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原夫图箓之见[29],乃昊天休命[30],事以瑞圣[31],义非配经。故河不出图,夫子有叹[32],如或可造[33],无劳喟然[34]。昔康王河图[35],陈于东序[36],故知前世符命[37],历代宝传[38],仲尼所撰[39],序录而已[40]。于是伎数之士[41],附以诡术:或说阴阳[42],或序灾异[43];若鸟鸣似语[44],虫叶成字[45],篇条滋蔓[46],必假孔氏。通儒讨核[47],谓起哀、平[48]。东序秘宝,朱紫乱矣[49]!至于光武之世[50],笃信斯术[51],风化所靡[52],学者比肩[53]。沛献集纬以通经[54],曹褒撰谶以定礼[55],乖道谬典[56],亦已甚矣。是以桓谭疾其虚伪[57],尹敏戏其深瑕[58],张衡发其僻谬[59],荀悦明其诡诞[60]。四贤博练[61],论之精矣。
【译文】
河图、洛书的出现,是由于上天有美好的旨意,用以预兆圣贤,而不是为了配合经书。所以,孔子在世时没有再出现河图,他就有所叹惋;如果祥瑞可以随意编造,那就用不着叹气了。从前,周康王曾经把河图等陈列在东厢,可见前人对上天所降瑞应,曾当做珍宝而历代相传。孔子的编撰,不过对这些古来相传的事加以叙录而已。于是,那些方技术士,便用诡诈的方法来牵强附和:有的讲历象占卜,有的预言灾难变异;还有鸟的叫声好像人语,虫子吃树叶形成文字等等,各种各样谶纬之说的发展蔓延,都一定要假托孔子。经过汉代学者研究核实,认为纬书的伪托是从西汉哀帝、平帝时才开始的。河图、洛书本是古代帝王珍藏的秘宝,从此被伪造的纬书搅乱了。到东汉光武帝时,更加深信谶纬,学习的人,争先恐后,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刘辅混杂一些纬书上的说法来论述经书,曹褒挑选一些谶书中的意见来制定礼制,这种离经叛道的做法,已发展得相当严重了。所以,桓谭痛恨谶纬的虚伪,尹敏嘲笑谶纬的不实,张衡揭发谶纬的谬误,荀悦辨明谶纬是假托。这四位先贤的学识都广博精通,他们的论证已很精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