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二百年和两千年的文明对话[1]
(2014年5月)
首先,就题目的说明。
先说当代。当代就是我们所处的现今时代。今年到目前为止,在文明、文化领域,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有三件事。一件事是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对要“弘扬起来”的“文化精神”,总书记提出的这四个定语,在历史上是第一次,含义很深,意义很大。另一件事是5月4日,总书记视察北京大学,与北大师生座谈,就文明、文化的时代精神,核心价值观建设,学校教育和青年成长发表了重要讲话。国外的一件事是习近平总书记于3月底、4月初出访欧洲,先后在出席中德工商界招待会、中法建交50周年大会、欧洲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了四次演讲。演讲表达了中华文明的显著特色,展示了深厚的文化修养,赢得了世界的尊重。特别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又一次重申,“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总书记还系统介绍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重大意义,第一次提出了对待文明的正确态度和应遵循的原则。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以来,第一个国家元首以文明、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是在世界舞台上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一曲黄钟大吕。
再看二百年。在距今一百九十六年、近二百年前,即1818年5月,在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诞生了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这时,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发达国家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与恩格斯集毕生精力,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个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完成了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两大发现,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这在人类社会漫长历史中是第一次,可谓是石破天惊。马克思主义写入了我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党章》。在国际上,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组织“世纪第一思想家”推荐活动,马克思名列第一。2005年,他们又在听众中组织推荐“千年最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又名列第一。
再是两千年。就是我国的西汉、东汉时期,产生了“中医之宗”《黄帝内经》。《内经》的博大精深决定了它至今仍是中医药科学的圣典,至今仍在维护我们民族健康、人类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至今仍是中华文明、人类文明的奇迹。
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当代的“黄钟大吕”、二百年的“石破天惊”和两千年的“博大精深”,三者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