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临床常见病证及处理:第2版(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十八节 头痛

【概述】

头痛是指以患者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可发生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头痛多因六淫外邪上犯清空或情志不畅,劳倦体虚,饮食不节,跌仆损伤等,导致肝阳上扰,痰瘀痹阻脑络;或精气亏虚,经脉失养所致。头痛的一种特殊重症为真头痛。头痛可单独出现,亦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若头痛属某一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兼症,不属本节讨论范围。西医学中的高血压性头痛、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以及感染发热性疾病引起的头痛等,均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施治。真头痛常见于西医学中因颅内压升高而导致的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各类危重病症,如高血压危象、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等。

【类证鉴别】

头痛与眩晕。

【鉴别诊断】

1.颅脑病变

①脑血管病:突发性头痛伴神经系统局灶体征是急性脑血管病的特点之一,见于脑出血、脑梗死;伴脑膜刺激征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在此基础上出现头痛急性进行性加剧伴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是急性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②感染:急性头痛伴发热、脑膜刺激征多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等。

③占位性病变:常见慢性进行性头痛伴神经系统症状和颅内压增高征。

④偏头痛、紧张型头痛:典型偏头痛为局限于一侧或双侧的反复发作性头痛,呈搏动性,发作前多有视觉先兆,如闪光性暗点和偏盲等,可伴畏声、畏光、恶心、呕吐;紧张型头痛是最常见的慢性头痛,通常为双侧枕颈部、额颞部持续性钝痛,压迫感、沉重感,无先兆症状,可持续数周至数月。

⑤颅脑损伤:有明确颅脑外伤史。

2.颅外病变

①三叉神经痛:为三叉神经分布区突然发作、突然停止的电击样、刀割样剧痛,为时短暂,数秒至1~2分钟,多为单侧性。

②颞动脉炎多见于老年人,为一侧额颞部搏动性剧痛。

③头面部器官引起的头痛。

3.全身性疾病

高血压患者约80%不同程度的头痛,多为全头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全身性急性感染、中毒(一氧化碳、酒精、药物等)、中暑、低血糖、尿毒症等均可引起头痛。

4.精神性疾病

神经衰弱、癔症、抑郁症等常引起头痛,通常为钝痛或胀痛,头痛与情绪因素、脑力活动、睡眠等因素密切相关。

【治疗】

1.辨治原则

头痛当首辨外感与内伤,再辨头痛部位与所属经络。外感头痛治以疏风祛邪为主,兼以散寒、祛湿、清热。内伤头痛虚证当益气升清,滋阴补血;实证当平肝、化痰、化瘀;虚实夹杂者,酌情兼顾。

2.证治分类

(1)外感头痛

①风寒头痛

证候:头痛连及项背,痛势较剧烈,常伴有拘急收紧感,或伴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止痛。

主方:川芎茶调散加减。

常用中成药:川芎茶调散、丸。

②风热头痛

证候: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耳赤,口渴喜饮。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和络。

主方:芎芷石膏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银翘解毒片、丸。

③风湿头痛

证候: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溏薄,小便不利。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祛风胜湿通窍。

主方:羌活胜湿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正天丸。

(2)内伤头痛

①肝阳头痛

证候:头昏胀痛,或抽掣而痛,两侧为重,头晕目眩,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胁痛,面红耳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息风止痛。

主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常用中成药:全天麻胶囊、镇脑宁胶囊。

②气血亏虚头痛

证候:头痛绵绵,两目畏光,午后更甚,神疲乏力,面色㿠白,心悸少寐。舌淡,苔薄,脉弱。

治法:益气养血,活络止痛。

主方:八珍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八珍丸、养血清脑颗粒、阿胶补血膏。

③痰浊头痛

证候:头痛昏蒙,胸脘满闷,纳呆呕恶,倦怠无力。舌淡,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降逆。

主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头痛宁胶囊、半夏天麻丸。

④肾虚头痛

证候:头痛且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滑精带下。舌淡苔滑,脉沉细无力。

治法:养阴补肾,填精生髓。

主方:大补元煎加减。

常用中成药:补肾益脑丸、左归丸、右归丸。

⑤瘀血头痛

证候: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日轻夜重,或有头部外伤史。舌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或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主方:通窍活血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元胡止痛片。

3.其他疗法

(1)针灸

①外感头痛:泻风池、太阳、合谷、外关等穴。按部分经取穴:前额痛(阳明经):近取印堂、攒竹;远取合谷、内庭。侧头痛(少阳经):近取太阳、悬颅;远取外关、足临泣。后头痛(太阳经):近取天柱;远取后溪、申脉。头顶痛(厥阴经):近取百会;远取太冲、内关、涌泉。

②内伤头痛:肝阳头痛:毫针刺泻悬颅、颌厌、太冲、太溪、行间、率谷、风池。血虚头痛:补血海、足三里、肝俞、脾俞、肾俞。痰浊头痛:取内关、合谷、中脘、攒竹、列缺、丰隆、气海、大椎。瘀血头痛:取合谷、三阴交、阿是穴。

(2)耳针

选枕、额、脑、神门。每次取2~3穴,留针20~30分钟,间隔5分钟捻转一次,或埋针3~7天,顽固性头痛可用耳背静脉放血法。

(3)按摩

选印堂、头维、太阳、鱼腰、百会、风池、风府、天柱、合谷、风门等穴用推、拿、按、拳等手法,每天1次,5~7次为1个疗程。

(4)磁疗

用小块磁片贴在曲池、足三里等穴,治肝阳头痛。

【转诊原则】

1.诊断不明,需进一步到上级医院行CT、MRI等检查者。

2.急性头痛伴神经系统局灶损害的症状体征、脑膜刺激征。

3.慢性进行性头痛伴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养生与康复】

1.宜在空气新鲜、环境幽静的地方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增强体质,抵御外邪侵袭。

2.应保持情绪舒畅,避免精神刺激。

【健康教育】

1.头痛可因多种疾病引起,也可无特殊意义。常见病因有神经系统、眼、耳、鼻、牙或某些全身性疾病。

2.头痛患者要及早就医,寻找病因,病因一时未查明时,可观察其变化,若头痛明显加重,或出现眩晕、发热、癫痫,或精神、意识、视力障碍,应及早就医。

3.一旦查出病因,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4.避免受凉感冒,戒除烟酒。

5.保持心情开朗,避免情绪激动。

6.注意劳逸结合,保持生活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