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景爷爷的猜想
景爷爷指了指身后的院子,说:“我家就住在这背后。”他佝偻着身子,慢慢从小竹椅上站起来,对着另外一个老爷爷说,“你们继续下,我带两个小家伙去玩一玩。”
门是朱红色的对开铁门,两扇门上各钉着一个金色的兽头。“这叫吞口儿,仿古的。”景爷爷说。
“它们叫什么来着?一种什么都吃的兽。”
“饕餮。”
对,就是这个名字。
景爷爷推开大门,里面有个小小的院落。“方言就叫吞口儿,现在差不多没人知道这个名字了。”庭院里栽着一簇箭竹,一株芭蕉,还有几株玫瑰花和一棵蜡梅树。空隙处,是各色的太阳花,开得热闹极了。一只狸花猫正伏在台阶上,看我们进来,嗖地跑掉了。
“景爷爷,您又喂了一只猫?为什么不把家里的那只老猫带过来?”我不解。
“这只猫啊,是我捡的,也不知道谁把它扔到了门口。那只老猫,在乡下自由惯了,就让它老死乡下吧。”他把手放在门上的感应区,“在城里,我就看得上这门,省得我老是忘记带钥匙。进来,我给你们拿吃的。”
这房子,是景爷爷的儿子特意给景爷爷买的,景爷爷住不惯儿子的高楼。“楼房像个鸽子笼一样,整天也没个老年人说话。你叔给我在这里买了个小院子,环境还好,又都是老年人,大家慢慢就混熟了,离你叔的家也近。我也不回老家了,省得生病时他们又慌里慌张地来回跑。”景爷爷说。
我们坐在沙发上,一个吃着葡萄,一个剥着花生。景爷爷躺在摇椅里,问抱着板栗的景书文是不是我妹妹。我说不是,是在他的花园里捡的。
“她和你一样,也姓景,我还以为是你亲戚呢。”
景爷爷笑呵呵地说:“五百年前,我们是一家嘛。”
我让景书文把那天的事重述给景爷爷听,我又补充了后面帮景书文找家的事:“景爷爷,景书文说她家在唐昌镇,可这个镇已经没有了啊。还有什么郫都区,也是一个古县名。”
景爷爷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吃惊。他眯着眼睛,好像在想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这个巷子,原本就是唐昌古镇的一部分。那场大地震,很多建筑物都垮塌了。这条巷子,因为是古迹,没有修建高大的房屋,反而保留了下来。据说严君平在这里卖过卦——”
我插嘴说:“景爷爷,介绍里说严君平在成都市的街上卖卦呀,怎么变唐昌镇了?”
“这个嘛。”景爷爷斜靠在椅子里,眯起眼睛,那样子像是回到了古代,“据说他老了以后,就到古郫县的唐昌镇隐居,住在现在的平乐寺。白天到唐昌街上卖卦,晚上回平乐寺——那时也不叫平乐寺,就是乡下,没庙。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才修了平乐寺。现在这条巷子,每天还有人算命呢,都成传统了,延续了一百多年。”
景爷爷说,后来唐昌镇不断扩大,从郫县分出去,独立成崇宁县,现在极少有人知道唐昌镇这个名字了。原来郫县的管辖范围也在不断变化,后来改为蜀郡县。郫县这个古地名,也就消失了。
怪不得找不到唐昌镇呢。
“景爷爷,您说景书文是不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我想起了警察和外婆的话。
“我觉得不像啊。”景爷爷看了一眼只顾看动画片、吃零食的景书文,板栗乖乖地趴在她脚下,“最多来自一两百年前,你看她的穿着和现代人差别不大。这两三百年过去,人们的衣着没啥明显变化。还有她说的平乐寺,就在离这儿不远的地方。地震时,寺庙震塌了,现在的庙宇是重修的,但还保留着原来的样子。如果她还认得出来,说明她的家,应该就在这个县城里。”
景爷爷,你莫开玩笑啊,这也太……太荒诞了吧,我就那么随口一说。
“景书文,你不要只顾看电视了。”我把她拽过来,“你可能回不了家了。”
“为什么?”她傻乎乎地看着我。
“因为你说不定是从一两百年前来的……”本想开个玩笑说唐朝,但觉得扯得太远了,解释起来也太费劲,就不说了。我瞄了景爷爷一眼,忽然有了一个荒唐的想法:景书文有可能还是景爷爷的祖先。
景爷爷微微一笑,好像懂得我心里所想。我的脸一下子红了。
景书文没懂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但听明白了一句话:可能回不去了。她哇的一声,又开启了大哭模式。
我叉着腰,瞪着她:“再哭,我就把你丢在这城里的垃圾站,不帮你找家了。”
这话太管用了,景书文的哭声戛然而止,两颗泪珠还挂在她的睫毛上。
景爷爷笑着,眼睛眯成了一道缝儿。他安慰景书文说:“别担心,你会找到家的。”
现在,只有到平乐寺去,看看景书文对那儿有没有印象。我们和景爷爷说了再见,带上板栗,准备到平乐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