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3:寒邪凝滞
马某,男,57岁。
2002年12月20日初诊:1990年患脑梗,经救治后基本恢复,仅下蹲时右下肢痛且软。近20日血压持续在170/100mmHg左右,加大药量亦不效。现觉头晕头痛,项强,眼胀,冒金花,小便不利,他可。
脉沉紧有力,舌淡暗。
证属:寒邪凝滞,血脉收引,血行瘀泣。
法宜:发汗散寒,以消寒凝。
方宗:葛根汤加减。
葛根15g 麻黄9g 桂枝10g 芍药10g
生姜6片 炙甘草8g 大枣6枚
2剂,水煎服。2小时服1煎,温覆令汗。得汗则停后服。
12月24日二诊:药后得汗,头晕痛、项强等症已除,小便不利(前列腺肥大)。脉转弦缓,拘紧之象已减未除。舌淡暗。血压145/95mmHg。继予散寒解痉息风。
葛根15g 麻黄6g 桂枝9g 防风10g
赤芍12g 白芍12g 桃仁12g 红花12g
钩藤15g 地龙15g 全蝎10g 蜈蚣15条
怀牛膝15g 琥珀2g(分冲)
7剂,水煎服。嘱降压西药减半,后未再诊。
按:葛根汤治“太阳病,项背强,无汗恶风”,为太阳表实经腧不利。而本案脉沉紧,且无恶寒、无汗、身痛之表证,乃寒凝于里。何以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而用葛根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治阳虚感寒者,此脉紧有力,乃寒实,无阳虚,故不用。无表实何用葛根汤?表实当用葛根汤,里寒实者,葛根汤亦可用之。试观葛根汤的组成,乃桂枝汤加麻黄、葛根。桂枝汤功用在于调和营卫,燮理阴阳,表证可用,里证亦可用。太阳中风用桂枝汤,解肌发汗解表,其实质,太阳中风是虚人感冒,用桂枝汤轻补阴阳,属扶正以祛邪。桂枝汤用于里虚者更多,试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全篇8方,其中4方为桂枝汤衍生方,用以治疗众多虚证。本案虽属里寒证,用桂枝汤调其阴阳,通行营卫以驱寒外出,完全可以。再者,麻黄虽能发汗平喘、利水,表实者可用,里寒者亦可用之。因麻黄有解寒凝、宣通发越阳气之功,可将在里之寒邪发散于外而解。试观麻黄附子细辛汤,阳虚寒客于表者可用;阳虚寒邪直中少阴者亦可用,此时用麻黄,乃提取下陷肾经之寒邪从表而解,故寒在里者可用麻黄。又如里水之麻黄甘草汤、麻黄附子汤,转大气之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等,皆寒凝于里而用麻黄者。至于葛根,虽能解肌发汗治表证,但葛根又能鼓胃气上行,升清阳,疏达经腧。故本案虽为里寒,葛根汤亦可用之。
汗后,寒凝解,经脉利,脉转缓,血压反可下降。惜未再诊,但亦可说明寒凝所致之高血压,汗法有一定效果。至于汗后的治疗,再随其病机的转变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