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跃升:从对任务负责到对目标负责
在老板给客户演示APP的过程中,程序突然宕机了。老板丢了面子,回公司后把部门经理小张痛骂一顿。
小张觉得很委屈,说:“这件事不是我的错,都是我手下的小王没干好。我安排得好好的,讲得那么清楚,结果他还是干砸了,这能怪我吗?”
结果老板说:“员工的错也是你的错啊!”
小张更委屈了:“我怎么知道他会干砸呢?我的责任是把事情给他讲清楚,我叮嘱他好多遍了,就算我有责任,最多也是失察之责。我没监督好,愿意自罚三杯,但最主要的错是员工的!”
这是工作中很常见的场景。请问,这主要是谁的错?
是员工小王的错吗?毕竟代码是他写的。是老板的错吗?他在没有经过充分测试,没有确认百分之百没问题的情况下,就给客户演示APP,结果出了问题。
以上都是俗知俗见。其实,这既不是员工的错,也不是老板的错,而是团队管理者的错。
如果上级问责,经理认为是员工的错,就相当于把责任向下穿透了,经理没有“扛住”这个责任。经理不应该持有对“任务”负责的心态,认为自己的任务是分配工作、监督工作,而把事情做完是员工的责任。经理应该对“目标”负责。
每一级管理者都要能扛住上一级的所有问责,因为责任是不可以穿透的。美国前总统杜鲁门有一句名言:“问题到此为止。”能扛事儿的才是大哥。
团队管理者一定要明白一件事,从员工晋升到经理,你首先需要经历一个重大的跃升。这个跃升,叫作责任跃升。你的责任从对任务负责变成了对目标负责,这是一次质变。
四种责任感
“工作的核心是责任。”组织里的不同层级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具体到个人,人们有四种不同的责任感(见图1-1)。
图1-1 四种责任感
对时间负责
这种责任感大体可以概括为8个字:拿多少钱,干多少活。
有的员工每天早上9点准时打卡,下午6点准时下班,他觉得自己不欠公司的。如果作为经理你不让他走,而让他加班,那就是公司欠他的,那公司给足加班费了吗?就算能多干他也不干,因为公司给他的钱就这么多。这个员工的心态就是对时间负责。就像老祖宗唱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种职场人,打工打出了独立洒脱的味道。但经理和老板会看着不顺眼,其后果可能是被迫离职走人,换个地方拧螺丝。
对任务负责
这种责任感也可以通俗地概括为8个字:指哪打哪,说啥做啥。
员工问:“经理,你找我干吗?”经理吩咐他去接一个人。过了一小时,他回来了,问:“经理,我回来了,接下来干吗?”经理又吩咐道:“你帮我把这份报告整理一下,梳理出客户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员工答道:“好,我尽快整理报告。”这个员工的心态就是对任务负责。他并不去理解自己所做的任务是为了达成什么目标,只要是上级交代的,就使命必达。
有相当一部分的员工确实就适合执行具体的任务,经理把任务描述得越详细具体,他们执行得越好。作为员工,他们服从命令听指挥,是公司打胜仗的基础。
对目标负责
这种责任感也可以通俗地概括为8个字:创造条件,拿下山头。
拿下山头是老板定的目标,至于怎么拿下,那得靠员工自己创造条件。对目标负责的时候,执行力虽然也重要,但主要用的是思考力,这是从动手到动脑的一次跃升。
对目标负责,本质上是企业把千头万绪的执行问题封装成一个目标,然后配置相应的资源,交到经理手上,经理要拿着资源,对目标负全责。
假设经理手下有10个员工,这10个员工每天要做很多事,这些事还要来回调整,如果经理事无巨细地向老板汇报,老板会一头雾水。经理就是责任的“封装器”,可以用目标这个容器(比如部门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封装10个员工加在一起可能承担的100个任务,这样老板的管理将会变得轻松,这就是团队管理者的价值所在。因努力完成了很多任务而感到“问心无愧”,出了错就对上级大谈自己的“苦劳”,这些都是经理不成熟的表现。
对使命负责
这种责任感也可以通俗地概括为8个字:自带“鸡血”,携手同行。
如果一个人是真的发自内心地相信公司的使命,他就会有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也就是“自带‘鸡血’”。从完成目标到达成使命,是职业生涯的又一次跃升,这一次是从动脑到动心的跃升。那么,什么层级的人需要完成这一跃升呢?
企业里不同层级的人要有不同的责任感。对时间负责的人,基本上是不合格的员工。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是对任务负责,他们要知道How(怎么做);企业对经理的基本要求是对目标负责,他们要知道What(做什么,即部门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企业对创始人或合伙人的基本要求是对使命负责,他们必须理解Why(为什么做,即公司要达成什么样的使命)。
我们从上往下看企业运营。创始人或合伙人之所以创立一家公司,是因为有想要达成的使命。为什么称为“合伙人”?就是因为大家都相信这个使命,都愿意为这个使命而合作、奋斗。微软的“让每个家庭的桌上都有一台电脑”、阿里巴巴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小米的“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这些都是企业的使命。
把目标拆解成任务
那么,团队管理者怎么才能做到责任跃升呢?怎么才能在心理上“断奶”,从对任务负责到对目标负责?怎么从别人交代你“怎么做”,到交代你“是什么”就可以了呢?
第一,要懂得拆解目标。
目标只能“面对”,没法“执行”。我们只听说过执行任务,没听说过执行目标,你必须先把目标拆解为任务。拆解不同于拆分,拆解是做乘除法,拆分是做加减法。做加减法很容易,但成为经理之后,我们要学会做乘除法。
有一次我辅导一个电商团队。老板给经理定了一个目标,今年要完成5000万元的服装销售额。经理立马跟我聊:“我的团队里有5个小伙伴,每人完成1000万元行不行?”我说:“这是不行的,这是做加减法,是拆分,不是拆解。”
拆解是做乘除法。基于对业务的深度理解,可这样拆解销售目标。
销售目标=店铺粉丝数×转化率×客单价
首先得知道店铺的粉丝数,就是有多少人关注你的店铺;再看平均每天有多少人会下单购买,得出日订单量的转化率;最后是看客单价,用户平均买了500元的东西,还是1000元的东西。
这个经理最后把5000万元的年度销售目标(假设一年工作300天),拆解为“17.5万粉丝×2.4‰转化率×400元客单价×300天”。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第一个要素,店铺粉丝数要达到17.5万人。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拆解目标。
第二,拆解完目标之后,再进行拆分。
我们以粉丝数的拆分为例,将达成17.5万粉丝的目标拆分为季度目标:第一、第二季度的任务要更重些,这样上半年的业绩数据才不至于难看。然后怎么做?大家纷纷出主意:第一,通过优质短视频加粉;第二,通过裂变加粉,以打折等优惠活动推动用户分享店铺给朋友,朋友加粉后再分享给各自的朋友;第三,通过平台做推广活动,用便宜商品引导加粉。这三个任务分别由不同的员工负责。
经理把目标拆解为任务之后,每个员工就可以专心去忙自己的任务。如果之后还是没达成目标呢?这时候经理要记住一句话,“降妖除魔你去,背黑锅我来”。经理要扛住这个责任,因为团队管理者要承担目标层面的后果,而员工只承担任务层面的后果。
小结
企业里不同层级的人有四种责任感:对时间负责、对任务负责、对目标负责和对使命负责。后三种的本质是How(怎么做)、What(做什么)和Why(为什么做)。
对目标负责,本质上是企业把千头万绪的执行问题封装成一个目标,然后配置相应的资源,交到经理手上,经理要拿着资源,对目标负全责,“咬定青山不放松”。对上,经理封装了整个团队的所有责任,要做到责任不穿透,“甩锅”给下属的行为是很掉价的。
对目标负责具体该怎么做?先拆解,再拆分。拆解是做乘除法,拆分是做加减法。
经理要向能“扛事儿”跃升。你扛得起多大的目标,就能成多大的事业。
学员感悟与案例
杨正 对时间负责的人,遇到挫败时会说“我一直都在忙,又没闲着”;对任务负责的人,遇到挫败时会说“该做的我都做了,问心无愧”;对目标负责的人,遇到挫败时会说“一定有办法能走出去,继续寻找”。
关关 磨刀不误砍柴工,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及责任定位,在我看来也是一种磨刀。只有厘清思想层面的逻辑,明白了自己的职责,接下来的具体工作才会更有重点、更聚焦,你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做正确的事情。
涂发胜 虽然说员工对任务负责,管理者对目标负责,但是我个人认为让员工了解目标,能更好地提升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认真地对结果负责。
伯北 有了目标感,你可能会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者,但你可能并没有成就感,并且感觉很累。润总提到了目标感之上的使命,这可能是驱动经理走得更远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