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与金楼白象(1582—160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戛撒之围

早在万历三年(1575)年初的时候,罗汝芳的前任、金腾兵备副使许天琦就已经派永昌卫指挥侯度到孟养给思个传达了明朝诏谕。思个当时接受了诏谕,并且表示自己一定配合明朝防御缅甸。因为他已经受够了缅王莽应龙的盘剥和征调,决心反叛缅甸,再次投向明朝。而且据说思个娶了一个名叫廖邦治的汉人之女为妻,所以对明朝又多了一分亲近。

思氏在麓川王国覆灭之后龟缩孟养,虽然他们不敢渡过金沙江侵扰明朝,但联合整个掸邦地区的傣族南下攻占缅族聚集区则是常有的事,甚至在思洪发时期(1527)一度攻陷了缅甸当时的国都阿瓦城。思洪发更是在当时的缅甸开展了清洗佛教的运动,造成了缅甸佛教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教难。也就是在那个时期,越来越多的缅族人逃离阿瓦城,聚集在下缅甸的东吁地区,让这里从一个小村镇慢慢发展成新的缅族中心,并且在实力壮大后反攻了回去,建立了著名的东吁王朝。

让东吁王朝真正崛起的君主是莽应龙的大舅哥莽瑞体,崛起的东吁王朝自然不会让当地的思氏有好果子吃,而后莽应龙继位,继续攻打孟养,也算是替缅族人复仇。实际上,上缅甸山地地区的傣人和景颇等民族与下缅甸地区的缅族的恩怨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缅族衰落的时候,缅北各族就南下控制阿瓦,而当缅族崛起的时候,又打回缅北,重建大一统王朝。三征麓川时期,缅甸就擒获了麓川首领思任发,但明朝答应分给缅甸的麓川王国领土没有兑现,这也是其日后与明朝发生冲突的原因之一。

思个这次向明朝求援,就是因为莽应龙的军队又打过来了。莽应龙是一个颇具雄才大略的人,这不光体现在他的政治手段上,更体现在他的军事才能上。与以前的缅甸君主不同的是,莽应龙每打下一个地方,就会强行推行上部座佛教,让这个地区成为教区,统一民众思想,这样日后民众反叛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执行命令也会更加积极。教区内,人们的思想变成了要保护“法王”,要为执行“法王”的意志而作战,作为“法王”的莽应龙,由此就有了更大威望。军事上,莽应龙收编了已经在缅甸扎根的葡萄牙雇佣兵团,拥有了装备精良的火器部队,同时还发明了用小口径火炮在象背上作战的战法,让原本只能以近战为主的战象获得了一定的远程作战能力,变成了原始的小型移动炮塔。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莽应龙带领军队连克数城,在中南半岛所向披靡。另外,他还尝试把一些地区的士兵固定下来,让一个村寨都从事一个兵种,开启缅甸军队的职业化进程。从各个方面来说,莽应龙都堪称是一位杰出的将领与君主。思个和罗汝芳要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可怕的对手。

当思个的使臣十万火急地赶到永昌,告诉罗汝芳莽应龙大军已经开拔,不日即将抵达孟养展开攻击后,罗汝芳厚赏了来使,并让其先行返回,自己则立即召集人马驰援思个。听到这个消息后使臣满心欢喜,带着希望返回了孟养。

罗汝芳不是一个只会空谈的人。在云南这些年,他深知有一个政权正在缅甸迅速崛起,四处征伐,如果不早做准备,云南很可能将再次面临兵祸。虽然那时候明廷还分不清“莽瑞体”和“莽应龙”都是何人,但至少是知道了“莽酋”不断逼近明朝边境的事情。罗汝芳不敢怠慢,他立即采取了行动。

当时明朝不鼓励民间对外贸易,但云南边境早就形成了互市的氛围。除了茶叶、丝绸、象牙等官方固有的以及民间走私的贸易外,为明朝皇室所钟爱的缅北宝石更是交易大宗。往来缅甸和云南的各族商人络绎不绝,有的做正经生意,有的私自开矿,云南地方政府基本管不了。久而久之,缅甸的江头城和旧王都阿瓦城都形成了华人聚集区,甚至还有“大明街”。

于是罗汝芳招募了这些往来缅甸的商人,让他们抓紧时间探知缅北的山川道路,以及兵马和粮食储备情况。另一方面,他派人秘密传檄文给缅北的孟拱土司(今缅甸密支那市西南50公里,孟拱河右岸)和景迈(今泰国清迈)等傣族宣慰司(1),让他们在明军抵达后一起夹攻缅军。这些地区的土司也受够了莽应龙的征调,纷纷表示愿意与大明一起抗敌。不久,被派去探听缅甸消息的人返回复命,罗汝芳对缅甸如今的情况已经摸清了七七八八,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马上调集了所辖地区的汉军以及土司兵,星夜兼程驰援思个,准备一举消灭莽应龙。

如果罗汝芳成功了,或许日后那场断断续续拉扯数十年的明缅战争就不会发生,此役就能把缅甸北扩的势头彻底堵死,历史将会是另一个局面,至少大明西南边疆的情况将会大为改变。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当年十二月,罗汝芳的兵马已经赶到了腾越州,只要再经过前面的南甸宣抚司就到了孟养地界。收到消息的思个大喜,决定主动出击,送明军一份大礼。罗汝芳手里的兵虽然不多,但明军也是有火器的,如果运用得当,配合熟悉地形、气候的思个军队,那么打一场漂亮仗并不是什么难事。

思个祖上就多次南下打过缅甸,熟悉当地情况,他让手下一万多人,从不同方向潜入了缅甸阿瓦境内,并且成功截断了缅军的粮道。思个也亲自带兵埋伏在戛撒(今缅甸杰沙)以北、一处名叫摩达(Motha)的险要之地,准备对莽应龙的军队展开伏击。

思个与莽应龙还有一段渊源。思个原本出生于孟拱城,其父是孟拱土司,1557年缅军攻下孟拱城,思个作为人质被带往缅甸,和暹罗的纳黎萱王一样成为质子。莽应龙对这些质子还算宽厚,除了保证他们的食禄之外,还让人教他们知识,让他们学习各种语言以及军事技能,目的就是让他们成为自己在中南半岛各地的代理人,保证自己统治的稳固。

1564年,当孟拱土司去世后,莽应龙派思个回去继任土司之职(2),思个随后率军配合莽应龙多次远征。直到1571年,也就是隆庆五年,莽应龙出兵征讨澜沧王国(今老挝),传令思个出兵,思个知道此次出征凶多吉少,于是趁机反叛,重新自立。

思个的这一举动让缅北许多已经被缅军征服的土司纷纷效仿。莽应龙大怒,派遣东吁王朝副王(中南半岛古代国家通常会设立一个副王作为国王辅助乃至预备)以及阿瓦王率水陆大军北上征讨孟养,思个抵挡不住,率军北逃,窜入茂密的原始山林中,一直北逃四百多里山路到了孟伦土司地界(大致在今缅甸葡萄瑙蒙镇)。缅军不熟悉地形,无法继续追击,加上雨季即将来临,为了不让部队大规模感染疟疾,只能率军撤退,思个这才得以返回孟养地区。

而这次莽应龙虽然是御驾亲征,但或许是太想打下孟养这个世仇之地了,自从他结束征讨澜沧王国后,就立马率领阿瓦王从水路出兵,另一路大军则由东吁王朝副王、东吁王(3)与卑谬王率领,从陆路直接进军孟养城。莽应龙率领缅军,乘着他那艘修建有多重楼阁,用金、银、珠宝装饰的鸳鸯金御舫,沿着伊洛瓦底江而上,在戛撒区域登陆后就大举进攻。

思个的傣族军队装备没有缅军精良,在缅军火炮和象兵配合下,以冷兵器为主、仅有少量火器辅助且不穿甲的傣族军队一触即溃。莽应龙和思个已经打过好几次交道了,每次都是思个据守孟养不出,从而导致缅军因后勤补给困难而撤军,所以莽应龙认为这次野战必将大获全胜,于是下令缅军追击,一直追到了戛撒以北的摩达地区。虽然缅甸和孟养等地区在15世纪初期就因为明军金齿卫携带火器叛逃的士兵而获得了少量火器与制作技术,但毕竟数量有限,威力也不大。16世纪缅甸获得葡萄牙人支持后,其装备的火器威力大增,孟养等缅北土司则还是老式的火器,而且数量有限,无法抵御缅军进攻。

戛撒处于山谷地带,易守难攻。缅北地区的傣族人长期在山地生存,已经习惯了翻山越岭。和在河流下游冲积平原地区生活的缅族不同,山地作战是傣族的强项。史料中就曾经用“山川延邈,道路修阻,固名之缅也”来形容缅甸的地理环境(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12)。思个就在这里布下了天罗地网。

缅军一进入山谷,马上就被伏兵切断退路,同时前进的道路也被堵住。缅北山区有着茂密的亚热带雨林植被,如果不熟悉地形,贸然入林,很容易迷路而被伏兵击杀。

这一下缅军开始慌了,这些身穿着佛塔造型的战衣、戴着武笠帽的精锐缅军很快陷入了混乱。但思个依然不主动出击,而是派人守住通道,坚壁清野,不与缅军交战。思个当时身在孟拱城,他下令孟养土司和手下大将包拉傣侯伏兵于要塞险隘处,断绝缅军粮道。孟养土司与包拉傣侯派人成功袭击缅军粮道,并且设计用河水冲毁了缅军的船只,缅军退路被彻底截断。孟养军队只等罗汝芳的明军赶来,就和明军首尾夹击,全歼缅军,除莽应龙!

如果成功,思个将会成为先祖思任发之后最著名的麓川王族,也将会是傣族历史上耀眼的首领之一。只可惜,他还是差了点运气……缅军被围困一段时间之后,粮食几乎耗尽了,部队陷入了饥饿之中,甚至出现了用金子在当地村子买米的情况,后来甚至不得不宰杀战象、马匹这样重要的战略物资充饥,再到后面已经开始剥树皮、挖草根吃了。同时,缅军中又开始传染热带雨林常见的疟疾,非战斗减员严重,死者堆积如山。

“金楼白象之主”,即坐在象征吉祥和荣耀的白象背上的君主,象背上是金子打造的战楼。这在中南半岛是至高无上王权的象征,莽应龙就称自己是金楼白象之主。他认为自己是佛教的护法,有义务也有责任统一上座部佛教流传的地区,他是缅族的希望。但此时,眼看希望就要破灭了。

莽应龙着急了,他放下身段,破天荒地派人向思个这个世仇求和,但被思个果断拒绝了,因为在思个看来,你不是什么“金楼白象之主”,你只是我麓川王国曾经的属国,我们之间的仇该了断了。

谢信业制图

思个再次遣使前往云南求援,这时景迈等地的土司已经集结好兵马,就等明军抵达,然后配合出击,然而,罗汝芳的部队却停下了。

不是罗汝芳不想前进,而是云南巡抚王凝的传檄让他停住了。原来,在罗汝芳一开始带兵出击的时候,巡抚王凝就一直拿不定主意,因为毕竟是调动兵马出境作战,干系重大,他就向当时的内阁首辅张居正请示,张大人回复道:“滇中自嘉靖以来,屡婴多故。其初皆起于甚微,而其祸乃至于不可解。穷荒绝檄之外,得其地不可耕也,得其民不可使也,而空费财力以事无益,使无辜之民肝脑涂地。不仁哉……严禁军卫有司,毋贪小利,逞小怨,以骚动夷情,则可高枕卧治矣。”(《答滇抚王毅论夷情戒多事》,《张太岳全集》卷二十七

张首辅明确说了,得其地不可耕,得其民不可使,打下来有什么用?可能是当时明朝的防御重心早已往北,也可能是钱粮不够,总之,朝廷不愿意再在西南起兵,罗汝芳的这次出兵就这样被张居正否决了!

“汝芳接檄,愤恨投帻于地,大骂而罢。”(《滇志·缅略》)兵备副使受督抚节制,有令必须听从。我们可以理解罗汝芳当时的心情,更能理解思个的心情——他几乎要改写历史了……他已围困缅军月余,力疲而援军不至,心灰意冷……这时候此战另一个关键人物——江西人岳凤出场了。当岳凤探知明军不会再来了,就带兵走小路援救莽应龙。这位当了汉奸的江西人日后也被江西人收拾了,不过那是后话了。本已陷入绝境的莽应龙获得了岳凤带来的向导和援军,急忙从小道撤退。思个知道这时候如果不下手,将再无机会!

傣族军队倾巢而出,杀声四起,思个的士兵或持双刀,或持长矛,或持刀盾,赤脚狂奔,疯狂地追杀虚弱至极的缅军,莽应龙在向导引路和亲兵护卫下从小道突围。思个的士兵且追且杀,士气已经崩溃的缅军无力抵抗,只能任人宰割,生还者只有十之一二。

这是莽应龙成名后遭遇的最大失败,缅甸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帝王,差一点在此被终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戛撒之围。不过按照缅甸方面的记载,莽应龙并没有被围困,但他的部队确实出事了,记载里莽应龙识破了孟养头目和包拉傣侯的伏击,孟养土司战死,包拉傣侯被俘虏,思个被迫撤退。缅军一直追击思个到达大雪山、坎底、孟伦等处,最终也是在雨季到来前因为疾病和缺少粮饷,加上刚刚征讨过的澜沧王国兰纳(清迈)等地区再次叛乱,所以被迫撤退。当时包拉傣侯誓死不愿意背叛思个,莽应龙质问臣下,说包拉傣侯只有思个分配给他的七八十户人家的包拉傣村作食邑,都能做到不背叛,你们不感到羞愧吗?最终莽应龙非但没有降伏包拉傣侯,还让他在带路抓捕思个的时候跑掉了。

真实的情况很可能是思个为了向明朝求援,故意让人夸大了自己的战绩,但莽应龙那边也肯定出了大问题才会突然掉头。孟养军队顺利截断缅军粮道之后,莽应龙紧急派遣阿瓦王率军掉头攻击孟养头目和包拉傣侯的部队,最终孟养军兵败,思个北遁。