小板等。

4. 免疫功能

脾具有产生淋巴细胞的功能,还能产生对免疫反应有调节作用的免疫球蛋白、补体血清蛋白质等免疫物质,因此脾有着重要的免疫功能。

5.“脾”的辨证性概念

中医所说的脾相当于西医的消化系统,脾主运化、脾气主升、脾主统血等,脾为后天之本。脾可运化水谷精微,把精华输送到全身各处。脾在消化吸收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摄生防衰离不了脾穴,脾穴以强化后天之本。

脾穴具有帮助消化食物、健脾化湿、化生气血、营养肌肉、维持血液正常循环等功能,具体功能如下。

(1)脾主运化。

中医所说的脾与西医中的脾脏不同,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可将摄取的食物转化为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吸收、输送到身体各个脏器、组织,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2)脾气主升。

脾气有向上升散的特点,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被吸收后,被输送到心和肺,再通过心和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脾主升提,可使身体各个脏器位于正常位置,不下陷,降低脱肛、子宫脱垂等疾病发病率。

(3)脾主统血。

脾能统摄全身的血液。当脾统摄血液功能正常时,可使全身气血充盈。当脾不统血时,常有便血、皮下出血、鼻出血、月经量增多、崩漏等出血状况。

6. 脾和胃的关系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运输和消化食物,胃的生理功能是接受,储存食物、分泌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分解后将食物运输到肠。中医认为脾和胃相表里,共同居于人体中焦,两个脏器之间相辅相成,既能相互联系也能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是指共同完成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运输的过程,相互影响是指其中一个发生病理改变时,另一个也会受影响出现不适。

7. 脾穴可治疗范围

(1)消化道疾病,如口腔溃疡、唇烂、食欲不振、腹胀、肠炎、腹泻、便秘等。

(2)四肢、肌肉的病症,如四肢无力、关节肿痛、肌肉萎缩、肌无力等。

(3)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肝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

(4)与血液有关的病症,如崩漏、月经不调、贫血、牙龈出血、皮下出血、便血等。

(5)气血虚衰病症,中医认为脾是气血化生之本,故凡气血亏虚类病症,如面色无华、不耐烦劳、消瘦虚胖、头晕、水肿、白带过多等,都可通过脾穴治疗。

(四)肺

肺居胸中,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肺有分叶,左二右三,共五叶。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通道;助心行血而贯通血脉,通调水道,参与水液代谢,输精于皮毛,主一身之表。

肺上通喉咙,肺经肺系(指气管、支气管等)与喉、鼻、口相连,故称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外窍”,“肺开窍于鼻”。

1. 肺的生理功能

(1)主气、主呼吸之气。

生理:肺气宣发,呼出浊气;肺气肃降,吸入清气。

病理:肺气不宣,胸闷咳嗽;肺气不降,喘咳气逆。

(2)主一身之气。

肺主气,气有呼吸之气和人体之“真气”。“肺者生气之源,乃五脏之华盖。”生命的维持依赖于水谷精气的给养,如果没有肺来呼吸,则不能使精气发挥维持生命的作用。在《灵枢·剌节真邪篇》中记载:“真气者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清代江涵暾所著的《笔花医镜》中提出:“肺气之衰旺,关系寿命之长短。”因此防衰取肺。以调真气,以充养全身。肺穴具有宣肺、通血脉、止咳平喘、疏风解毒、通鼻利咽、通调二便等功效。

(3)宗气的生成。

生理:肺吸入自然之清气和脾转运水谷之精气,二者结合生成宗气。

病理:呼吸失常;宗气生成不足,形成气虚。

(4)气机的调节。

生理:肺有节奏的呼吸,调节全身气的升降出入。

病理:肺呼吸运动失常,全身之气升降出入失常。

(5)主行水。

生理:肺之宣发与肃降可推动或调节水液的输布和排泄;宣发指将水液向上向外布散;肃降指将水液向内向下输送。

病理:肺失宣降导致水液输布和排泄失常;肺失宣发则无汗、水肿;肺失肃降则咳逆、小便不利、水肿。

(6)肺朝百脉。

生理:全身血液经百脉会聚于肺,进行清浊之气的交换后,又经百脉输送到全身。

病理:肺病不能助心行血;心血运行不畅影响及肺。

(7)肺主治节。

治理调节呼吸运动,调节全身气机,治理调节血液运行,治理调节津液代谢。

2. 肺的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

生理:肺位最高,覆盖五脏六腑之上。

病理:外邪侵袭,首选犯肺。

(2)肺为娇脏。

生理:肺脏清虚而娇嫩,不耐邪气入侵。

病理:外感之邪首先犯肺,脏腑病变最易及肺。

(3)肺主宣发与肃降。

宣发:指向上升宣,向外布散。呼出体内浊气;将津液与水谷精微上输头面,外达皮毛;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以司汗孔开合。

肃降:向内向下清肃通降。吸入自然之清气,并将宗气向下布散;将津液与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于脏腑;将浊液下输于肾和膀胱。

(4)肺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与秋气相通应。

古人说“肺不伤不咳”,所以咳嗽是肺部疾病很常见的症状。

中医所说的肺脏虽与西医的肺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义上不完全相同。西医的肺是一个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中医所说的肺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学和病理学方面的概念,它既具有西医的肺的作用,又有部分肾脏的作用。

3. 中医对于肺的理解

肺为华盖,即肺为五脏之天。肺在人体胸腔的最上部,它像一把伞一样照在人体的皮肤上,与外界形成了一个隔层。

4. 肺穴主治范围

(1)呼吸系统病变,如感冒、咳嗽、胸闷、哮喘等。

(2)鼻咽疾患,如鼻炎、鼻衄、声哑、咽炎、扁桃腺炎等。

(3)皮肤病变,如皮肤瘙痒,荨麻疹、扁平疣、痤疮,还有脱发等,是美容要穴。

(4)二便排泄失常,如小便不利、水肿;大便秘结、泄泻以及痔疮等。

(5)“气虚”病症,中医认为肺主气,故凡属中医所指的“气虚不足”症,如气虚乏力、经常容易感冒、感冒的病程长,久治不愈者,都可用本穴治疗。

(6)针对戒烟、戒毒本穴有独特的疗效。

(五)肝

肝穴具有疏肝理气、活血祛瘀、祛风解毒功效。在《素问·金匮真言论篇》中说:“东方青色、入通入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肝气通于目”,故肝穴是治疗近视的主要穴位,具有止痛和胃、清肝明目、熄风、养肝益血、舒筋活络等功效。

1. 中医对肝的认识

肝是人体重要的五脏之一,人体多个脏器的疾病都和肝有关,如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情志病、月经病。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疏泄和升发,疏泄就是疏泄气机,疏泄消化,疏泄情智,疏泄气血;升发是指人体发生发育和再生修复的生命机制。肝主升发是指肝脏对人体的发生发育和再生修复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疾病发生发展及康复之中,再生修复的机制是很重要的。

2.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1)肝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发泄、升发。肝主疏泄,主要是指肝脏对全身阴阳气血的重要调节作用。肝主疏泄泛指肝脏疏通、宣泄、条达升发的生理功能。

(2)调畅气机: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存在于人体的气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其基本的形式为升、降、出、入。气的这种运动,维持着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活动,促进体内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而肝的疏泄功能,对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疏通调节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人体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脉通利,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正常、协调。如果某种原因导致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失常,则会出现这两方面的病理变化。

(3)通利气血水:人体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亦有赖于气的升降与出入运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肝主疏泄,能调畅气机,故与血及津液的运行和代谢密切相关。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正常,气机调畅,则血与津液运行通利;如果肝气疏泄的生理功能失常,气机阻滞,则可导致血液及津液方面的多种病理变化。

(4)促进脾胃的运化: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依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但脾胃之间的纳运升降运化是否协调平衡,则又要依赖于肝的疏泄功能是否正常。一般来说,肝对脾胃运化功能的影响是促进脾胃的升降及分泌胆汁,以助消化。

(5)调畅情志:情志活动,是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的组成部分,它本为心所主持,但亦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这是因为人的情志活动,要以气血为物质基础,而气血的正常运行,亦受到肝气疏泄功能的调节。如果肝气疏泄失常,气机不调,气血不和,则可引起情志的异常变化。主要表现在肝气亢奋或肝气抑郁两种情形。这是肝的疏泄功能对情志的影响。另外,在反复且持久的情志异常情况下,亦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郁结,或升泄太过等病理变化。

(6)女性的排卵和月经来潮,男性的排精等亦与肝气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

3. 肝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1)肝在志为怒;

(2)肝在液为泪;

(3)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4)肝在窍为目。

肝在志为怒,怒是人们受到外界刺激时的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是一种不良的情志刺激。肝与怒的关系最为密切,故称“肝在志为怒”。一方面,大怒可以伤肝,导致疏泄失常,肝气亢奋,血随气涌;可见面红目赤,心烦易怒,甚则可见吐血、衄血、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另一方面,如肝失疏泄,也可致情志失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心烦易怒。如在《素问·举痛论》中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飧泄,故气上矣。”在《素问·脏气法时论》中也有记载:“肝病者……令人善怒。”

4. 肝藏血

唐代王冰在其注释的《黄帝内经·素问》中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体即使在安静休息时,血液总量的绝大部分依然在心血管内迅速地循环流动着,这部分血量称为循环血量。而在活动时更促进了血液循环,以适应生理功能的需要,因此有“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的记载。还有一部分含血细胞较多的血液滞留在肝、肺、皮下和脾等处的血窦、毛细血管网和静脉内,流动较慢,这部分血量称为储备血量。因此肝脏也起了部分储血库的作用。

5. 肝的生理特性

(1)肝为刚脏,其气易亢易逆:刚,这里指刚强、躁急之意。古人把肝喻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又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其气主升、主动。所谓“体阴”,一是指肝为五脏之一,与肾同位于人体下焦,故属阴,二是肝为藏阴血之脏。所谓“用阳”,是说肝为风木之脏,外应春生之气,其气主升、主动。因为在生理上肝主升、主动,所以在病理上,肝气易逆,肝阳易亢。肝病在临床上常可见到眩晕,头胀头痛,甚或抽搐的肝气亢逆之象。因为肝气容易亢逆,故前人有“肝无虚症”之说,虽有些失之偏颇,却也反映了肝的生理、病理特性。

(2)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属木,应自然界春生之气,宜保持柔和、舒畅、升发、条达。既不抑郁也不亢奋的冲和之象,才能维持正常的疏泄功能,所以暴怒及思虑不解等情志刺激,最易影响肝的疏泄功能。暴怒可致肝气亢奋,出现面红目赤,头胀头痛,心烦易怒等症;思虑过度可导致肝气郁结,出现郁郁寡欢,多疑善虑,或悲伤欲哭等。

肝与春气相应:人与天地相参,五脏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相通应,则肝应春气。春季万物复苏、欣欣向荣,有利于肝气的升发、调畅。但是如果自然界春季风气太盛,则可对肝产生不利影响。

6.“肝胆相表里”

肝胆相表里是一种中医脏腑理论。中医认为肝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胁之内,肝胆不仅解剖部位邻近,肝经与胆经相互络属,而且两者在生理和病理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成语“肝胆相照”缘出于此。

7. 肝穴主治范围

(1)肝胆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肝炎后综合征、胆囊炎、胆石症等。

(2)筋腱、肌肉、血管神经疾患,如筋肌扭伤,肌无力、肌萎缩,腰、腿、胸、肋、背、肩及各大小关节痛等。多种神经痛、高血压、高血压危象、偏瘫、舌麻、肢体麻木、手足痉挛、抽搐、脉管炎、无脉症等。

(3)头、目(肝穴是眼保健要穴)、耳、阴器病症,如头痛、眩晕、口眼歪斜、面肌痉挛、近视眼、单纯性青光眼、结膜炎、麦粒肿、耳鸣、中耳炎、夜盲症、睾丸炎、精索静脉曲张症、疝气、外阴瘙痒、湿疹、黄褐斑等。

(4)与血液有关的病症,如月经不调、崩漏、缺铁性贫血、皮下出血等。

(5)腹部病症,如胃痛、腹泻、腹痛、腹胀、便秘等。

(6)与精神和内分泌有关的病症,如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神经衰弱、烦躁易怒、精神分裂症、癫痫、肥胖症等。

六、常用重要耳穴之“六腑”耳穴功能作用

六腑是水谷出入转输、受清泌浊的通路,属阳属表,它配合五脏而活动。

耳穴“六腑”穴定位如图15所示。

图15 耳穴“六腑”穴定位示意图

1. 胆

胆为奇恒之腑,具有储存、排泄胆汁的功能,有助于肝主疏泄功能的控制和调节。胆还主决断,胆是一个与精神活动有关的腑,具有帮助人体判断事物、做决断的作用;胆为“中正之官”,胆气的盛衰可以决定思想意识的果敢与否。外在因素的刺激,仍然可以因内在器官的活动而取得适应和改变,以避免受到不良的影响,胆主要承担着这一任务。

胆藏清净之液,而其他各腑中之液皆浊;因此它是“中精之腑”,并与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同属“奇恒之腑”。

2. 胃

胃具有主收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的功能。胃为水谷之海,仓廪之官,为后天给养来源。胃既能容纳水谷,又有运化吸收水谷精气的作用,以供给需要,所以说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是后天的根本。胃是指能够初步消化食物变为食糜,与脾主运化配合才能将水谷化作精微,疏散全身。而胃主通降,以降为和,指胃以通畅下降为顺,饮食入胃后进一步消化吸收的过程。

3. 小肠

小肠主受盛化物而分别清浊,为受盛之官。它吸收营养、水谷精微,能化物而使精华归于五脏,使糟粕从六腑排泄;并使糟粕中的水分归于膀胱,渣滓归于大肠。因此小肠如有病变,可以影响营养吸收造成营养缺乏,还可能影响大便和小便的排泄。小肠主化物,即接受消化的食糜,并进一步消化为水谷精微和糟粕,是化物的作用。小肠也主泌别清浊,指小肠可将食糜分为清浊两部分的功能。清者,即水谷精微和津液,由小肠吸收经脾气的转输作用输布全身;浊者,即食物残渣和部分水液,经胃和小肠之气的作用传送到大肠。

4. 大肠

大肠主要作用为传泻糟粕,是水谷废物排泄的通路。从胃的受纳、腐蚀及脾的运化,经过小肠的分别清浊后的食物糟粕,吸收水液后形成粪便,由大肠转化至肛门排出体外,构成一个水谷运化、吸收、排泄的过程。

5. 膀胱

膀胱主储存和排泄尿液的功能,即储存尿液至一定程度时,通过肾的气化作用,使膀胱开合有度,尿液自主排出体外,如气化失常,就会造成癃闭或遗溺。

6. 三焦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主要分布于胸腔和腹腔,人体的其他脏腑均在其中。三焦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即将躯干划分为三个部分。纵观三焦,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横膈以下到脐为中焦,包括脾、胃,脐以下至二阴为下焦,包括肝、肾,大肠、小肠、膀胱、女子胞等。其中肝按其部位来说,应划归中焦,但因它与肾关系密切,故将肝和肾统一划归为下焦,三焦的功能实际上是五脏六腑的全部功能。

三焦主要可运行水液,通行元气。三焦运行水液指全身水液的输布与排泄,由多个脏腑共同完成,但需要以三焦为通道进行。通行元气,是指三焦为体内元气运行的通路,只有以三焦为通道,元气才可运行全身,发挥作用。总的来说,三焦有以下两种功能。

(1)流通气血:水谷的精微一定要经过三焦的传输,而后才能送达脏腑、百骸,使得气血津液周流不息,各走其道,以温分肉、肥腠理。

(2)沟通水道:三焦流通水液,并将多余的水分下输至膀胱,犹如行水的沟渠。所以说它是“决凛之官”,也是水道外出的道路。假如三焦不通,即有肿胀、小便不利的病变。

七、“五脏”与“六腑”的相互关系

人体繁复,五脏六腑各具功能,唯有气血通达、脏腑调畅、相互协同运作,才可维持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倘若其中某一环节出现纰漏,则可能引起人体出现不适症状,因此应仔细关注自身情况,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脏六腑相互配合,互为表里,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谈到五脏,也就联系到六腑兹分述如下。

1. 肝与胆

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胆互济。所以肝胆实热的患者,有寒热、胁痛、胸满、口苦、呕吐等症状。而平肝足以泻胆,泻胆也可以平肝。

2. 胃与脾

胃主腐熟,脾主运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二者分工合作。所以任何一方有病,都会相互影响,治疗上也应二者兼顾。

3. 心与小肠

心和小肠的经络互通于心,心火盛,舌尖碎痛,小便也会出现赤涩。所以采用清心利小便的疗法,可以使心和小肠的热从小便外出。

4. 肺与大肠

大肠的传导依赖于肺的肃降。一方面,肺主一身之气而司宣发肃降,肺气不降,则腑气不降;肺气下降,则大肠传导有力;另一方面,肺主行水,通调津液到大肠,使大肠润而不燥,以助传导糟粕。若肺气虚弱或肺气不降,可导致大肠无力传导,而引起排便困难;或因痰热阻肺,不能输布津液于大肠,导致肠糟、腑气不畅,发为便秘。

5. 肾与膀胱

肾和膀胱互为表里。小便既要靠肾的运化,又要藏于膀胱,从而得以正常地排泄。所以如果小便不通就应当温化肾和膀胱之气。

6. 心包络与三焦

心包络是心的外卫,三焦为脏腑外卫,二者脉络原自相通。在经络方面,手厥阴经心包经从胸中开始,浅出属于心包,通过膈肌,经历胸部。上腹和下腹,络于三焦。手少阳经是络心包,属三焦,是相互交通的。所以心包络和三焦的关系也很密切。

7. 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系指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六者。肾主骨、髓,心主血脉,肝胆互为表里,均已在前面叙述过。

脑为髓海,居于巅顶,为天灵盖所包涵。《黄帝内经》云:“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目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输耳鸣、胫痠、眩晕、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所以脑的正常与否,直接表现为一个人的精力是否充沛。如果髓海不足,脑的功能减弱,则表现为懈怠无力、眩晕、耳鸣等症。

8. 女子胞

女子胞亦称胞宫或子宫,位于小腹部大肠之前,膀胱之后。女子在发育以后,由冲、任脉的通盛而发生月经;在孕育之时,女子胞又有保护和给养胎儿的作用。在病理上,妇女经产、带下诸疾,常由于冲、任脉失调所致,而冲、任脉又起于胞中。所以女子胞在女子的生理和病理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上述中医脏腑理论、概念在耳穴诊断、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际应用价值,故需要学习掌握。

八、其他常用重要耳穴的功能与可治疗病症

(一)内分泌穴

多种实验证明,激素可明显加速或延缓衰老。因为内分泌系统,如性腺、脑下垂体、胸腺、甲状腺、肾上腺等分泌出的激素,与人体生长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证实,激素受体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老年人细胞形成受体的速度慢于年轻人,并且分解速度快,内分泌系统在衰老期则干脆停止发挥作用。受体的损失和减少,是衰老过程的一个重要机制,衰老与内分泌系统的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抗衰老需刺激内分泌系统,以激发其功能。

内分泌穴对甲状腺、肾上腺、脑垂体、性腺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具有调月经、抗风湿、抗感染、抗炎、利尿等功能,是抗衰老、美容的要穴。主治以下5类病症。

(1)生殖泌尿系统病症,如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附件炎、宫颈炎、性功能低下、不孕不育症、肾炎、膀胱炎、水肿等。

(2)分泌腺功能紊乱,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肾上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糖尿病、肥胖症、乳汁不足、消化不良、萎缩性胃炎、咽干等病症,尤其对胃酸、胆汁、乳汁、唾液腺分泌不足等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3)过敏性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荨麻疹等。

(4)一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5)一些皮肤病症,如痤疮、扁平疣、酒渣鼻、盘状红斑狼疮、黄褐斑等,内分泌穴是美容要穴。

(二)皮质下穴

皮质下穴是健脑的重要耳穴。人大脑的老化一般从30岁开始。要延缓老化,一方面要经常用脑思考,这样可使头脑更加灵敏,如采用记忆、计算、读书等方法多加刺激和思考预防大脑老化,“用进废退”;另一方面,刺激皮质下穴,可增强思维、提高记忆力,通过大脑皮质,调节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系统,保持神经系统的健康,防止早衰。

皮质下穴具有调节大脑皮质和皮质下自主神经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的作用,具有镇静、抗炎、调整内脏功能、调节寒热和汗液分泌等,治疗病症范围比较广泛,常用于治疗以下4个方面的病症。

(1)与神经系统有关的病症,如失眠、嗜睡、脑力减低等神经衰弱症候群、肢端发热或发冷、多汗、多尿、遗尿、遗精、癔病、假性近视、多种原因导致的内脏、躯体或四肢的疼痛等。

(2)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胆囊炎、胆石症等。本穴对内脏平滑肌的兴奋作用明显,治疗胃下垂和肠道蠕动缓慢所致的腹胀效果好。

(3)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低血压、休克、大动脉炎、血栓性脉管炎、静脉炎、雷诺病、红斑性肢痛症、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4)近视,笔者在皮质下区探测出具有特异性的近视敏感点,称之为“防近点”,通过“防近点”治疗近视效果显著。具体定位在皮质下近内分泌处,位置基本固定,可以探测寻找。

(三)屏间后穴(目2穴)、额穴

屏间后穴(过去称为“目2穴”)与额穴可以看作一个合并的“额穴”,是耳穴中的健脑要穴,有“聪明穴”之称,也是治疗近视的重点穴位区。刺激额穴可增强思维,提高记忆力,清脑明目。通过大脑调节,保持神经系统的健康,防止大脑及视力早衰。

额穴具有镇静、止痛、消炎、健脑、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以下4个方面的病症。

(1)失眠、多梦、嗜睡、脑力衰退等神经衰弱症候群。其中额穴对睡眠失常的双向调节作用和健脑作用较为明显。

(2)美容。额穴在美容上是相应部位要穴,用于治疗额部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白癜风等病症,以及减少额部皱纹、眼角鱼尾纹的形成和色素沉着。

(3)前额痛、眉棱骨痛、鼻炎、额窦炎、牙痛以及头昏、头重或麻木等局部病症。

(4)近视、散光等屈光不正、弱视、斜视及其他眼部疾病。

(四)神门穴

神门穴在三角窝后(外)1/3、上1/2处,即三角窝外近顶角处稍上。神门穴应用广泛,是镇静安神、镇痛要穴,具有良好的镇静、止痛、止痒等诸多功效。

神门穴主治各类痛症、失眠、多梦、头疼头昏、神经官能症、癫痫、焦虑、精神类疾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戒断综合征、过敏性疾病、眩晕等。

因为神门穴应用广泛,笔者将其定为“广谱穴”之一。

(五)耳尖穴

耳尖穴在耳穴治疗中是最常用、最重要的耳穴,具有良好的功效和广泛的治疗范围,是美容、三抗(抗过敏、抗风湿、抗感染)、一退(退热)的要穴。具有消炎、退热、降压、镇静、抗过敏、清脑、止晕、明目等功效,其主治病症如下。

1. 眼、面颊、咽喉病症,如急性结膜炎、近视、麦粒肿、胬肉、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痤疮、扁平疣、黄褐斑等。

2. 发热,对感冒等各种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部位感染导致的发热,退热效果好,且少有“反跳”现象。多用刺破出血方法治疗。

3. 脑神经病症,如头痛、头晕、脑震荡后遗症、大脑发育不全、脑力衰退等。

4. 降血压,治疗高血压使血压下降的同时,对伴随的头晕、头痛等症状的改善效果尤为显著。

5. 皮肤病,如荨麻疹、全身瘙痒症、牛皮癣等症。

在耳穴治疗时常以此穴点刺放血治疗疾病,效果显著,运用较多。

九、耳穴取穴原则

1. 相应部位取穴

相应部位取穴法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取穴方法。根据人体患病部位,取耳郭相应的穴区,即头痛取头、脚痛取脚。其原理是当人体某个器官或某个肢体部位患病时,在耳郭的相应部位上会出现反应点,如低电阻、疼痛、变色、变形等反应,刺激该点可使“气至病所”,达到治疗目的。相应部位穴位在耳穴治疗中是首选穴位。

2. 按脏腑辨证和经络学说取穴

这是基于中医的脏象学说,按照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进行辨证取穴的方法。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为中心的有机整体,每个脏器在生理上都分管着一部分组织器官的功能,而脏腑间在功能上又密切联系。如皮肤病,藏象学说认为“肺主皮毛”,故取“肺”。又有“肺与大肠相表里”之说,故又取“大肠”。神经衰弱时表现为心烦不安、失眠、多梦,在治疗时根据藏象学说“心主神明”,“神不守舍”可致失眠、多梦,因此治疗神经衰弱时取心穴,可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

按经络学说取穴,即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规律和取穴。如坐骨神经痛,其痛的方向是沿下肢后侧面正中放射的,放射痛部位为膀胱经循行经过的地方,故可取膀胱穴治之。按经络循行区域选穴,可以增强疗效,如落枕,痛在后项,则需选“膀胱”,因为后项是足太阳膀胱经所循行的区域;痛在侧面,则需取“胰胆”,因为侧面是足少阳胆经循行的区域。

经络系统虽分布全身,但循行分布却有一定的规律,而主治范围则是“经脉所到,主治所及”。如十二经脉中枢太阴肺经,循行于胸中和上肢内侧前缘与咽喉联系。其经络有病则循行部位可发生酸楚疼痛、拘急、萎软、麻木不仁、肩臂痛、咽喉肿痛、鼻衄等,治疗时可取肺穴。

3. 按现代医学理论取穴

耳穴中有许多穴位是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命名的,如交感穴、皮质下穴、内分泌穴、肾上腺穴等。这些穴位的功能与现代医学认识是一致的。如交感穴有近似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产生的病症均应选用。肾上腺穴的功能具有抗炎、抗过敏、抗风湿、抗休克等作用,常用于治疗炎症、过敏性病变、风湿及救治休克、低血压等。再如尿崩症,是由于脑垂体功能减退,应选用对脑垂体和丘脑有调节作用的缘中穴、皮质下穴、内分泌穴治疗,这些都需熟悉穴位的现代功能作用。又如消化性溃疡,西医学认为与大脑皮质抑制与兴奋有关,所以必选皮质下穴。

4. 按临床经验取穴

在人们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每个人应用耳穴治疗中的体会也都会有所不同。如在治疗中,发现了某一穴位对某些病症有效,甚至是较特殊的疗效,此后就单取或与其他穴位配合治疗那些病症。如外生殖器穴治疗腰腿痛、耳尖放血治疗肝昏迷、交感穴治疗胃酸、枕穴治疗老花眼等。又如某些参考穴位的提出都是经验用穴的具体体现,如牙痛点、阑尾点、防近点、感冒点等参考穴位。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对某一病症确有良效,而目前无法用有关理论来解释的穴位,称为临床经验穴。胆囊炎和神经衰弱选口穴,急慢性鼻炎,感冒选外耳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