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俏’媒婆,‘俊’男女”舞动古韵
“纵观山东民族民间舞蹈古老的历史脉络,从其表现形式上大致可分为秧歌、灯舞、假形舞、祭祀舞、鼓舞、杂耍舞6大类。其中杂耍舞不单纯是舞,有的与杂技中某些技艺相结合,其形式怪异;有的掺杂滑稽表演,诙谐风趣;还有的以道白对话表述人物情节,形式新鲜活泼,其包括4种主要表演形式,即‘抬杠’‘芯子’‘鬼舞’‘小品’。其中‘小品’舞蹈形式短小,人物幽默,手法夸张,情节简练。”[3]棒打鸳鸯作为周村区典型的“小品”类舞蹈代表,据《周村县志》记载:“‘斗鹌鹑’又名‘棒打鸳鸯’,流传于周村区王村镇。在长期演出实践中,艺人们不断对其进行丰富和加工,音乐伴奏采用当地锣鼓及民歌,在情节和动作方面也有所创新。参加演出的演员可多可少,丑婆一人,男女青年少则七八对,多则二十几对。”
人物角色
在棒打鸳鸯的整个表演过程中,“丑婆”是中心人物。“丑婆”的舞蹈动律突出一个“扭”字,在表演情节上显现一个“逗”字,在表现手法上体现一个“泼”字,在动作编创上达到一个“新”字,形成了“扭”“逗”“泼”“新”的艺术特色。其中“丑婆”基本动作有“平扭步”“矮子步”“波浪步”“闪腰步”“跑跳步”“大扑步”“撅臀拧胯步”“摇头晃脑步”“单抖肩”“双抖肩”等。与此同时,丑婆的角色因受戏曲的影响,因而在服饰上也独具戏曲的韵味。戏曲中丑婆属“生、旦、净、末、丑”五个行中的“丑”行,又叫小花脸、三花脸。“丑”行包括文丑和武丑,武丑多由男性扮演,而棒打鸳鸯中的“丑婆”属于文丑由女性扮演。此外,应注意的是:棒打鸳鸯运用戏曲中的丑婆装扮,双手拿木棒,但又不同于戏曲中的丑婆。“丑婆”的表演诙谐幽默,动作自由夸张,老艺人概括其表演特点为“做戏要欢,扭胯动肩,前走后仰,似扭似颤”,“男摇扇子,女甩绸,丑婆的棒槌扭过头”。“丑婆”在队伍中时而“指情人”(手执棒槌,扭扭拉拉指着有情男女),时而“棒打鸳鸯”(用棒槌将情人打散),有时还故意向拥挤的观众挥棒威吓,使观众纷纷向后躲闪。打了这对打那对,累得她张口喘气,逗得观众阵阵欢笑。
另外,人物角色还有男青年角色(图18),他的基本动作为“开肩”“甩肩”“遮阳扇”“踏步大开肩”等,扮相为戏曲中小生打扮,手持折扇。女青年基本动作为“甩绢”“挽绢”“飞绢”等,扮相为戏曲中花旦装束,双手捏巾。男女青年在整个节目中用来陪衬中心人物“丑婆”,所以有关男女青年的文字记载很少,大部分是通过他们的典型动作展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增强舞蹈的表现力,起到自娱和娱人的喜剧效果。
图18 男青年角色扮相(与现在周村芯子中的男性角色相同)
表演形式
在整个棒打鸳鸯演出中,以“剪子股”“二龙吐须”“双圆”“对对碰”“双磨眼”“拧麻花”等队形为主,可根据演出的剧情对演员加以调度,有时是随着“丑婆”的表演而变化的,具有临场即兴的特点,这就要求演员们有较好的临场反应能力。
棒打鸳鸯演出时间多在元宵节及香火山会期间,既可作为独立民间舞蹈单独演出,又可组成一场小戏和高跷、旱船、竹马等其他民间舞蹈形式同场表演。但随着周村芯子的兴盛,棒打鸳鸯通常在芯子队伍后面跟随其一起演出。
演出习俗
棒打鸳鸯演出时对妆容的要求十分严格,通常在演出前3小时就开始着手准备,整个过程除了面妆还有发妆,发妆的设计在完全符合戏曲扮相的基础上又添加假花用以装饰,丰富了观者的视觉感受。
棒打鸳鸯的演出场地多在周村区里的马路上进行,马路全长可达两公里,每逢元宵佳节演出之际,有关部门都会对周村的交通要道进行管制,以便为演出活动提供安全保障。演出场地每年都会吸引众多小商小贩前来摆摊叫卖,整个摊位长度从演出开始时的头一直延伸到演出结束时的尾。商贩聚集是因为在演出地附近都会早早聚集很多来等候观看的观众,这些观众有周村本地人,也有外地游客,他们大多慕名前来体验带有周村悠久古老韵味的民间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