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美美与共[6]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人类社会充满希望。同时,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需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
文明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世界因各种文明的汇聚而绚丽多彩。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提出四点主张: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2021年3月7日下午3时,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强调,当今世界已无法承担分裂后果,制度差异不应成为对立对抗的理由。中国文化中,和而不同是君子之德;西方文化中,尊重别人是君子风度。各国应相互尊重、彼此包容。我们在这个星球上,各美其美,美美与共。[7]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发展理念。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
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
长期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一些人仍抱持“文明优越论”,在国际关系中表现为对不同文明、不同意识形态充满无知和偏见。习近平主席指出:“历史反复证明,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难。”[8]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对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持续发展,各国之间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关系更加紧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为强劲。但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局部冲突时有发生,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频频抬头,恐怖主义、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粮食不足等问题持续蔓延,当今世界的发展仍面临着日益增多的风险与层出不穷的挑战。
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世界文明历史揭示了一个规律: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激发人们创新创造活力,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走入不同文明,发现别人的优长,启发自己的思维。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摒弃文明优越论,摆脱文明等级观念,冲破征服型的文明心态,秉持平等、客观、包容的态度对待文明多样性。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充分尊重各国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元化,秉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精神,建构和而不同、包容互鉴的文明观,充分发挥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作用,加强各国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逐渐拉近各国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前进道路中的障碍,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开放包容带来文明的进步,封闭对立只能摧毁人类共有的地球家园。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世界的稳定发展最终离不开文明的支撑,共建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家园既是现实的要求,也是发展的需要。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理一分殊”“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等理念,培养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维方式和世界眼光,形成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现代人格。
美美与共要求我们从自身做起,坚持以和为贵,秉承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相学习、互助合作的大局观,拒绝自以为是、自私自利、短视封闭、单边对立的狭隘观,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和谐花园,它可以令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放宽心胸,互相尊重,彼此包容,求同存异,实现天下一家亲的理想,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努力,让世界文明这个大花园因百花齐放而姹紫嫣红、美不胜收!
“一带一路”各国文明和谐共生
“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发展至今,已经得到了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并强调,“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9]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精神品质、人格力量的表征,是中华民族认同感不断增强的动力,积淀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追求,给予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滋养。
中华文明是和平的。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就有许多诸如“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化干戈为玉帛”“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关于和平理念的箴言,并世代相传。在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和平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已经刻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10]
中华文明是开放的。中华文明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母体,以辩证取舍、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文明理念,不断发展现实文化,并合理吸收一切外来文明中的积极思想,逐步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开放体系。
中华文明是世界的。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推进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为传承文明贡献更大的力量;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打造展示和传播文明之美的交流互鉴平台,加深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与欣赏;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加强各领域的深入交流,通过创新合作模式实现更高层次的合作共赢;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实施旅游促进计划,为拉动经济增长、增进世界人民友谊提供必要支撑。
中华文明的创新发展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华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悠久文明,不只是停留在古籍里的文字,也不只是陈列在广袤大地上的文物和遗产,而是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不同发展阶段实际相适应、相协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文明积淀。
习近平主席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11]我们应该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要善于把握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适应时代变革与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创造性地将中华传统文明与新时代的文化特征紧密结合,革故鼎新、与时偕行,不断激活中华文明强大的内生力,形成强大的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推动中华文明焕发新时代的生机,闪耀新时代的光辉,展现新时代的魅力。“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不断推动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发展。
传承中华文明,首先要尊重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联系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是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的,二者在尊重与融合中不断发展,而尊重是融合的前提和基础,那种全盘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虚无主义是错误的文明价值取向。传承中华文明,其次要坚持“一分为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中华传统文化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2],意指要对中华传统文化科学分析,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发展中华文明,要立足社会现实,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那种故步自封的极端保守主义是错误的文明价值取向,我们要结合当代中国的发展实际,以能否回答和解决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作为重要标准和衡量尺度,不断对中华文明进行发展创新,丰富其内涵,拓展其外延,使之符合现代社会要求。
发展中华文明,要改造其表达形式,推动其不断与时俱进。找准中华文明与新时代的对接点及与人民群众的共鸣点,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相通,创造性地将其转换为现代人们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形式,提升其时代感召力,充分发挥其当代价值。
世界文明和而不同,交流互鉴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文明是平等的、多彩的、包容的,要坚持世界文明和而不同、交流互鉴的准则。“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13]要秉持平等的态度尊重每一种文明,以谦虚、诚恳的态度学习借鉴其他文明,真正实现世界文明之间互尊互鉴。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因而,文明是多彩的,每一种文明都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瑰宝,每一种文明都独具特色,每一种文明都展现着其独特魅力。但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文明的独特性并不代表其具有排他性。“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文明是包容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被尊重、珍惜和继承,只有秉持包容的精神对待异质文明,才能避免各色各样的偏见,才能消除文明排斥和文明冲突,才能实现文明和谐。
世界文明和而不同,只有坚持对等的、平等的、多元的、多向的交流互鉴,方能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方能超越文明隔阂、文明冲突和文明优越,方能绘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画卷,方能使文明真正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强大动力、真正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纽带。
世界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却有着多样的文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民族在千百年来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五彩缤纷的文明,共同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繁荣和进步。世界因多彩文明而生机勃勃,文明因交流互鉴而美美与共。
思维方式与话语内涵
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日新又新的重要话题和现象。近二三百年来,西方话语依托其背后的强势力量,塑造了西方至上主义的文明观,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不是视为低人一等,就是视为洪水猛兽。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深入交流融合,人们愈加认识到阐释不同文明之间关系的话语是丰富多彩的,以往那种概念化的和抽象刻板的思维方式已经陈旧不堪,取而代之的则是更为多元和立体的话语表述。
美美与共是基于中华文明内在精神的话语表达,折射的是中国人一以贯之的整体思维方式,通常表述为十六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蕴藏的话语内涵在于,我们在欣赏本民族创造的灿烂文明的同时,也应该去欣赏其他民族的文明,将其他文明视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在互相欣赏的过程中促进不同的文明达到一种和谐,并呈现为持久而稳定的“和而不同”。
美美与共的本质是和而不同。早在西周末期,史伯就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在中国人看来,不同事物都有其特殊性,也都有其价值性,从来不会以此生彼灭、此存彼亡的单向思维来看待问题。五色不同,交织而成章;五音各异,交响而成乐。世界文明亦如是。每种文明都有其自我思维的方式和自我表达的话语,它正是民族多样性和世界多样化本身的一种映射,美美与共的文明观正是对此多样性的承认与描绘。
文化传统与叙事逻辑
任何一个现代文明都有着久远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脉络,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叙事逻辑,并通过特定的话语传达出不同的精神气质和风貌。文明的内核是相通的,文明的表征则多种多样。正如古人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折射出的是欣赏者从不同角度发现的各具特色的美,不能粗率地以高低优劣来判断,更不能以对立竞争的心态来对待。
美美与共理念的提出,得益于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底蕴和独特的叙事逻辑,展现了中国话语在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方面的能力。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实践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文明,一直以来都富有一种“天下”情怀。无论是儒家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还是法家的“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的主张,以及道家追求的“藏天下于天下”的境界,无不契合着古人一以贯之的“天下一家”的叙事逻辑,从小处而言要追求家和万事兴,从大处来讲则要追求协和万邦。正是在“天下一家”理念的一贯影响下,中华文明形成了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天下大同的文化传统。
天下一家,意味着要融合而不要冲突,要协调而不要对立,要互鉴而不要敌视。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世界各国和民族之间的交往也日益密切,不同文明形成了同呼吸共命运的多元一体格局,因此必须以更加包容和开放的心态来面对。习近平主席在谈到如何看待世界文明时强调,要“理性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认识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独特的,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不攻击、不贬损其他文明”[14]。倡导文明之间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正是对西方长久以来持有的非此即彼理念的彻底纠正和解构,真正契合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
大国情怀与世界眼光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奇迹,伴随这个奇迹而来的还有中华文明的日渐复兴。从来没有一个经受重重灾难的民族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秉持着天下一家的文化传统和叙事逻辑,新时代的中国以更加坚定、自信、负责任的大国情怀和博大、宽广的世界眼光,努力践行着推己及人的古老智慧,不仅让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魅力,也给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和依循的中国方案和路径。
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存和发展的格局早已经越来越明朗,尽管不时还有文明冲突、文明优越论等旧调重弹的现象出现,但事实证明,这种西方的文明叙事是一个极其浅薄而又充满偏见的分析范式,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已经开始反思甚至扭转西方奉行的文明策略和话语范式。古人说,“君子有成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明观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古老文明和世界文明相统一的大国情怀和世界胸襟,真正是从世界格局出发而作出的合乎不同国家和民族实情的倡议,为破解世界文明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普遍共鸣。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时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15]世界文明的百花园中,从来不是也不会只有一种文明。每一种文明都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先后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因而也就必然拥有传承自己文明之美的权利。
中国人历来主张“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推而广之,我们不仅希望古老的中华文明能在新时代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得到继承和弘扬,也希望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古老文明都能得到继承和弘扬。“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的出路不止一条,文明的发展也不限一隅,只有大家笃守包容精神,秉持世界文明一家亲的理念,才能共筑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家园,才能把世界各国文明经由我们这一代之手,以更加绚烂和美好的姿态传递给未来的人们。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各国人民守望相助,展现出人类在重大灾难面前的勇气、决心、关爱,照亮了至暗时刻,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历史大势没有变。应当相信,只要各国摒弃意识形态偏见,尊重文明多样性,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就能够真正携起手来,共同创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
携手守护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导致生灵涂炭,人类文明遭受巨大浩劫。在反思历史教训的基础上,联合国应运而生,《联合国宪章》开篇即阐明捍卫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远大目标——“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创造适当环境,俾克维持正义,尊重由条约与国际法其他渊源而起之义务,久而弗懈,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16]。《联合国宪章》确立的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集中反映了国际社会谋求持久和平、维护公平正义的崇高理想。自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极大增强,但在实践中也一再出现违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损害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做法。西方一些国家长期抱持“文明优越论”,屡屡将“价值观”作为处理同他国关系的武器,热衷于挥舞“价值观”大棒,对别国内政横加干涉。必须警惕,这是影响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风险之一。
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应是各国人民共同珍视的价值目标,在追求这些价值目标的道路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是平等的,也是自主的。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普遍认为这是反映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共同诉求的重要理念。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早在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就明确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17]。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和外延。2020年,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道路。”[18]这一重要论述启示我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全球治理提供了观念基础,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价值支撑。
全人类共同价值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融合创新。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天下为公”等价值理念,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璀璨明珠,即使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时代仍然有着重要意义;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是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吸纳和发展。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是中国价值立场的鲜明表达。
全人类共同价值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是在历史演进中不断积累形成的,这些优秀成果中蕴含着一些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良善价值。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我们始终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看待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文明中那些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价值理念,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全人类共同价值不仅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更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晶,它不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价值,而是人类价值理念在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形成的最大公约数。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和重申一系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理念。例如,和平发展道路、合作共赢理念、新型大国关系、正确义利观、发展观、合作观、安全观等,特别是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反响。这些重要理念和举措,是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坚守和践行。在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的背景下,中国敏锐判断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促使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形成一致行动。实践证明,坚守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世界各国携手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中国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理性思考与现实回应。
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道路,为人类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中华民族对发展的理解和实践独具特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飞跃,取得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这“两大奇迹”所蕴含的发展价值,本身就体现着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对于发展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方案,而在所有方案中,最经得起历史考验、能够实现较快较好发展的,当属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的方案。为了自身发展,不惜对别的国家发动战争,最终只能损人害己;关起门来搞建设,难以实现长久发展。只有坚持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才能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和而不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底蕴
习近平主席2017年1月18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揭示了中国致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底蕴,即“和而不同”。他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中国《孙子兵法》是一部著名兵书,但其第一句话就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要义是慎战、不战。几千年来,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数百年前,即使中国强盛到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30%的时候,也从未对外侵略扩张……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人民勤劳、维护和平。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中国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19]其内涵,睿智深刻;其展开,境界多重。
“和而不同”中的“不同”
著名学者王中江先生曾引用《庄子·则阳》中关于“同异关系”的讨论,指出事物的多样性具有创造力,差异性和多样性就是造就整体性和共同性的力量。同时提出,融合多样性的东西能够产生出新的东西;将不同的东西加以调和并使之平衡,就叫作“和”。在这里似可将调和平衡理解为“中”,持中或求中。如果说将不同和差异的东西统合起来就是“共同”,那么“共同”与“同”的内涵就是有区别的,即“共同”是多因素的“和”,而“同”只是单一性质的事物,于是就有了“和而不同”这个深刻的哲学概念。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其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绝不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是相互补台、好戏连台;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不讲求原则,并不能与别人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古写的篆文“比”字,象形两个人完全一样,只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为标准。这就是典型的小人,不是君子。中华文化是君子文化,提倡“君子坦荡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现代化呼唤的时代精神要在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重铸。这种重铸既应该突出主导、主流,也应该强调和谐、合作,即应该“和而不同”,避免“同则不继”;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孰去孰留不能简单化。现实往往是“江南三月,杂花树生”,并非谁最美,谁就居于“至善至美”之不二法门;谁最“精”,其他的就皆在“去粗”之列;谁要存,就必争夺主位、排斥异端;谁有影响,就不断膨胀,甚至走向极端。因此,我们既要有对中华文化根的尊重和扬弃、对中华文化魂的坚守和创新,也要有对外国文化包括宗教文化的包容和借鉴。
“和而不同”意在“和”
《国语·郑语》有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意思是,和谐确实能够产生新事物,但一味求同并不能够持续发展。只是一种声音就谈不上动听,只是一种颜色就谈不上美丽,只是一种味道就不能成为美味,只是一种事物就无法进行衡量。因而,只有“和而不同”,才能最广泛地凝聚和发挥一切智慧和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使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凝聚用之不竭的巨大活力、提供取之不尽的强大动力。
“和而不同”意在求“和”。那么,何为“和而不同”之“和”?“和”的精神是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种感恩、一种圆融。“和”的特质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和”的途径是以对话求理解,和睦相处;以共识求团结,和衷共济;以包容求和谐,和谐发展。“和”的方式是一分为二基础上的合二为一,和而不同基础上的求同存异,良性竞争基础上的奋进创新,我为人人基础上的人人为我。“和”的哲学是“会通”,既有包容,更有择优;既有融合,更有贯通;既有继承,更有创新;是一以贯之、食而化之、从善如流、美而趋之。“和”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和而不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因
讲“和而不同”的多重境界,不能不关注、聚焦到现实: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世界经济持续下滑,经济复苏步履维艰;逆全球化浪潮逐渐蔓延,甚至出现上涨趋势。那么,“和而不同”还管用吗?
事实上,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感受到共同威胁、共同挑战,因此必然会理性地看到,新一轮全球化还会到来,“和而不同”是必然的选择。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表明,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面对各种复杂严峻的挑战,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加强合作、共克时艰、和而不同,携手前行。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霍金先生提出关于‘平行宇宙’的猜想,希望在地球之外找到第二个人类得以安身立命的星球。这个愿望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还是个未知数。到目前为止,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瑞士联邦大厦穹顶上刻着拉丁文铭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们要为当代人着想,还要为子孙后代负责”[20]。因此,“和而不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底蕴,是在这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园中以“和”求“同”、求同存异的唯一选择和不二法门。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交融
如果说文化在样态形式上需要求异,那么文明在价值理念层面则需要“求同”。文明因包容而交融,“求同”的前提是尊重差异性,而不是武断的整齐划一。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构建,为人类文明交融确立了一个坚实的价值基础——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环境下没有文化孤岛,必须破除两极对立的零和思维,秉持共同发展的理念,努力守望相助,达到合作共赢。
文明交融的文化世界需要双向互动,彼此借鉴,相互欣赏。一种文明交融的理想性追求,就在于以承认每个民族文化发展的正当性为出发点,确立交互性文化价值观的新视角,将文化冲突背后的价值观冲突给当代人类和平秩序所造成的威胁降到最低,实现真正的文明共存。纵观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传播、彼此融汇一直是主旋律。世界各地的文化从来都不是孤立发展的,例如远古时期世界各地的彩陶在造型、质地、文饰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在今天,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联系变得更加频繁和紧密。各种文化只有在相互关联中才能发展,文明在交往中才能成长。对“他者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这就需要将每个国家民族视为独立、平等的文明主体,尝试进行有效的文化和文明对话,并以包容的胸怀和欣赏者的眼光去对待其文化智慧与文化成就,在学习借鉴中丰富完善自身文化。
要以文化创新为驱动力,积极参与当今世界的文明交融。文化既需要“守正”即维护自身文化的独特性,更需要“创新”即面向未来展示其发展的活力。以文化创新来驱动民族文化的未来发展,这是时代的选择。唯有创新,才能够赢得主动参与文明交融的机遇。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持续动力,更是文化保持其生命活力的重要源泉,每个民族都有义务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未来贡献文明智慧。因此,我们要自觉树立文化使命感,用全球视野来看待本民族文化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肩负起文化创新的历史责任。
多样文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21]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不同文明只有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才能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提供强大动力。那么,在伸张文明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国应发挥什么作用?我们应如何对待自己、对待其他国家和其他文明?
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看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越发陈旧落伍,妄自尊大或独善其身只能四处碰壁。只有坚持和平发展、携手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共赢、多赢。中华民族爱好和平,自古以来就懂得“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中,我们珍惜发展的机遇,也愿意以中国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我们要秉持和平、主权、普惠、共治原则,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一起化解纷争和矛盾、消弭战乱和冲突,共同捍卫世界和平。
坚持共同发展,共生共荣。人类发展到现在,已经结成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是中国人古老的智慧。如今,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不可能脱离其他国家、其他民族而单独发展自己,更不可能靠损人利己单独发展。各国要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我们愿和世界人民共享发展的红利,让世界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便车。
坚持平等待人,永不称霸。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几千年来,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如今,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人民勤劳、维护和平。中国人从来就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而是提倡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尊重世界各国人民,尊重世界各种文明。“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万紫千红才是春。各种文明只有和各民族的历史需要相结合,和时代的变化相适应,文明的长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将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反对任何形式的“文明优越论”,反对把自己的制度强加于人。
秉持开放心态,学人所长,补己之短。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华文明自身的成长,就是融合多种文明、向其他民族学习的过程。在今天这个世界,我们树立世界眼光,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并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意义更加重大。
当今的世界已结成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全世界人民同舟共济,共同发展,这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我们应该坚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理念,让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交相辉映,编织出斑斓绚丽的图画,共同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共同抵制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纰缪,共同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让多样的文明在现代世界交流互鉴、同生共长,共同创造世界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