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药食疗
凡欲治病,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食治》
提起中药食疗,大家可能都不陌生。中药食疗历史非常悠久,古时候简称食治、食疗。我国早在周代就有了专门的医学分科,其中就有食医的分职。《周礼·天官》中就记载了医分为食医、病医、疾医、兽医四职,并对其各自职责要求不同。例如:对“疾医”的要求是“聚毒药以供医事”,并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对“食医”的要求是“中士二人,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剂”。这些记载充分体现了“食为医用”的目的。由此可见我国的食疗历史源远流长。
那么,什么是中药食疗呢?简单地说,中药食疗就是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即“寓医于食”。中药食疗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既具有营养价值,又有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
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祖先为了生存的需要,不得不在自然界到处寻觅可以食用的食物,在此过程中就发现了某些动物及植物的野果、种子、根茎等,这些不仅可以作为食物来充饥,而且具有某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药用价值,所以就有了药物、食物和毒物的区分。在现存的先秦文献中,记载药物较多的主要有《周礼》《诗经》《山海经》等著作。
最早讨论食疗的专著见于汉代,在《汉书·艺文志》中便记载了“《神农黄帝食禁》七卷”与“《神农》二十篇”两种文献,可惜原书已佚,但日本医家丹波康赖在其著作《医心方》中有十一处引用了“七卷食经”,其按语所引两处,又直引“七卷经”(“七卷食经”简称)凡五十二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神农黄帝食禁》七卷”的内容,是专门论述食性、食宜、食禁、食疗的。
早在甲骨文与篆文中就已经有了“食”字与“疗”字,而将“食”与“疗”二字连起来使用,形成“食疗”这一词,则是唐代的事情。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专列《食治》篇,书中记载:“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由此可见饮食及其调摄作用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书中还记载了多种食用动物脏器治疗疾病的案例,如用动物甲状腺(鹿靥、羊靥)治疗缺碘性甲状腺肿,以动物的肝(羊肝、牛肝)治疗夜盲症等。这证明了在一千多年前,我国不但出现了食疗其名,而且在具体应用方面有很高的水平。
食疗一词出现之前,在我国的古代典籍中,就已出现了有关论述和应用食疗的记载。《周礼》中记载了食医。食医主要掌握调配周天子的“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的滋味,体现了比较成熟的食疗原则。这表明,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丰富的食疗知识,并出现了从事食疗制作和应用的专职人员。
及至《黄帝内经》成书,对食疗则有更详尽的论述。《黄帝内经》中共有13首方剂,其中有8首属于药食并用的方。书中还同时列出与五脏各自有关的食疗食谱,把食物多种多样的特性和作用加以概括,建立了食物的性能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中药食疗理论。
秦汉时期,食疗进一步发展。汉代以前虽有较丰富的食疗知识,但不够系统。东汉末年成书的《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其中大枣、人参、枸杞子、五味子、地黄、薏苡仁、茯苓、沙参等,都是具有药性的食物,常作为食疗的原料。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治疗上除了用药外,还采用了大量的饮食调养方法来配合。在食疗方面,张仲景不仅发展了《黄帝内经》的理论,突出了饮食的调养及预防作用,开创了药物与食物相结合治疗危急重症的先例,而且还记载了食疗的禁忌及需要注意的饮食卫生等问题,为我国的食疗学理论奠定了基础。诸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竹叶石膏汤、甘麦大枣汤等,均属食疗方剂。由此可见,在东汉时期,饮食疗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晋唐时期是中药食疗学的形成阶段,这时的食疗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出现了一些专门著述。最早讨论食疗的专书,当推《神农黄帝食禁》七卷,可惜已佚。而这段时间,饮食疗法的专著层出不穷,仅《隋书·经籍志》中收载的书名就有40余种,如南齐冠军将军刘休所撰《食方》,崔禹锡所撰《崔氏食经》(另一说为“崔浩注”),以及《太官食经》《膳馐养疗》等,可惜亦全部亡佚,仅有片段资料可从日本医家丹波康赖所撰的《医心方》中找到。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其《备急千金要方》中专设《食治》篇,堪称现存最早的有关饮食疗法的专论。至此,食疗已开始成为专门学科。孙思邈的弟子孟诜与他的学生张鼎在《必效方》《补养方》的基础上进行编著而成《食疗本草》,共收集本草食物241种,详细记载了食物的性味,保健功效,过食、偏食后的副作用,以及其独特的加工、烹调方法。这是我国第一部集食物、中药为一体的食疗学专著,书中还特别收载了较多动物脏器的食疗方法和藻菌类食品的医疗应用。
宋元时期,食疗得到全面发展。宋代官方修订的《太平圣惠方》专设“食治门”,记载药膳方剂160首,可以治疗28种病症,且药膳以粥、羹、饼、茶等剂型出现。《圣济总录》系征集当代民间及医家所献方,并结合“内府”所藏的秘方汇编而成,其中收药粥113方,且分门别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如苁蓉羊肾粥治疗虚劳、商陆粥治疗水肿、生姜粥治疗反胃呕吐等。宋代的陈直在其所著《养老奉亲书》中分别从饮食调治、四时摄养、戒忌保护、食治老人疾方等十几个方面做了精辟而详尽的论述,尤其是对老年人患病采取饮食疗法独具匠心。
宋代以后,元代的统治者也十分重视医药理论,提倡蒙医、汉医的进一步结合,并吸收外域医学成果。由饮膳太医忽思慧所编著的《饮膳正要》对后世影响最大。这是一部研究营养学的佳作,标志着我国食疗学的初步形成。其收载食物203 种,除了谈到对疾病的治疗外,还首次从营养学的角度出发,强调了正常人体应加强饮食营养的摄取,用以预防疾病,并详细记载了饮食卫生、服用药食的禁忌及食物中毒的表现。该书融食、养、医于一炉,将饮食、养生与医疗紧密联系在一起。
明清时期,中医食疗药膳学更加完善,几乎所有关于药膳的著作都注意到了本草与食疗学的关系,对于中药食疗的烹调和制作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且大多符合营养学的要求。明代仅书名为“食物本草”的著作就有多种,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也为中医食疗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仅谷、菜、果三部就收载300多种,其中专门列有饮食禁忌、服药食忌等。朱的《救荒本草》记载了可供荒年救饥食用的植物414种,并将其详细绘图,讲述其产地、名称、性味及烹调方法。
到了清代,由于官方重视,食疗不但方法增多,而且更加注重口感,讲究营养价值及烹调技术,因此,有关食疗养生的著作颇多。曹庭栋结合前人和自己的经验,编撰的《老老恒言》一书中举例老人养生治病的药粥达100种。其对药粥的研究颇有独到之处,对各种米谷的性质、水的选择、煎煮火候、服食的宜忌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至此,中医食疗已完成了按照中药方剂配伍的君、臣、佐、使,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补泻及辨证择食的历程。
民国时期的名医张锡纯亦十分重视食疗,在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共记载食疗方13首,且剂型多样,有粥剂、饼剂、饮剂、膏剂等。代表方有薯蓣粥、益脾饼、黄芪膏等。
由此可见,中药食疗自古至今广为传播。中药与食物相配,就能做到药借食味,食助药性,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