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篇
1 政策引领:岗课赛证的价值意蕴
1.1 高职院校育人模式的演变
1977年10月,我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全面恢复。1978年3月,教育部、原国家计委发文通知,决定增加高等学校的招生名额。以专科学校为例,仅1978年,我国恢复和新建的专科学校就达到98所,招生12.37万人;在校专科生37.9万人,占本专科在校生总人数的45.3%。1979年,在校专科生达到34.84万人,占本专科生在校生总人数的34.2%。在这一时期,一大批高等职业教育学校获得恢复和重建,有力支撑了改革开放的启幕。
1980年,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了13所职业大学,如金陵职业大学、合肥联合大学、无锡职业大学、江汉大学等,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正式诞生。1983年,原国家教委根据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要求,又批准成立了33所职业大学。据统计,1980—1984年,全国共兴办82所短期职业大学,在校生规模达到1万~2万人,为我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人才基础。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衔接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提出,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又能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1990年,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召开了全面研究高等专科教育的座谈会,会后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的意见》,规定“普通高等专科教育是在普通高中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培养能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适应基层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生产工作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它同本科教育一样,都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意见的出台,反映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以及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决心。
1994年召开的全国第二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改一补”基本方针。“三改一补”是以“三教统筹”为基础和延伸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目的是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其中,“三改”指的是专业改革、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补”则是补齐体制机制短板。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奠定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格局,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建设和特色建设提供了支撑。其中,专业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强化实践教学和职业素养培养,加强专业能力训练和实践技能提升,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教学改革包括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等,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补齐体制机制短板则是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1996年,职业教育将“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开启了各职业院校推行双证书的发展历程。双证书指的是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同时获得高等职业资格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的推行使得用人单位更倾向于将与专业技术对应的技术等级证书或岗位合格证书作为录用或定岗定薪的重要依据。这一举措有效地提升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与职业需求的对接度,同时也增强了用人单位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信任和认可。通过双证书体系的建立和推行,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了提升,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提升。
1998年,教育部在“三改一补”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三多一改”的方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探索性制度创新,“三多一改”方针进一步深化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力度。“三多一改”方针是办学形式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样化、通过改革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简称。这一方针的实施,将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和转型,进一步拓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促进更多不同类型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发展和壮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政策的引导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与办学质量更加协调,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2008年,为了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产教结合的实践被广泛推进,深化了校企一体化发展。为了突出职业技能导向,推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多种用来展示职业教育的特色的方式不断涌现。其中,以校赛为基础,省赛为支撑,国赛为龙头,辅以行业赛的纵横结合的方式,结合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多元联合的完整赛事体系受到广泛推广。这样的体系激活了职业院校之间的技能比拼,推动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改革。通过赛事的举办和参与,学生能够展示自己在职业技能上的实力和能力,并与其他学校和行业进行交流和竞争,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党的十九大之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等育人机制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新的发展方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于2016年12月发布,确立了人才供给结构改革、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等7个核心任务,为未来培育高素质的“大国工匠”夯基固本,制定了总纲领与总遵循。2019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为高职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和高质量发展空间。2021年4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讲话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优化类型定位,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提升教育质量,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增强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为我国新时代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推动高职院校积极探索科学可行的岗课赛证育训融通的课程建设策略。为了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院校开始积极探索并实践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模式。这一模式的实施旨在通过立德树人,优化类型定位,提升教育质量,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增强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吸引力。
近40年来,高职院校关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推进了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大发展。目前,颇具代表性的经验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课证融通”模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赛教融合”模式、山东职业学院的“赛证课相通”模式和佛山市“区域支柱产业主导”的实践模式等。在理论研究方面,高职院校普遍认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重在新时代工匠精神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融通,是破解人才培养中长期存在的“重专业、轻能力;重技能、轻素质;重教书,轻育人”等问题的关键。以岗定课使课程体现岗位需求和专业发展规律,课证融合使课程内容以职业要求定位,证赛互补使理论和实践相得益彰,课赛互促使学习兴趣和效果得到提升。高职院校提出要注重“六要素”,把握“八关键”等实施建议,进而融合“岗”“赛”“证”元素于“课”,基于岗位技能标准定向培养高技能人才,借鉴大赛理念攀登技能人才培养之巅,深入探索体现类型教育特征的职业教育综合育人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