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制裁下的俄罗斯进口替代战略:背景、政策与成效
殷红 张阅
【摘要】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后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全面经济制裁,为应对制裁及危机形势,俄罗斯提出了进口替代战略,涵盖了军工、农业及民用制造等领域,目的是再工业化抑或是新工业化的进口替代。其中有两大动因:一是修正转轨时期“去工业化”造成的经济结构扭曲;二是追赶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高端制造业本土化为引领的新工业化趋势。七年来,俄罗斯进口替代战略在不同领域取得了成效,但在效率及可持续性方面也显露出局限。受西方经济制裁及俄罗斯进口替代的影响,中俄贸易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期间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的工业机械和设备的占比明显增加;2017年中国成为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且由之前的俄对华贸易逆差转为顺差。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经济制裁,进口替代再次成为重要发展政策。针对高端制造业的进口替代是这一阶段的重点,这与其提出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目标一致。
【关键词】俄罗斯;乌克兰危机;西方经济制裁;进口替代;再工业化
一、俄罗斯进口替代的理论基础与主要背景
(一)再工业化的进口替代
所谓进口替代,简单讲,就是用本国制造替代进口。回望世界经济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已经完成或正在完成工业化的现代国家,都或多或少地经历了进口替代的发展阶段,18—19世纪的德国、美国乃至日本,二战后以苏联为代表的计划经济国家,以及拉美和东亚国家,无一不是在进口替代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工业体系进而实现工业化乃至经济现代化。
工业化进口替代实现了一国工业“从无到有”。具体来看,它是后发国家为应对先发国家对其工业、制造业的占领,出于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安全考虑以及发展现代工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现实需要,通过提高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对其幼稚产业采取保护和扶持政策的国家行为,其根本目的是促进本国工业化。进口替代在历史上对后发国家的赶超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发生在20世纪70—80年代拉美国家的进口替代却凸显了其作为发展政策的一系列消极影响而饱受诟病,如半封闭且受保护的市场环境抑制了企业的进取精神、受保护的产业因效率低而难以获得国际竞争力、国际收支经常性项目长期逆差导致国际收支状况日益恶化,以及贸易保护和倾斜性政策造成市场信号失真进而导致资源配置扭曲和产业结构失衡,等等。
俄罗斯的进口替代战略很大程度上是再工业化的进口替代,即在已经形成了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发展基础之上,通过进口替代来推进其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发展模式的转变。总体看,其根本目标不是工业化而是再工业化,抑或是新工业化的工业结构优化。
“再工业化”或曰“新工业化”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出现的重要趋势。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在遭受金融危机后,提出重振制造业战略,其目标是抢占先进制造业的全球制高点以及促进美国制造商成为全球创新引领者。德国作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大国之一,于2011年公布了“工业4.0”战略方案并提出,如果德国能够顺利实现“工业4.0”,将意味着德国不仅能够继续保持其在装备制造业的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将在制造业的未来发展上引领世界。之后五年内又有英国等超过12个欧洲国家的倡议书中涉及与“工业4.0”相关的主题。亚洲的日本作为世界制造业强国之一,也于2009年和2010年发布了《日本制造业竞争策略》和《日本制造业》专题报告,提出要促使实体经济的主体——制造业回归经济发展主体的地位,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重塑日本制造业全球竞争力。促使发达国家走上再工业化道路的重要背景是以制造业空心化为主的“去工业化”问题,这一方面使其丧失了经济快速增长及充分就业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面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制造业表现出的强劲增长动力和国际竞争力,发达国家意识到其经济安全及优势地位面临威胁。
俄罗斯再工业化的主要背景是其市场化转轨时期的“去工业化”导致经济结构能源原料化。1991—1998年激进的市场化转轨造成俄工业生产总体下降超过50%(超过国内生产总值降幅),其中,加工制造业受损尤为严重,产业普遍萎缩,一些产业甚至完全消失。如果说推动发达国家“去工业化”的内生因素是生产率的提高、持续的增长和收入不断增加的话,那么,伴随俄罗斯“去工业化”的则是产出和收入的严重下降以及经济效率的严重恶化,是消极的或过早的“去工业化”。其结果是形成了过度依赖能源原料出口的增长方式与结构,制造业严重依赖进口,这些弊端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显露无遗。
尽管俄罗斯没有正式提出诸如德国“工业4.0”或“中国制造2025”那样系统的再工业化战略,但强调加工制造业复兴并以此扭转能源原料化的经济结构,是其自21世纪初恢复增长以来的发展重心。俄罗斯的再工业化也是新工业化,核心是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主要途径是制度与技术的创新,而这正是俄罗斯实现从原料经济向创新经济转变的关键所在。正如俄著名政治家普里马科夫所言:“扭转俄罗斯成为世界能源原材料附庸趋势的只能是新工业化,换言之,是旨在建立有科技含量的工业部门特别是加工部门的深入的结构调整。”
(二)西方经济制裁倒逼俄罗斯进口替代战略的提出
1.西方经济制裁与俄罗斯反制裁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后,美国、欧盟和其他一些国家以干预乌克兰内政及克里米亚入俄为由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经济制裁是其核心,制裁范围涉及从金融到实体的各部门。金融制裁的主要措施是切断俄罗斯的对外投融资渠道,破坏其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发展,包括限制俄罗斯重要大型公司和银行进入欧美资本市场融资、对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进行制裁、禁止向俄罗斯大型国有银行提供贷款业务等。经济制裁的另一项主要措施是针对俄罗斯实体经济部门实行技术、设备及零配件禁运,主要集中在食品和农产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和车辆三个领域。这些领域存在严重的进口依赖,以2014年为例,这三个领域的进口额分别占总进口额的13.9%、16.2%和47.6%。据俄罗斯国内媒体报道,2014年俄罗斯重要进口设备已经覆盖了石油天然气领域的60%、能源行业的50%、农业领域的50%,而在机械和制药领域则有90%设备需要进口。这些领域自然成为美欧对俄实施经济制裁的主要目标。
为应对西方经济制裁与制裁下的经济危机,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与发展措施,如2015—2016年分别制定了大规模反危机计划以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又如奉行“通胀目标制”以解决长期高通胀问题、采取“去美元化”以应对西方经济制裁和预防银行美元兑换业务风险,以及建立俄罗斯银行金融信息系统(SPFS)以确保在与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断开时金融信息的不间断传送,并保证金融信息服务的安全性和机密性。正是由于上述措施特别是反危机计划的实施,即使是在2014年,俄罗斯经济也未出现灾难性震荡。然而,俄罗斯的反制裁目标不限于此,利用西方禁运、卢布贬值等机会实施进口替代成为其应对制裁和危机的重要政策。
2.进口替代战略的提出
2014年3月,时任俄罗斯政府总理梅德韦杰夫提出把进口替代作为经济工作的优先方向;2014年9—10月俄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刺激工业、农业进口替代的政府决议,其中明确了进口替代的产品名录、替代比率及完成期限等具体内容;2015年1月俄罗斯经济发展部确定了19个进口替代优先领域,从中挑选出国家支持的优先项目,并给予高额财政支持;2015年6月圣彼得堡市政府成立了进口替代与本土化中心;2015年8月由梅德韦杰夫直接领导的“俄罗斯联邦政府进口替代委员会”成立。在2015年12月31日发布的《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中,俄罗斯就进口替代提出了具体要求:“实行积极的进口替代战略,降低对外国技术和工业品的依赖,加快农业综合体和医药产业的发展”“加快高技术领域的发展,巩固在航空和原子能领域的既有地位,恢复传统工业领域(重型机械、航空和成套设备)的领先地位”“把国防工业作为俄罗斯工业现代化的发动机,加快国防工业的发展,在新的技术基础上重组国防工业综合体的产业基础”,等等。2014—2021年,尽管西方对俄罗斯制裁不断,但俄罗斯的进口替代战略也持续推进。
3.进口替代从产业政策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有俄罗斯学者指出,“如果不是西方经济制裁,进口替代根本不会成为国家政策”。正是西方在技术、设备及零配件领域的禁运倒逼俄罗斯将进口替代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并全面实施。
在西方经济制裁之前俄罗斯已经历了两次进口替代进程,一是199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进口替代,二是西方制裁前针对军工、农业等部门实施的部门进口替代。
俄罗斯首次广泛和公开讨论进口替代是在1998年金融危机期间,当时俄罗斯经济跌落到转轨后的谷底,但危机中通过卢布贬值的货币调控政策带来了经济复苏。如表5所示,1998—2004年间,俄罗斯工业生产出现较快增长,1999—2000年期间的增长最为明显,因为那时卢布贬值的影响最为强劲。
表5 1998—2004年俄罗斯不同工业部门生产增长率
资料来源:http://www.politjournal.ru/index.php?action=Articles&dirid=36&tek=4090&issue=117。
因为1998年金融危机后的进口替代很大程度上是由卢布贬值带来而非有计划的发展政策使然,所以有学者称之为“自发的进口替代过程”。2000年之后油价飙升及俄罗斯经济恢复增长,卢布升值,这使得加工工业部门进口替代的有利条件逐渐丧失。此后,自发的或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进口替代,进入到以部门政策为引领的自主性进口替代阶段,即针对军工、农业等部门的进口替代,而这“一直得到了俄罗斯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确保食品安全是这一阶段进口替代政策的重要目标。俄罗斯食品行业严重依赖进口,这一方面会导致俄缺乏经济独立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当俄罗斯与乌克兰、欧盟以及美国因地缘政治利益爆发政治或军事冲突时,会因过度依赖外国进口而面临食品安全的困境。2009年颁布的《俄罗斯联邦2020年前国家安全战略》提出,“国家食品安全要通过发展基本食品生产方面的生物技术和进口替代来保证”。在这一阶段被列入进口替代扶持计划的还有高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机械制造业、电力工业、化工及汽车制造业。俄罗斯在这些部门有计划地实施进口替代政策,个别部门甚至实施了系统性的综合发展计划,其手段包括提高进口关税、对投资项目提供有针对性的政府补贴,以及对外国在俄投资生产制定新标准和实施专门规定等。
因此,包括食品行业在内的一些加工工业部门在西方经济制裁之前已经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进口替代。例如,2013年俄罗斯鸡肉的自给自足率已经达到了89%,鸡蛋的自给自足率达到了94%。同时,高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在摆脱进口依赖方面也有所进步。俄罗斯从零基础建起了电气火车、柴油火车、客运电气机车和车厢,以及国际RIC级车厢(这种车厢在苏联时期从未研制和生产过)的生产链条。2012—2014年间,为完成电力工业的进口替代计划,俄罗斯实施了一些电力设备和组件的本土化生产的大型项目,包括2012年投产的沃罗涅日西门子变压器厂,该厂按照德国技术生产电力和牵引变压器,以及2013年滨海边疆区阿尔乔姆市成立的生产开关设备的现代电气系统公司等。
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带动内需增长也刺激了俄罗斯重工业的发展,俄本土企业掌握了高铁用长轨的生产技术,使得俄罗斯铁路公司终于摆脱了以往只能使用日产长轨的进口依赖。2013年俄罗斯投产了两家生产聚丙烯的大型企业,其生产能力不仅能够完全保证俄罗斯增长的市场需求,而且还能够部分出口。
可见,在西方经济制裁之前,俄罗斯已经充分意识到实施进口替代的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为此作了努力和准备。当然,在高油价和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下,俄罗斯依然难以摆脱依赖能源原料出口的发展惯性,进口替代的动力不足。而西方经济制裁为全面实施进口替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首先是西方对技术、设备、零配件的禁运倒逼俄罗斯加快本土化生产来确保产业链、供应链最低程度受损;此外,卢布大幅贬值再次为进口替代提供了有利条件。作为俄罗斯应对制裁和建立新发展模式的主要手段,进口替代从行业发展政策升级为国家发展战略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二、俄罗斯进口替代的政策及措施
(一)进口替代政策总体概况
西方经济制裁后俄罗斯进口替代的政策制定及大规模实施集中在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下半年,其启动的标志是2014年9月30日颁布的第1936-P号政府命令,这份文件因“其政治性至今未公开”,但官方和媒体公布了其中关于实施工业进口替代促进计划(工业进口替代路线图)的内容。这份文件提出了2015—2020年期间降低俄罗斯民用制造业对进口和外国技术依赖的目标,明确了实现这一目标、建立进口替代政府扶持和激励机制的2014—2016年度的具体措施。
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俄罗斯陆续公布了多部涉及工业特别是民用制造业及农业等领域的、涵盖联邦层面和地方层面的进口替代政策文件。在民用制造方面,俄政府确定了19个优先进口替代产业部门、2284个优先进口替代产品,并分别制定了19个产业部门的进口替代计划。各产业部门选择了优先进口替代项目,这些项目由联邦各部委和地方政府提出,有4000多个项目被列入部门进口替代计划,其中2059个项目获批。在确定的项目中,有100项被列为高准备度,即既有生产条件最为完备,根据要求这些项目需在2015—2016年完成进口替代。
与进口替代政策相配套的还有诸多短期和长期经济计划。除了2015年、2016年反危机计划,西方经济制裁之后俄罗斯也制定一些产业发展计划,如2014年12月31日颁布的《俄罗斯工业政策法》(又译《俄罗斯产业政策法》)和2014年4月颁布的《工业发展及其竞争力提升》国家规划。前者提出了建立确保经济从原料出口型向创新发展型过渡的高技术、有竞争力的工业等发展目标,也明确了建立和发展现代工业基础设施、建立可与外国工业相竞争的工业环境等八项任务;后者则确立了从农用机械制造到产业园的20个分规划,其目标是“确保建立在世界先进技术融合市场中有竞争力、稳定、结构平衡的俄罗斯工业”。该规划中还包含了20个分规划的实施期限及财政拨款金额,成为实施进口替代的重要政策依据。
国家工业发展基金是为工业部门提供政策扶持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俄罗斯实施工业部门进口替代的主要机构,2015年该基金通过了74个总额为246亿卢布的工业进口替代项目,国家工业发展基金为这些项目拨款金额核计1365亿卢布。地方层面的工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则是产业(工业)园、产业集群等。
在西方经济制裁的最初几年里,“进口替代不是经济政策的唯一目标,还有其他政策方向,如刺激出口、支持中小企业及其他一系列目标。但是,不论哪个目标,都要考虑到进口替代,要以此为导向”。
(二)民用制造业的进口替代政策
西方经济制裁来临后,俄罗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民用制造业领域的进口替代战略。
首先,明确民用制造业的进口替代部门并确定各部门的具体替代目标。被列入进口替代部门的有冶金、电力机械制造、运输机械制造、航空工业、森林工业、汽车工业、化工、公共和地面道路建设、造船工业、农用机械制造、石油天然气机械制造、重型机械制造、轻工业、制药工业、医疗工业、无线电子工业、食品和加工机械制造、机床工业和航空工业(飞机和直升机)。根据俄罗斯工业与贸易部发布的民用制造业进口替代计划,该领域“进口替代的总目标是2020年将大部分产业的进口依赖值降至50%以下”。针对各部门又提出了具体的替代目标及替代产品,例如运输机械制造的目标是进口比重从2013年的24%降至10.5%,替代的产品为机车车辆、火车机车车辆配件;农用机械制造的进口比重从56%降至24%,替代产品包括亚麻收割机,养猪、养鸡设备,各种牵引等级的拖拉机等。
其次,对列入进口替代的19个民用制造业部门按照进口依赖程度划分出进口替代的优先等级,以及各部门的优先替代项目并据此制定扶持计划。俄罗斯工业与贸易部将19个民用制造业部门划分为从1至5不同的进口替代优先等级,然后又对各部门的进口替代项目优先等级再次划分。划分19个部门优先等级的主要依据是进口依赖的严重程度,进口依赖最为严重的(80%—100%)为1级,进口依赖最不严重的(0%—20%)为5级。划分项目优先等级的主要依据是产品生产的完备程度,例如,列为1级的是需要简单扩大生产及增加产量的、具备所有生产的必要条件的产品项目,而被列为最低优先等级7级的则是需要建设新的企业才能实现进口替代的产品项目。此外,还会根据进口依赖程度来划分优先等级,依赖度越高,替代优先等级越高。
按照上述划分标准,民用制造业进口替代优先等级指数最高的是机床工业(150),之后依次为:运输机械(138)、航空工业(飞机制造,136)、汽车工业(122)、石油天然气机械制造(105)、造船工业(85)、航空工业(直升机,83)、制药工业(73)、医疗工业(71)、电子工业(66)、化工(63)、农用机械制造(53)、轻工业(48)、电力机械(41)、公共和地面道路建设(41)、重型机械制造(21)、冶金(20)、食品和加工业机械(10)、轻工业(10)。
最后,在前述两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民用制造业的扶持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调节政策,包括关税-税收调节、提供标准化与认证便利、政府购买(包括专门投资)、税收调节(包括签署专项合同)、政府担保;二是资金支持,包括资本支出补贴、周转资金补贴、创新研发补贴、国家工业发展基金的资金扶持、项目资金扶持及其他补贴。
2013年年底至2015年,俄罗斯政府针对19个民用制造部门的进口替代颁布了不同的决议,明确进口替代的扶持政策各不相同。例如,针对重型机械制造业,俄政府将刺激市场对本国制造的需求、提高该部门进口关税、优先购买本国企业产品、禁止政府采购个别种类外国制造的机械制造产品等;而针对石油天然气机械制造的扶持政策则包括税收优惠、将企业购置新设备运行期间的投资纳税基数减半,以及与能源电力企业签订长期合同和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建立由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组建的集团等。除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之外,也有共同政策,如税收优惠、针对有相似国产设备和材料的进口商品提高关税、政府优先采购本国商品等。
(三)农业进口替代政策
1.农业进口替代政府规划及其内容
俄罗斯实施农业进口替代的重要条件是自2014年8月开始实施的农产品进口禁令。根据2014年第560号总统令,俄罗斯对美国、欧盟、挪威、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牛肉、猪肉、鸡肉及其他家禽肉、鱼肉、螃蟹等海产品、牛奶、乳制品、蔬菜、水果、干果、火腿以及其他乳制品禁止进口,这实际上是俄罗斯实施大规模农业进口替代的开端。2015年8月13日,俄政府又追加了禁止进口的农产品、原料及食品的国家名单,增加了阿尔巴尼亚、黑山、冰岛、列支敦士登及乌克兰。2016年5月27日俄罗斯取消了用于儿童食品生产的鸡肉、牛肉和蔬菜的进口禁令,9月10日禁止进口食品名单中增加了食盐,但不包括膳食补充剂盐和医用盐。2015—2020年,由于西方对俄罗斯经济制裁不断加码,第560号总统令也不断延期。
此外,俄罗斯实施了一些促进农业部门进口替代与发展的政府规划及措施,其基础文件是2012年7月14日颁布的《2013—2020年农业发展及农产品、原料及食品市场的调节国家规划》。正如前文所述,以确保粮食、食品安全为目标的农业进口替代在21世纪头10年就已经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的目标,部门进口替代已经在悄然进行。在西方经济制裁及俄罗斯反制裁之前,一系列联邦的、部委的与农工综合体发展有关的,特别是以确保食品和粮食安全为目标的政府规划已经制定,这些文件也是西方经济制裁后俄罗斯全面实施进口替代的重要政策依据,而前期的进口替代经验及问题也为西方经济制裁与俄罗斯反制裁后的进口替代奠定了重要基础。换言之,近些年俄罗斯在农业领域取得的世人瞩目的成就,得益于其十几年来包括部门进口替代在内的农业发展政策,而不仅是西方经济制裁后进口替代的成果。
2014年12月19日,结合西方经济制裁与俄罗斯反制裁的新形势,为了加速农业进口替代,俄政府对2012年农业发展规划进行了更新。新版农业发展规划在原有规划基础上增加了五个分规划,具体为:《发展蔬菜大地和大棚种植及种薯种植规划》《发展乳牛养殖规划》《支持育种,选种和种子生产规划》《发展批发配送中心和社会餐饮体系的基础设施规划》《发展农工综合体的金融-信贷体系规划》。在共计11个分规划及联邦目标规划中,俄政府制定了55项基本措施(2012年为35项),明确了8个农业发展目标及10项具体任务,包括确保食品供应不受外部制约,加速肉类、牛奶、大地及大棚蔬菜、种薯及水果的进口替代,以及提高俄罗斯农产品在国内及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国际竞争力,等等。
2014年俄罗斯还颁布了15个促进农业进口替代的政府决议,其内容涉及为家庭畜牧场发展提供财政补贴,为家庭农业经营提供补贴、转移支付和同步帮助,提供投资信贷资金的转移支付,为牛奶加工企业的销售和装卸提供补贴,返还增加奶羊等牲畜养殖支出,支持地方牲畜养殖的农业发展规划,等等。
显而易见的是,农业领域的进口替代规划文件规模最大、内容也最为全面、细致,这体现出俄罗斯农业进口替代及降低外部依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相对于民用制造业,农业领域进口替代的潜力最大,替代难度相对小,见效也最快。
2.农业进口替代的扶持措施
首先是关税调节措施,其制定原则一是为了满足居民的食品需求,二是为了促进进口替代。针对那些无法在短期内实现进口替代的食品,俄政府采取了鼓励从独联体首先是欧亚经济联盟国家进口的政策。但是,对亟须实现进口替代,并且有很大可能实现进口替代的领域,俄罗斯则采取了提高进口关税甚至是禁止进口的调节措施,例如食品和加工工业设备、食品包装设备等。可以说,关税的升降充分展现了政府的市场调节能力,为进口替代得以实施和实现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此外,俄政府还采取了其他扶持政策,如财政和金融扶持。首先,为完成农业发展国家规划,俄罗斯每年向该领域财政拨款超过2000亿卢布。其次,俄罗斯还鼓励银行提供贴息贷款的信贷支持。以2014年为例,这些贷款主要用于农业进口替代与发展的各类投资项目,具体投资项目及其占总贷款额的比例是:技术和工艺现代化项目占总贷款额的33.12%,蔬菜种植项目占25.77%,制糖工业项目占12.82%,高蛋白作物加工项目占10.54%,蔬菜仓储项目占7.63%,等等。
为农工综合体提供风险管控也是俄罗斯农业进口替代战略的重要扶持措施。自2011年起农作物收成和多年生植物的播种保险就已经通过立法的形式得以实施,2014年俄罗斯85个联邦主体中的62个参加了种植业支持保险规划,44家保险机构、组织进行了相关的保险业务,共签署了5827份国家支持农业保险协议,比2013年增加25%。得到国家保险支持的耕地面积达1280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17.7%,仅2014年一年,农作物保险赔付总额为15.447亿卢布,为受损失数额的68%,2015年延续了增加趋势。此外,针对畜牧业的国家扶持保险计划于2014年正式实施,有57个联邦主体参加、31家保险公司提供保险业务,被保险人的牲畜头数达到了430万头,包括牛、山羊和绵羊、猪、马、骡子和驴、鸡及蜜蜂,占牲畜总数的16.9%。联邦财政支付农民应计保费(平均保险费率为1.21%)补贴达到4.122亿卢布,实际拨款(支付给地方财政)3.996亿卢布,其中支付到农户手上2.913亿卢布。
三、进口替代的结果及影响
(一)农业和民用制造业的进口替代概况
1.农业进口替代成果
农业是俄罗斯进口替代取得明显成就的领域,表6显示了2014至2019年三类农业主体农产品产值的增长趋势,农业领域总体实现了进口替代。
表6 2014—2019年俄罗斯三类农业主体农产品产值
资料来源:https://gks.ru/free_doc/new_site/business/sx/tab-sel1.htm。
在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的同时俄罗斯农业出口也大幅增加。2014年俄罗斯食品和农业生产原料出口创下了自2008年后的最高记录,出口总额达189亿美元,比2013年增加了16.5%。出口总额的大幅增加主要得益于小麦、大麦、葵花籽油等产品出口的迅速增加,其中小麦出口增长60.4%,大麦出口增长72.5%,葵花籽油等出口增长22.5%。2014年食品及农业原料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达到3.8%,而且其中的73.2%是出口到非独联体国家。
2.制造业的进口替代结果
自2016年起俄罗斯制造业进口替代的成效显现。首先,农用机械行业取得显著进展,产值增长59.1%,医药行业增长23.75%。在俄政府进口替代委员会2018年的年度总结会议上,时任总理梅德韦杰夫公布了一组机械制造业进口替代取得的成绩。机械制造业,包括汽车工业设备、农用机械及食品和加工工业设备的进口替代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2017年,俄罗斯汽车制造产值增长了20%,俄罗斯的发展目标是电动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作为卡玛斯系列的一部分,俄罗斯则将研制液化天然气(LNG)卡车牵引车作为重点,这种机车能够在不二次加油情况下行驶900公里;此外,适用于大城市的大型电动汽车也成为俄罗斯自主研制的目标。2017年农用机械的生产增长了21%,2018年俄罗斯农用机械市场超过一半(56%)产品为俄罗斯制造,这也是农业生产进口替代取得成就的关键因素,农用机械国产化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和设备支撑。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14—2017年间,俄罗斯所有传统的农用机械模型均已更新,而且为了抢占新的市场,俄罗斯也扩大了无人驾驶农用机车的产能。俄罗斯农业机械公司研制了具有不同自动化水平的设备生产线,这一项目的初始程序设计由俄罗斯公司自主完成。2017年,在俄罗斯公共和地面道路建设设备中,超过27%是俄罗斯制造,其出口也大大增加。俄罗斯也研制了用于不同铰接设备使用的现代机械和设备,包括土地施工机械——载货挖掘机、沥青摊铺机和通用机械。俄罗斯的机械进口替代也包括工业垃圾处理设备,例如自推式破碎筛分机等。食品设备、肉类加工和牛奶加工设备进口替代在2017年也有明显进展,这些设备的国产总量增长了约20%,更为重要的是,有三分之一的俄罗斯食品设备出口到国外。食品和加工工业设备进口替代的重要依托是粮食加工、奶酪生产、食品包装设备的国产化,而且这些机械设备都已经销往国外。
(二)进口替代的综合结果与影响
1.民用制造业进口依然以欧盟为主的同时出现“西降东进”趋势
首先,西方经济制裁与俄罗斯反制裁,以及2014年卢布贬值等一系列因素,对俄罗斯工业设备和机械进口版图并未产生实质性影响,从欧盟进口的工业机械和设备的比重依然高居首位,但同时也出现了明显的进口贸易转移。以2018年为例,如图1所示,欧盟依然是俄罗斯工业机械和设备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只是其占比从2011年的77%降至2018年的71%。以往排在第二梯队的美国和日本的份额和排位明显下降,其份额从2011年的33%降至2018年的22%;相应地,中国与印度的市场份额及排位都明显提高,其比重从2011年的19%上升至35%。此外,独联体国家的份额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俄乌贸易关系遭到破坏,而中东欧国家的份额也发生下降。
在进口结构发生改变的同时,受进口替代及外部环境的影响,俄罗斯企业的进口偏好也发生改变。盖达尔经济政策研究院于2011年和2018年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俄罗斯工业企业表现出对国产机械和设备的极大需求,在2011—2018年的7年里,俄工业企业对国产机械设备的偏好跃居第二位;位居首位的依然是欧盟制造,其比例高达69%;对从美国和日本进口机械和设备的偏好明显下滑,从2011年的40%降至2018年的27%,位居第三位。值得注意的是,俄企业对从中国和印度购买机械和设备并不偏好,其比重仅占8%,与独联体国家处于同一水平。尽管并不偏好,但在关于购买计划的问卷中,俄罗斯企业选择从中国和印度进口的比例却明显提升,达到了35%,其主要原因是“性价比高”。
资料来源:СергейЦухло,“Импортозамещение:инвестиционныепредпочтенияпромышлненности”,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развитиеРоссии,№6,2018,с.23。
图1 2011年和2018年俄罗斯工业机械和设备进口结构对比
2.进口替代取得了数量而非质量的成果
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2018年年初的调查认为,俄罗斯“进口替代取得了数量而非质量的成果”。2017年,65%的俄罗斯公司进行了折旧设备的更换,几乎一半的企业设备用龄达到10—30年,超过一半的被调查企业不认为投资能改变企业的竞争力;几乎45%的被调查企业也不认为2018年俄罗斯企业的竞争力被改变了。该调查报告认为:“这说明,要求购买国产设备抑制了公司的劳动生产率,设备更新并未带来现代化”。
进口替代的结果不仅体现在直观经济指标上,也体现在对产出及效率的影响方面,后者更多是质量上的长期成效。从长期影响的角度看,俄罗斯学界对进口替代的质量总体评价并不乐观,其主要观点是政策保护和扶持导致俄罗斯企业的生产效率下降而非提升。俄罗斯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认为,如表7所示,受政府扶持的部门的产出增加会使其他经济部门的情况恶化,而且整体损失要大于整体收益,从而导致国内生产总值的下降。该研究认为,“在现有经济发展条件下实行进口替代政策并不符合其提高经济效率、发展和出口多元化的目标,而且在经济衰退的条件下这一政策只能加剧已有问题。”这是因为,受保护和扶持的进口替代部门挤占了更具有国际竞争力、效率相对更高的经济部门的资源,使得未进入进口替代政策扶持的经济部门的产量下降并损害消费者福利。
表7 受进口替代政策扶持部门的进口下降10%所导致的结果
资料来源:Н.А.Волчковаи Н.А.Турдыева,“Микроэкономикароссийского импортозамещения”,Журналновой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йассоциации,№4,2016,с.143。
来自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的日龙京等学者通过对克麦罗沃州基础工业部门进口替代的研究认为,“进口替代是俄罗斯走上新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发动机,但重要的是政府如何确保俄罗斯不陷入进口替代的制度陷阱”,这是指完全依赖政府“输血”的进口替代缺乏可持续性。俄罗斯总统国民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巴尔茨万伊亚以汽车制造业为例认为俄罗斯陷入了“进口替代陷阱”,指出俄罗斯进口替代带来了短期积极效应,但其长期效应却是负面的,因为占据市场的俄罗斯企业只能依靠政府不间断的扶持和保护政策,而只有竞争条件下的进口替代才是长期有效、可持续的。
俄罗斯国家评级机构根据其调查结果指出,“俄罗斯未能实现其主要产品、包括受到制裁的产品的进口替代,只是供货方从欧洲的变成了其他国家的企业。”因此,该评级机构的专家认为,“从整体看实现的不是替代,而是将相同的‘限制产品’,主要是欧洲的‘限制产品’再出口而已;从独联体范围内看,这一转移的方向主要是白俄罗斯,它成为食品及农产品的主要进口来源地;从世界范围看,产品的转移方向主要是中国、越南及拉美国家。”俄罗斯学界对本国进口替代的上述评价表明该政策目前仍存在诸多不足。
(三)俄罗斯进口替代对中俄贸易的影响
1.从贸易规模看进口替代对中俄贸易的影响
自2014年西方对俄实施经济制裁及俄罗斯大规模实施进口替代至今,中俄贸易关系发生了很大改变。从贸易规模可以看出,中国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之前的俄罗斯主要贸易伙伴,例如荷兰、德国、意大利;但是,在西方对俄实施经济制裁及俄罗斯实施进口替代期间,中国从俄罗斯的进口增幅要超过出口,因此中国对俄罗斯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
首先,中俄(货物)贸易额持续增加。自2010年中国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至今,中俄(货物)贸易额除2015年有所下降之外其他年份均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2016年,在俄罗斯出口整体下降16.8%、进口下降0.2%的情况下,俄罗斯对中国出口仅下降2.0%、进口则增长9.0%。2018年,中俄贸易额突破了1000亿美元大关。
表8 2012—2019年中国对俄罗斯货物贸易动态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别报告”网站。
其次,中国在俄罗斯货物贸易中的份额持续增加,进出口均跃居第一位。如表8所示,自2014年起中国在俄罗斯货物贸易中的份额逐年增加,出口份额从2013年的18%升至2019年的22.2%,进口份额从5.7%升至13.4%,2017年中国在俄罗斯进口贸易中的排名也从2014年的第二位跃居第一位。
最后,俄罗斯对中国贸易从逆差转为顺差。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0—2017年俄罗斯对中国的贸易一直保持逆差,中国是俄罗斯第一大逆差来源国,2013年俄罗斯对中国贸易逆差达到最大值350.5亿美元。受西方经济制裁及进口替代的综合影响,俄罗斯对中国出口贸易增速逐渐超过进口增速,贸易差额逐渐收窄。自2018年起,中俄贸易差额出现逆转,俄罗斯对中国出口超过进口,对华贸易顺差达到38.7亿美元,2019年为24.1亿美元。
2.中俄货物贸易结构的变化
受西方经济制裁及俄罗斯进口替代的影响,中俄货物贸易结构也发生了改变。根据《俄罗斯数据》、《俄罗斯贸易》及中国商务部《国别报告》,中俄货物贸易结构总体变化情况与趋势如下:
第一,俄罗斯向中国出口仍以能源燃料为主,西方经济制裁和俄罗斯进口替代之后,由于国际能源价格下跌,其比重起初呈下降趋势,但2017年有所回升,2018年达到高点。至于能源原料在双边贸易中的具体比重,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为68.5%,而俄罗斯联邦海关署的数据为71.3%。2014—2018年能源燃料在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货物总额中占比分别为74.0%、66.1%、63.8%、64.9%、73.6%;中国商务部的数据则相应为77.0%、69.0%、66.7%、67.8%、76.2%。
根据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8年,能源燃料在俄罗斯对华出口中的份额已增至73.6%,这一趋势完全符合俄罗斯对外能源出口的总趋势。而且在多数年份里,这一占比要小于俄罗斯同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能源出口占比。以2018年为例,俄罗斯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中,能源燃料的比重为:荷兰(俄罗斯第二大贸易伙伴)85%、德国(俄罗斯第三大贸易伙伴)85%、韩国80%、英国77.9%、日本76.1%,均明显高于中国的73.6%。
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机电产品始终居于首位,其比重有所增加,从2014年23.2%升至2018年的27.5%。自2014年起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的机电产品的比重呈上升趋势。2021年这一趋势加快。该年度俄罗斯工业机械和设备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49.2%,机械设备进口实际增加26%,机电产品进口增加21.8%,轿车及货车实际增长40%。中国已成为俄罗斯工业机械和设备进口的主要来源地,其份额已经达到41%。在西方经济制裁与俄罗斯反制裁背景下,俄罗斯进口向中国转移的贸易趋势不仅已经发生了而且呈加速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