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里的中国智慧:以和为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太和”智慧的结晶

中国古代建筑是伟大的建筑。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在辽阔美丽的土地上建起了无数雄伟的城市、壮丽的宫殿、庄严的庙宇、精巧的园林、活泼的民居、坚固的桥梁、蜿蜒的驿道……这些杰出的作品就像璀璨明亮的星辰,多得数不清,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深深地感到自豪。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中国古代建筑的伟大之处究竟是什么呢?

是独特吗?当然!作为世界古代三大建筑体系之一的中国古代建筑,独树一帜地以木结构为主流。是规模大吗?唐代的都城长安可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万里长城放在今天也是极其宏大的工程。是壮丽吗?你可能一下就想到了北京故宫,在全世界现存的宫殿中,它的壮丽无与伦比。是设计巧妙吗?四川的都江堰,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到今天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艺术水平高超吗?山西芮城永乐宫里气势磅礴的巨幅壁画,放眼世界也是不可思议的杰作……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伟大之处,但,这还不是全部。

中国古代建筑的闪光点多了去了,即使把上面的清单继续往下列啊列,也没办法全部总结出来。然而,中国古代建筑最伟大的地方,是为人类贡献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智慧——了不起的中国传统营造智慧。这种智慧看不见、摸不着,但在过往的岁月里,它庇护着中华民族历经各种灾患仍然生生不息,在今后的岁月里,它还会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

中国传统营造智慧,可以用“太和”这两个字来总结。

“太和”是一种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人与他人相和谐、人与自己相和谐的观念,也就是要“与天和,与人和,与己和”。这是中华文明的最高追求,也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古代文明根本的区别。

你看,我国现存等级最高的古建筑——故宫的太和殿,就以“太和”来命名。

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人要“与天和”,不能乱挖山、乱填河、乱砍树、乱抓小动物……因为大家明白,挑战大自然,大自然迟早会“回馈”的,而这种“回馈”是人类无法承受的。人要“与人和”,平时大家在一起和和气气地过日子,遇到难关要同舟共济,才能保得彼此的生存。人还要“与己和”,懂得如何抚慰自己的心灵,坦然地面对生活,享受精神的满足。

这人哪,要和大自然、他人、自己都成为好朋友,有困难一起克服,有欢乐一起分享,这才是该有的理想生活。而“太和”智慧,就是实现这种理想生活的手段之一,大到一座城市的建设,小到一件家具的制作,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着这种智慧。神奇的是,古老的“太和”智慧,竟与今天人类社会对生态文明的追求高度一致。

只要你看看新闻,就会发现人类如今正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等资源越用越少,天气变得越来越热,北极、南极的冰川都在融化,极端天气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塑料垃圾甚至漂到了太平洋深处……更可怕的是,世界上还有各种冲突和战乱正在夺去很多人的生命……如果不能改变这些状况,人类的生存环境只会越来越艰难,这是全人类目前面临的挑战,而且是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建城市、盖房子、修道路、筑水坝……人类的这些建设活动,长期以来消耗着很多资源,产生着很多排放,制造着很多垃圾。在钢筋混凝土森林里生活的人们,人情味越来越淡,人际关系越来越紧张,精神世界产生着越来越多的问题……随着各种危机愈演愈烈,人们终于意识到:我们已到了必须学会怎样和大自然、他人、自己和谐共处的时候了,要不然就真来不及了。

曾经,人们为雨后春笋般崛起的城市而欢呼,为冬暖夏凉的空调而得意,为灯火通明的夜色而骄傲……但如今严重的环境问题,迫使人们开始努力发展绿色、生态建筑,思考如何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消耗和排放,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就在人们为此绞尽脑汁的时候,回过头却惊奇地发现,中国古代建筑几千年来一直是这么做的,而且可以说是做到了古代世界的极致。

没错,人们在不断发展当代最先进的生态技术的同时,也把目光转向了中国——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是真正意义上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在“太和”智慧指导下的中国古代建筑,就像一座充满了可持续发展智慧的大宝库,值得今天的我们认真保护、挖掘、传承、弘扬。

为什么这么说呢?复杂的理论不用讲,我们只聊一个简单的事实:世界上曾经有过很多古老的文明,比如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它们也曾创造出非凡的文明成果,但最后都消失在历史的风沙中,只留下些斑驳的遗迹。而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不绝,历经无数的天灾、战祸,直至今日仍保持着旺盛的活力。

这个事实无言但有力地说明:中华文明是具有坚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文明。“太和”智慧,引领我们走出了迷雾般的过去,也必将带着我们去往更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