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经济增长潜力与对韧性的审视
在经济增长的新旧动能转换期,人们常用“潜力大、韧性足”作为对中国经济的基本判断,也是宏观经济能在较长时期内实现中速增长的依据。根据IMF的统计,2022年中国人均GDP为1.27万美元,刚刚超过1.21万美元的世界人均GDP水平,[1]远低于其他大型经济体的人均水平,如日本(3.93万美元)、德国(5.08万美元)和美国(6.93万美元),在全球经济体人均GDP排名中居第68位,属于较低水平。因此,根据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经济增长仍有巨大的成长潜力和提升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的研究表明,[2]基于人口结构和其他要素变化趋势,对2021—2035年经济增长潜力前景的预测认为,尽管中国经济增长率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但整体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对2021—2035年经济规模的预测显示,按不变价格计算,在基准情形下,2035年的GDP规模是2020年的2.0倍,是2025年的1.6倍,并且三次产业结构将出现明显变化,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将超60%,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将下降至23.1%。
但是,制约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历史经验表明,在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人口红利具有突出意义。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东亚国家的经济奇迹中有1/3来自人口红利。人口结构是动态变化的,随着新增人口总量和劳动人口比例下降,人口红利期结束,随之而来的可能是“人口负债”。2015年后,中国人口出生率下跌超出预期,无论是净出生人口数量,还是新生儿数量,都急剧下降。2016年开始实施的全面两孩政策效果也逐年递减。新冠疫情带来的社会生活冲击,加速了人口出生率的下降。2022年,中国人口负增长85万,正式步入负增长时代,同时中国老龄人口逼近3亿大关,老龄化社会已经来临。
未来,出生率不断下降和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化将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大制约因素。人口增长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人口结构变化会导致长期要素供给潜力的变化,老龄化对储蓄的直接影响是负面的,同时还会间接影响投资和资本存量的积累。目前人口结构发展趋势将导致劳动力减少,老龄化问题加重,并拖累经济增长潜力的提升,出现“未富先老”的趋势。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步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就离不开对其他经济增长潜力的有效释放。
经济韧性是一个经济体在经历冲击时,能够通过变革调整,有效应对干扰和抵御冲击,并实现经济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韧性强的经济体在遭受冲击后,能够快速复苏并重新实现稳定增长;而韧性不足或脆弱的经济体,则缺乏修复能力,增长会跌入长期下降通道。能否承受重大宏观经济冲击,长期保持稳健增长,是考验经济韧性的重要依据。
尽管中国经济在40多年的发展中曾遭遇各种风浪和冲击,但始终能够跨越波折,保持持续稳定增长,这本身就是经济韧性强的体现。无论是遭遇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面对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经济最终都能平稳度过,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韧性十足。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经济韧性与经济发展阶段高度相关。在经济增速的上升期,增长动力充沛,韧性自然也更加强劲;而在经济增速的下行期,或者经济增长的回落阶段,经济韧性自然也会下降。这就如一个人的肌腱,在青年期和成熟稳定的壮年期,韧性十足,而一旦进入中老年时期,韧性就会开始下降,脆弱性明显上升,非常容易拉伤。对一个经济体而言,亦是如此。
经济韧性更多地体现为宏观表征,但其根基则在于微观层面。微观经济主体的财务健康状况、经营活力水平、自我修复能力,以及创新发展潜力,都是决定宏观经济韧性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经济步入中速增长期以来,转型升级压力和持续疫情冲击,使微观经济主体承受了持续的巨大压力,脆弱性也明显上升。
从国家统计数据到媒体报道都能观察到,由于在增长转折期遭遇疫情冲击,很多中小微市场主体大批倒闭并消失于市场,更多的市场主体则深陷资产负债表受损之困,包括很多大型企业也是如此。这导致微观市场主体抗冲击和抵御风险能力显著下降,自我修复机制和能力严重受损,经营活力明显衰退。这些微观变化必然反映为宏观经济脆弱性的上升,并存在危及长期经济增长潜力的风险。微观市场主体承载着就业机会,无论是其在市场上的消失,还是脆弱性上升,都必然使原本就压力巨大的就业形势更加困难,这也是政府把“保市场主体”作为宏观政策重要着力方向的原因。
[1]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的影响,如果按照2023年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国人均GDP还低于世界人均GDP水平。
[2]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李雪松,陆旸,等.未来15年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及指标研究[J].工业经济,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